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的预防及社区综合干预的临床分析

郭娟

关键词:高血压, 预防, 社区综合干预,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防及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于高血压病情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中心就诊的2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和对照组(仅仅采取常规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59%),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预防及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有15例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正常,有3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22例好转,其中死亡的有3例.结论:有效的临床诊治能很好的帮组患者控制病情的发展,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易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在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24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照用药的不同,将他们随机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使用地奥司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水肿消除情况.结果:研究组12例患者中治愈的有8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的有1例;对照组患者中治愈的有4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的有5例;研究组患者的上臂周径和水肿分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时要合理的选用药物,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凤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工晶状体眼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160只眼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激光治疗.结果:参与研究的90例患者160只眼睛在治疗后,有49例患者87只眼睛显效,占54.38%,30例患者53只眼睛治疗有效,占33.13%,11例患者20只眼睛治疗无效,占12.49%,治疗有效率为87.51%.结论:对视网膜病变在发现后要尽早行激光治疗,可以有效的防止视网膜病变发展.对患者做好术后护理及运动、饮食等方面的指导对于疾病的治愈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秀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3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使用替普瑞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中有5例.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使用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替普瑞酮,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复发率,而且有效提高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天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严重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严重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的实施提供科学已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49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术前心理安抚、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摆放、眼痛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取出眼球内异物,顺利度过手术期,16例视网膜复位,术后复测视力,较伤前提高者33例(67.35%),与伤前无明显差异者12例(24.49%),另4例(8.16%)视力减退.随访1年,无失明、严重视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是严重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预后的保证,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并确保视力良好恢复.

    作者:曾玲;崔效妍;张睿敏;肖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调查

    目的:研究各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的报告,从中研究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率的相关因素,从而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方法:选取了两个医院的患者的调查报告,并对其进行分析.结论:多种相关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手术切口感染.医疗工作者应该采取有效、合理、及时的干预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张德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昌吉州高中学生近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昌吉州高中学生近视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收集昌吉州高中学生体检资料及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相关数据及与近视形成有关的相关因素.结果:汉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为67.48%,民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为20.47%,学生总的患病率为43.75%,被调查者中有487名男生和505名女生,其中男生患病率为56.47%,女生患病率为58.81%.结论:长时间持续近距离作业、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是引起昌吉州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作者:盛佩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内科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研究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甲状旁腺素过度分泌症,其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甲状旁腺局部注射介入治疗、内科治疗,本文就主要对其内科治疗方法进行简单分析,对于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毛香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在产后抑郁心理干预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37例有抑郁心理产妇,利用产后访视的机会,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产妇的抑郁评分和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产妇爱丁堡抑郁评分均大于9分,干预后仅有5例,有效率为86.48%;SCL-90心理测试的评分干预后明显较干预前降低,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调整产妇产后忧郁的心理状态.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4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消化道症状好转开始于治疗的2周后,所有患者在服药物期间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且4周后溃疡面均愈合,后期没有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小儿消化系统溃疡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也比较低.

    作者:谭贤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难点,制定并实施分期护理措施.结果:抢救成功75例为(96.15%),3例患者因为各器官功能衰竭后死亡.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可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赵小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病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考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分析.将其分为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和下呼吸道反复感染两类,并对各类患者的病因加以分析.结果:通过对临床资料分析可知5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为上呼吸道反复感染,33例患者为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后,得出17例上呼吸反复感染患者中,有2例患者致病原因为胃食管反流,占有11.76%的比例,7例患者病因为慢性鼻类炎,占有41.18%的比例,6例患者的病因是慢性扁桃体炎,占有35.29%的比例,剩余的2例患者致病原因不明;33例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中,因胃食管反流而致病的患者仅有1例,占有3.03%的比例,因免疫缺陷而致病的患者比例较大,占有45.45%的比例,而致病原因不明确的患者有3例,占有9.09%的比例.结论:根据结果可知,致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原因复杂多变,有的甚至原因不明.并且上、下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致病原因存在很大差异,病因多种多样.多种因素相结合作用是致使呼吸道反复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对其临床病因进行精准判断并综合分析,做到对症用药,对症治疗,使患者尽早康复,摆脱病痛.

    作者:何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及其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及其健康状况.方法:对昌吉州孕妇健康情况开展调查,测定在不同妊娠期血清叶酸水平.结果:影响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的因素是不同妊娠阶段和叶酸服用史.结论:在孕期给孕妇增补叶酸十分必要.孕妇叶酸的缺乏不仅影响着孕妇的健康状况,而且对胎儿以及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彦华;温靖玄;陈筱萍;盛红爱;马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室病人院内感染预防与护理对策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病人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我院重症监护室近年来收治的86例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院内感染发生部位、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感染主要集中在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道,发生率分别为53.5%、24.4%、15.1%;经积极对症护理,高龄、ICU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使用时间较长等均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感染均消失.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史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医疗教学研究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比较充分而直观的材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就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医疗教学展开相关论述.

    作者:卢小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01月~2014年02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2例,将其分成实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urray评分、Marshall评分、PaO2/FiO2分别为(1.6±0.8)分、(2.9±2.7)分、(263.5±120.5)mmHg,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1年到2013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然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实施的护理流程为专科护理流程,而实验组进行的护理流程为急诊护理流程.后对比两者的急救效果.结果:接受急诊护理路径的患者的急救效果明显高于接受专科护理路径的患者,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急诊护理流程的患者的急救时间要短于专科护理流程的患者,因此,急诊护理流程能减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时间,为临床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方法:文山州疾控中心结防科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我州1366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1366名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1366份调查问卷中,回收1329份,有效问卷1329份,占97.3%.经过对1329份有效问卷的综合分析后得知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是72.1%,且与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性别没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文化程度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我州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的实际情况,我科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措施,以改善目前我州居民对于结核病防治的态度,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染率.

    作者:邹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二次手术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二次手术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调查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60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进行第二次手术的患者为30例,二次手术率为1.875%;结果:食管贲门癌术后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有胸腔内出血、乳糜胸、吻合口瘘等,其中胸腔内出血发生率和胃食管吻合口瘘、乳糜胸发生率分别比较(p>0.05),食管吻合口瘘与乳糜胸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患者进行第二次手术的原因与第一次密切相关,提高手术医师的术中技术水平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关键.术后进行周密的观察,早发现、早治疗即可提高二次手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永健;金小寅;朱扣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护生静脉穿刺操作技能的带教与培养

    静脉穿刺是基础护理中一项重要的操作之一,也是护生必须掌握的操作项目.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教学老师有计划将教科书中的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与临床护理操作规范、严谨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教学老师掌握以下几个带教问题,使护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一套穿刺的方法与技巧.1 教会护生掌握穿刺操作流程指导护生在执行操作前,先在头脑中明确每一项操作必须遵循的具体过程和步骤.1.1 前台接单:核对药物→签名→送人配药间.1.2 配药:摆药→再次核对药物及液体→签名→加药→核对确认并签名.

    作者:姚琪;李丽林;文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