学术投稿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叶发均

关键词:奥曲肽, 泮托拉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将7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泮托拉唑以及血凝酶胃管注入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6%,对照组治疗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仅能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而且治疗过程中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较小,安全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与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有关的各类因素.方法:选取我院87例阑尾炎手术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切口是否感染分为两组,其中切口感染组12例,未感染组75例,分析并比较两组内外因素.结果:切口感染组在中高龄者、长时间手术、切口偏长以及术前服用抗生素比例上均高于未感染组,而在体质及心态良好、术者操作优秀比例上则明显较低,两组内外因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来自多个方面,但主要分为外因与内因两大类型,通过明确该类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是预防切口感染,促进病患康复的关键.

    作者:张朋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皮肤的质控管理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皮肤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皮肤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质控管理,记录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仅为6.82%,显著低于对照组20.45% (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给予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进行皮肤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及使其尽快恢复健康,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定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血压的预防及社区综合干预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预防及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于高血压病情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中心就诊的2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和对照组(仅仅采取常规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59%),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预防及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郭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体会

    目的:研究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50例,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行综合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12例控制,24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偏头痛患者入院后,行中医内科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不适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07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医院2009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107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主要为:肥胖、合并糖尿病、贫血、妊高征,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等;通过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对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进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高危因素进行合理的预防及术后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及时有效地处理及系统的护理,可以明显降低疾病发生率,促进切口早期愈合.

    作者:罗金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内科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研究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甲状旁腺素过度分泌症,其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甲状旁腺局部注射介入治疗、内科治疗,本文就主要对其内科治疗方法进行简单分析,对于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毛香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分析及保健措施

    目的:探讨并总结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措施和保健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就诊的中年妇女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针对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结果:100例患者所患的疾病以妇科炎症为多见,55例;尿失禁和盆腔器官的脱垂占第二位,均1 7例;妇科肿瘤为第三位,11例.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试验组仅1例复发,对照组有5例复发.结论:中老年妇女的疾病种类比较多,在针对疾病治疗的同时,定期做体检,学习保健知识,进行妇科保健,不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可以防治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姚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耳穴压豆治疗40例骨折后急性应激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骨折后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双耳同时取穴,每次贴压1天,连续1-4次.结果:治愈38例,无效2例.结论:耳穴压豆治疗骨折后急性应激障碍效果满意.

    作者:谢木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使用情况及处方分析

    目的:探讨近年我院奥美拉唑的使用情况,从而提高奥美拉唑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奥美拉唑的制剂使用数据,并随机抽取5000张处方进行处方分析.结果:我院2011年奥美拉唑的使用人数较2010年有明显下降,降幅为14.54%,使用金额也有明显下降,降幅为16.08%,但使用量却有小幅上升.注射型奥美拉唑制剂的使用人数和使用金额都有明显下降,而口服型奥美拉唑制剂的使用人数、使用量和使用金额都有大幅度上升.结论:临床开据奥美拉唑处方要注意联合用药的特点,避免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并且选用合理的奥美拉唑制剂,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陈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肿瘤化疗病人静脉输液的护理

    静脉输液是当前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已被普遍的应用于临床.病人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因为化疗药物本身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刺激性、反复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时间过长以及长时间输液等因素,不可避免的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致使药液渗漏,引起静脉炎,在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如不慎发生外渗或外漏可造成病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溃疡,重者可造成皮下组织坏死以及深部组织如肌腱和关节损伤,甚至造成功能障碍.现将化疗药物外渗的常规护理作一些介绍.

    作者:黄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做好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心理护理,休息与体位及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佑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研究概述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疼痛,保护静脉血管不受到损伤,而且还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效的保证了治疗效果.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降低留置套管针的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罗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26例肾积水患者诊治体会

    目的:对肾积水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加以分析,总结肾积水的诊治注意事项.方法:对126例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各种类型的肾积水的患者的诊断资料及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总结诊治肾积水的方法和注意要素.结果:通过输尿管及膀胱摄影检测和B超的检测,诊断出左侧肾积水71、右侧肾积水56例;结合肾脏图形、逆造影、CT和IVP辅查64例,显影57例,无影7例,其中一例无影的患者仍然由于肾脏皮质薄而被切除肾脏.针对UPJ的患者采用离断肾盂的成形手术(以下简称A-H术)的成功率为91.2%;对结石患者的治疗采用ESWL法(冲击波体外碎石技术)成功率为92.8%;针对肾积水影响因素和肾功能障碍现象采用的治疗方法得当,成功率高,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VP诊断法不能完全显示出肾功能的情况,还应根据临床的经验、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判断.用A-H术治疗UPJ患者,用ESWL法治疗结石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唐会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难点,制定并实施分期护理措施.结果:抢救成功75例为(96.15%),3例患者因为各器官功能衰竭后死亡.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可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赵小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血液科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血液病中心收治的484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48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2例,256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5%,52.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血液、和下呼吸道为主,分刺为20.3%、16.4%、14.8%,67%的感染发生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住院时间长是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化疗及住院时间与感染呈正相关,做好化疗期间及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能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章美华;梁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浅谈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眼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焦虑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作者: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骨痴形成时间、不良反应率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恢复优良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更加安全、可靠,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8例/组,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行滴注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法莫替丁-垂体后叶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止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本院分组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止血时间为1.5d~5d,平均止血时间为(3.97±1.1)d;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为1.2d~3.5d,平均止血时间为(2.13±0.8)d;则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止血时间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用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作者:陈学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受胆囊切除术后影响的有关因素.方法:系统回顾我院实行胆囊切除术188例患者,调查他们的一般情况,计算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占所有患者的比例.结果:共有36例胆囊切除术后的原发胆总管患者,比例为19.1%.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手术方式、是否有糖尿病出现原发性胆管结石相关.结论:糖尿病、开腹手术与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有关,而患者年龄、性别无关.

    作者:江永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创伤性延期截肢病人围手术护理

    目前,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创伤性延期截肢手术.截肢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终生残疾,所以对于这些创伤性延期截肢病人来讲,不仅承受着巨大的生理痛苦,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人围手术护理对于帮助这些接受创伤性截肢手术的人恢复生理和心理健康显得特别重要.针对病人在手术后出现的各种生理痛苦和心理压力,本文研究了本院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护理.

    作者:赵彦红;杨雪;罗丽萍;劳钰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