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脑病证治的发展源流

李君玲;王蕾;齐放;李明

关键词:中医, 脑病, 证治, 源流
摘要:中医学中脑病的证治理论源远流长,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迅速发展于汉唐宋时期,在金元时期出现了学术争鸣,明清时期则是脑病中医证治的跨越性发展时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局部封闭和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予蠲痹解凝汤口服、中药熏洗和推拿手法综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基础上配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治疗后愈显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ROM、ADL、MMT评分以及CMS评分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91.4%,对照组愈显率为6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有效缓解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症状,且对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肌力等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王雷;付晓芳;李无阴;王孝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白芷研究进展及地上部分资源开发展望

    总结了中药白芷品种及资源研究动态、古代应用本草考证、现代研究进展,包括形态组织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开发利用等方面研究进展,同时对白芷地上部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展望,为道地药材资源利用提供新思路.

    作者:郭小红;冷静;刘霞;孙全;吴文辉;冉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辨证施护对干眼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于眼症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患者眼部干涩症状改善情况、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Sehirmer Ⅰ test)、泪膜破裂时间(BUT)、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干眼症不适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SchirmerⅠ、BUT数值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干眼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可明显改善患者眼部干涩不适症状、Schirmer Ⅰ及BUT指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苟廷春;张生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链脲佐菌素诱导Brown Norway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索在BN大鼠鼠眼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40只成年健康雄性BN大鼠(80只眼)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大鼠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后,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状态,于造模前、造模后24 h、72 h、1周多次测随机血糖,筛选出糖尿病(DM)大鼠.模型建立观察1周后,开始计算DM病程.观察时间点为DM病程1、2、3、6个月,观察大鼠的一般形态学及行为学改变,测血糖、体质量,行荧光素钠眼底造影(FFA),取鼠眼行HE染色,观察其视网膜组织学改变.结果:实验组BN大鼠总成模率为100%,死亡率为15%;正常组大鼠无死亡.随着病程的进展,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在血糖、体质量、大体形态及视网膜微循环组织形态变化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Z诱导的BN大鼠DR模型大体表现与DM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似,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与DR患者类似,相较于无色素SD大鼠,BN大鼠视网膜色素的存在更类似于人类视网膜,应用范围更广.

    作者:陈向东;孙淑铭;聂辅娇;谢鹤;刘志敏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常用降压中成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以“Hypertension”“高血压”“中成药”“降压机制”等为关键词,查阅2012-2017年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有关抗高血压中成药的研究文献,对相关具有抗高血压效果的中成药的降压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和综述.结果发现,降压中成药能依赖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整体改善高血压,但是目前中成药的认可度和市场占有量却不高.因此,科学系统地阐述中成药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对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新探索以及中成药现代化的市场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毅翔;张文友;余陈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甘草附子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ASIC3和HIF-1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和滑膜组织中ASIC3和HIF-1α表达影响,探讨甘草附子汤治疗RA的相关机制.方法: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等量的不完全氟氏佐剂和牛Ⅱ型胶原乳化剂造模.甘草附子汤(9.75g/kg),醋酸地塞米松(7.5 mg/kg),连续灌胃20 d.分别拍摄大鼠足跖X射线,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HIF-1c和ASIC3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HIF-1α和ASIC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滑膜组织中ASIC-3和HIF-1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甘草附予汤组大鼠滑膜组织和血清中ASIC-3、HIF-1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甘草附子汤可以降低RA模型大鼠血清和滑膜组织中ASIC3、HIF-1α含量,可能是该方治疗RA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黄顺;林清华;王祖庆;李德仙;金泽旭;周兵望;王茂林;王永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维普、知网、万方数据库、Sino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关于刺血疗法治疗GA的文献,检索日期设定为为2004年1月至2017年5月,利用stata12.1软件将筛选出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出22项研究,共1,707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在总有效率方面显著高于常规西药疗法[RR=1.125,95%CI(1.055,1.197),Z=3.65,P=0.000],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常规西药疗法[RR=0.224,95%CI(0.110,0.453),Z=4.16,P=0.000].单纯刺血疗法与常规西药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刺血疗法基础上联合西药、中药或者点灸等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当疗程大于1周时,刺血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疗法.结论:刺血疗法作为临床辅助疗法有着明显的优势,运用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但鉴于证据质量不高,仍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作者:张云;甘文渊;刘昌璇;吴玲;黄云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捏脊对小儿背部皮温的红外热像研究

    目的:通过红外热像技术,探讨捏脊的热效应及操作时间的客观化标准.方法:选取20例健康儿童,利用红外热像技术,分别经1名研究生和1名高年资医师捏脊后,采集小儿背部所得的相应红外热像数据,比较两组背部皮温的差异.结果:高年资医师组捏脊3次、6次、9次后,脊中线温度均高于操作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束捏脊后的1~3 min内,皮肤温度仍然高于开始时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生组捏脊3次后,脊中线温度与操作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捏脊6次、9次后,脊中线温度均高于操作前,在结束后的1~3 min内,皮温仍高于操作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捏脊对受试者的局部皮肤具有升温效应;捏脊6次可能是佳频次,且捏脊操作手法的熟练度对小儿背部温度变化有一定影响.

    作者:蔡君豪;王文奕;王桂茂;郑慧敏;纪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医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目的:通过构建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对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填写现状问题分析,提出病案首页质量质控方法.方法:病案首页数据质量主要在控制层从完整性、规范性、逻辑性3个维度对某中医院2010-2014年共131,051份病案首页中部分数据项进行评估.结果:该院病案首页填写的规范性较好,错填率控制在1%左右;完整性方面部分数据项缺失率达到100%;逻辑性方面有待提高,部分数据项错填率达到70.87%.结论:数据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多维度分析医院病案首页填写的现状问题,便于提出病案首页质量质控方法,进而提高医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

    作者:张盼;王斯琪;邓文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内热针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僵硬患者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热针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僵硬患者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例外伤导致的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内热针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功能评分,以及治疗组患者伸/屈肌的峰力矩值、总功量值、平均功率,以及腘绳肌峰力矩/股四头肌峰力矩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Lysholm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伸/屈肌的峰力矩值、总功量值、平均功率以及腘绳肌峰力矩/股四头肌峰力矩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热针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硬,能有效提高膝关节相关生物力学指标,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万超;程俊华;王俊华;朱小虎;程宇核;邹兆坤;彭俊良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青春期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青春期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对120例青春期PCOS患者进行中医分型(肾虚型、肝郁型、痰湿型、血瘀型),测定其内分泌、代谢指标,分析这些临床指标与4组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4组患者血清FSH、LH、空腹血糖、总胆固醇、AM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血清LH/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指数(HOMA-IR)、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ApoB/ApoA1、LDL、HDL、ApoA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血瘀型组、肾虚型组的LH/FSH水平明显高于痰湿组;(2)肝郁型组的睾酮T水平明显高于肾虚型组、血瘀型组;(3)痰湿型组的FINS、HOMA-IR显著高出肾虚型组、血瘀型组,肝郁型组的FINS、HOMA-IR显著高于肾虚型组;(4)痰湿型组的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ApoB/ApoA1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证型组;(5)痰湿型组的LDL水平明显高于肝郁型组;(6)痰湿型组的HDL水平明显低于其余3个证型组;(7)痰湿型组的ApoA1明显低于肾虚型组.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的临床内分泌、代谢指标与中医证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代谢指标异常主要与痰湿证有关,睾酮T值升高主要与肝郁证有关,LH/FSH值升高主要与血瘀证、肾虚证有关.

    作者:王慧颖;张彩凤;向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化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常规康复锻炼,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康复锻炼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离床活动时间、JOA评分及随访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比较,术后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1周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患者术后随访患侧臀部或小腿酸痛不适感等症状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3.3%,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的康复.

    作者:龚晨;曾红文;张宇;李雨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药联合TACE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将9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中医药组、TACE组,每组32例,中医药组予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液和中医外治等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TACE组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综合治疗组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联合TACE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疗效、KPS评分、实体瘤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3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3组比较,综合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中医药组、TACE组(P<0.05),中医药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TACE组(P<0.05);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综合治疗组优于TACE组(P<0.01),中医药组优于TACE组(P<0.05);综合治疗组优于中医药组(P<0.05);3组生活质量比较,综合治疗组KPS评分优于TACE组(P<0.05);综合治疗组中位PFS为8.31个月,中医药组中位PFS为4.72个月,TACE组中位PFS为5.69个月,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中医药组、TACE组(P<0.05);综合治疗组中位OS为17.78个月,中医药组中位OS为10.81个月,TACE组中位OS为11.94个月,3组中位OS比较,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中医药组、TACE组(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中医药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综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TACE组(P<0.01).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联合TACE可有效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症状,稳定瘤体,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是原发性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

    作者:彭巍;蒋益兰;邓湘生;高文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踝三针”联合超激光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踝三针”联合超激光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踝三针”联合超激光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超激光疗法治疗,治疗2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量袁(AOFAS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Kofoed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治疗前,Kofoed评分及AOFA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Kofoed评分及A 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踝三针”联合超激光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

    作者:金志超;郑晓辉;刘芳芳;吕迪;莫颖杰;吴文正;欧阳崇志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缩脾汤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脾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缩脾汤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11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患者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缩脾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CHILD-PUGH评分、住院情况、实验室指标、肝硬化超声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CHILD-PUGH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腹围、肝脏超声评分、脾厚均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缩脾汤能够缓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症状,并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

    作者:邱晓年;王书杰;周月艳;蒋伟;陈隆桂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甘草提取物中甘草查尔酮A的薄层色谱鉴别展开剂的选择

    目的:筛选甘草提取物中甘草查尔酮A薄层色谱鉴别的展开剂.方法:比较8种不同的展开剂系统的展开效果.结果:以环己烷∶乙酸乙酯=5∶9作为展开剂,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结论:此展开剂专属性强,重复性好.

    作者:崔玉梅;刘厚茹;廖远军;王晓腾;邓旭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三阴交穴位按摩联合功能锻炼对产后膀胱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阴交穴位按摩联合功能锻炼对产后膀胱功能、盆底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75例.对照组仅给予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三阴交穴位按摩.对比两组盆底肌力指标、盆底肌功能、尿失禁发生率、尿垫试验阳性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阴道静息肌电值、阴道收缩肌电值与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等盆底肌力指标数值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Oxford盆底肌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及尿垫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两组环境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其余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采取三阴交穴位按摩联合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盆底肌功能、膀胱功能恢复,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晗;计娟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从温病角度探讨消渴病的因机证治

    总结温病四大家关于消渴的认识和临床经验,为中医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叶天士从阴虚论治,论以脾瘁为始发,治以滋胃阴为主;薛雪从阴亏内热论治,论以内热为本,治以除内热兼滋阴;吴鞠通从少阴不调论治,论以心肾格拒、暑邪深入少阴,治以交通心肾、泻心滋肾;王孟英从药食同用论治,论以多食温热、饮食不当,治以凉润滋阴、药食结合之法.

    作者:陈淑琪;陈继欣;许能贵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BMP2/Smad/RUNX2信号通路及钙沉积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BMP2/Smad/RUNX2信号通路及钙沉积的影响.方法:6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组和补肾化痰方组,每组10只.补肾组予补肾方灌胃,0.51 g/mL;补肾化痰组予补肾化痰方灌胃,0.94 g/mL,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 mL/100 g,持续灌胃8周.采用micro CT检测大鼠的骨密度(BMD),采用ELISA检测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胎球蛋白(Fetuin-A)、基质gla蛋白(MGP)含量,Westem blot法检测骨组织BMP2、RUNX2、Fetuin-A、MGP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补肾组、补肾化痰方组大鼠骨密度、血清及骨组织BMP2、RUNX2、Fetuin-A的含量、血清MGP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骨组织MGP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组和补肾化痰方组大鼠骨密度、血清及骨组织BMP2、RUNX2、Fetuin-A含量、血清MGP水平均高于模型组,骨组织MGP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化痰方组血清BMP2、RUNX2、Fetuin-A、MGP高于补肾组(P<0.05);补肾组骨组织BMP2、RUNX2高于补肾化痰方组(P<0.05);补肾组和补肾化痰方组骨密度、骨组织Fetuin-A、MG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痰方能够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及血清Fetuin-A的含量,影响BMP2/Smad/RUNX2信号通路.

    作者:张麟;向楠;周广文;周亚娜;胡娅;李家圆;余欣然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解毒饮组成药物相关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根据解毒饮功效及应用,对解毒饮组方药物的抗菌、抗炎、解热、镇痛、抗凝、促进骨折愈合等相关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能对解毒饮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中金银花、黄芩、柴胡、菊花的药理研究多集中在抗菌、抗炎、解热等方面,赤芍、红花、当归以抗凝、抗血栓、抗炎为主,续断可促进骨折愈合、抗骨质疏松.

    作者:殷娜;张云芳;宁桃丽;许蒙蒙;王一方;张丽;王昭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