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筛查1000例结果分析

夏坤武

关键词:宫颈癌, 筛查, 结果分析, 恶性肿瘤, 细胞学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筛查的有效办法,及时发现宫颈癌并及时进行治疗,保证宫颈癌筛查质量。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1000例女性患者进行宫颈癌筛查检测。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000名女性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年纪大的女性受检者为58岁,年纪小的女性受检者为29岁,在得到每一位受检者同意的基础上,对这1000名受检者进行宫颈癌筛查。结果:在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000例患者中,有682位女性患有妇科疾病,其中430位患者确实具有宫颈癌病症,252例受检者有宫颈癌前期征兆,而318例受检者确认没有宫颈癌。结论:宫颈癌在女性中患病的机率很高,要定期进行积极的身体检查,一旦发现宫颈癌症状,及时进行治疗,抑制病情的持续加剧,保证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及比较我院在临床工作中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效果,进而总结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经验,从而减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疾病痛苦并提高治愈率。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我院2013年期间内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共40例,然后随机地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对对照组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只采取一般的抗病毒和抗感染的基础治疗,而对研究组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黄芪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采取了黄芪辅助治疗的研究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恢复情况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我院临床上采用黄芪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取得了明显且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应该得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促进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周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采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对策分析

    目的:对采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采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结果中的相关采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进行相应的对策。对两时间段的采血室护理人员对于相关安全防范措施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A组中有13例采血室护理人员对于相关安全防范措施满意,占81.25%,B组中有采血室护理人员对于相关安全防范措施满意,占93.75%,即相对于 A组,B组中的采血室护理人员对于相关安全防范措施满意程度更高,p<0.05。结论:采血室护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易出现一定的职业危害,针对相关危害采取相应措施,使得护理人员对于相关安全防范措施的满意程度更高,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刘晓敬;杨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净化救治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救治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毒鼠强中毒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内科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 APACHEⅢ评分及两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血清毒鼠强下降值、抽搐停止时间、意识转清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APACHE 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血清毒鼠强下降值、抽搐停止时间、意识转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毒鼠强中毒患者加行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谌佐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腰硬联合麻醉、静脉全身麻醉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静脉全身麻醉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和静脉全麻组,分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身麻醉。结果:腰硬联合组疼痛率为68.09%,静脉全麻组疼痛率为23.40%,腰硬联合组疼痛率高于静脉全麻组(P<0.01);麻醉后5min、术中、术后8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 VAS评分静脉全麻组高于腰硬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静脉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各有优势,应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佳麻醉方法。

    作者:李胜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尿毒清颗粒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尿毒清颗粒联合海昆肾喜胶囊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低磷饮食、优质低蛋白以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尿毒清颗粒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血红蛋白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方面存在的差异以 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存在的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行尿毒清颗粒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治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级创伤骨科中心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效果。结果:7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术后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1周,平均7.5周。根据髌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定,优68例;良5例;可5例;差0例。无内固定失败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使粉碎性髌骨骨折可以完整保留髌骨,髌股关节面容易得到整复固定,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可早期活动,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尹科;卢吉平;宁建君;席雅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FNA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67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治疗的临床资料,对67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施行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按照Tronzo-Evans分型:I型5例,Ⅱ型10例,Ⅲ型31例,Ⅳ型21例,闭合复位并小切口置入PFNA。结果:获得随访共66例。随访时间为6~13个月,平均10.5个月。64例患者骨折均一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2-7.4个月,平均4.1个月。根据按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90-100分,良:80-89分,一般:70-79分,差:<70分。优50例,良8例,一般7例,差2例,优良率86.5%(58/67)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出现髋内翻。余未出现局部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泌尿系感染、钉断裂/锁钉松动等其它并发症,髋、膝及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国先;韩霞;赵新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抽签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基本护理基础上,接受全面术后护理干预。比较患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且护理满意度有很大改善;比较干预组患者3天胃肠及运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起到较大缓解作用,降低并发症,临床推荐价值高。

    作者:和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孕期妇女保健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在孕期妇女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8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孕期保健,观察组(43例)在常规孕期保健的基础上,给予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及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及保健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70%vs 46.51%,95.34% vs 74.4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实施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促进孕妇健康知识的掌握,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提高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郑美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胫腓骨骨折石膏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对胫腓骨骨折分别利用石膏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以石膏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以外固定架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观察组中患者的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中患者有2例出现关节功能障碍,但通过处理后消除,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胫腓骨骨折以石膏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均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能够使患者骨折愈合,但石膏固定方法所需要的愈合时间比较短,能够缩短患者的痛苦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并且比较安全,不会出现并发症,可选择石膏固定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應慈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00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分析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的健康问题已经上升到了一定高度,在中国有百善孝为先,老年人的病情是人们都关注的,特别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是许多老人面临的问题,所以叫老人安心,放心就需要全面精心的护理,重视跟加强高龄人的心血管疾病并加以全面的护理可以改善一些心理状况和心理疾病。

    作者:曾禄丹;刘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

    目的:探讨评价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引入人性化管理理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各类手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实行人性化管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管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手术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纠纷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手术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手术纠纷事件发生率(2.2%)明显低于对照组11.1%、8.8%;患者满意度(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6.7%),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引入人性化管理理念可有效提高临床手术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减少临床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妇科疾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通过82例腹腔镜下妇科疾病手术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结果:82例患者手术成功,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平均住院5天。结论:加强对腹腔镜下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职芬芬;冯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谈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预防

    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健康与维护的知识相对缺乏,因此,做好老年人口腔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传极为必要,并应加紧防治老年人龋齿、老年人牙周疾病、牙齿过度磨损、口腔粘膜病等损害老年人健康的口腔疾病。

    作者:余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外科护理学钾代谢紊乱的教学探讨

    外科护理学中钾代谢紊乱是外科病人常见的情况,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较为严重的问题,学历教学中加强对这一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其内容十分有必要,本文通过教学思考和实践使得学生能较好掌握这一知识点。

    作者:张阔亮;苏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尿路造口袋在腹部引流管口渗液收集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尿路造口袋在腹部引流管口渗液收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本院28例腹部手术后引流管口周围渗液的患者使用尿路造口袋后的观察。结果:28例病人引流管口渗液收集良好,无一人发生引流口周围皮炎、感染。结论:应用尿路造口袋可有效收集渗液,预防刺激性皮炎的发生,减少医师护士更换敷料和被服的次数,从而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邓力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方法:符合 UC诊断标准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颗粒1g,4次/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3次/天治疗。8周后评价治疗有效率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1%,对照组的为75.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RP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由(12.23±1.82)mg/L降至(6.21±1.04)mg/L,对照组由(12.04±1.74)mg/L(9.05±1.61)mg/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的程度更显著,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 UC有效率高,可以显著减轻体内炎症反应,是治疗 UC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洪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2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320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脐部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4%,明显优于常规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减少新生儿脐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普树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心理使用和和造口自我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对提供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丽雅;张燕;堵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胃痛定加奥美拉唑治疗寒型急症胃痛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痛定加奥美拉唑治疗寒型急症胃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寒型急症胃痛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胃痛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41例(97.62%),对照组总有效35例(83.33%),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痛定加奥美拉唑治疗寒型急症胃痛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治疗。

    作者:周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