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兴;刘思宇;李瑞雨;苏震东;魏静静;柳彦佐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和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维普资讯、万方、CBM等数据库,检索策略围绕“银屑病”“中医药”纳入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纳入研究的治疗用药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用药规律演化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2个新处方,“丹参,穿山甲,鸡血藤,大黄”“红花,赤芍,生地黄,土茯苓,桃仁”.结论: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以活血化瘀药为主,辅以清热凉血药.
作者:欧阳洪;喻靖傑;卢传坚;何泽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臭氧灌肠对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IBDQ评分)及TNF-α、IL-6、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7例.治疗组患者予中药联合臭氧灌肠及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臭氧灌肠及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12周后对患者进行复查,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IBDQ评分、肠镜检查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hs-CRP、ESR水平及IB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NF-α、IL-6、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BDQ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中药联合臭氧灌肠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改善患者肠道症状和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郭红;刘蔚;曾娟;钟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多因素诱导“气虚血瘀”型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肺血流动力学及肺血管重建,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10只及造模组30只,均在SPF环境饲养;模型组进行“气虚血瘀”型肺动脉高压造模;再将造模组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于制模后14 d,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用药15d.肺动脉插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处死动物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计算中膜厚度比(WT)和中膜面积比(WB).结果:模型组大鼠肺动脉血管增厚,炎性浸润,WT,WB,mPAP,RVSP,RVHI高于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补阳还五汤组及硝苯地平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改善肺动脉血管增厚、炎性浸润,降低WT及WB,mPAP,RVSP,MAP,RVHI(P<0.01),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血流动力学、右心室肥厚程度及肺组织病理改变,能部分逆转肺血管结构重建,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
作者:戴姣;王蕾;龚桂姿;雷明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总结顾文忠教授重用苍术治疗阳痿、嘈杂及泄泻3则病案的临证治疗经验.顾师认为该3例患者均属因湿浊阻滞引起的病证,诸湿肿非苍术不能除,治疗上以大剂量(100~110g)苍术燥湿运脾为主,疗效显著.
作者:徐勤芳;顾文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调查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倾向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以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填写相关临床调查问卷,进行一般情况、改良Kupperman量表的症状评分量表、中医证候学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调查的110例患者中,有抑郁倾向者77例,占70.00%;(2)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倾向的77例患者中,肾阴虚者42例(54.55%)、肾阴阳两虚者27例(35.06%),肾阳虚者8例(]0.39%),结果显示以肾阴虚、肾阴阳两虚者多见,兼有肝郁者53例(68.83%),研究结果说明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倾向的人群多兼夹有肝郁证;(3)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倾向的77例患者研究结果提示,随着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程度的加重,合并抑郁倾向的可能性增加.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肾虚为本,合并抑郁倾向患者多兼夹肝郁证.肾虚肝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倾向患者的主要病机特点,中医治疗本病时,在调补肝肾的基础上重视养肝柔肝,对于防治本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倩倩;黄文玲;魏爱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真武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5只SD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另10只正常大鼠为正常组,造模后将存活的扩张型心肌病大鼠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真武汤组、模型组,连续灌胃给药8周.对上述各组大鼠行心脏超声检查;采血测定大鼠血浆B型尿钠肽,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取大鼠左心室心肌进行HE染色;测定心肌组织蛋白激酶C(PKC)含量;采用RT-PCR测定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真武汤组可以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大鼠的心腔大小、心功能、心肌损伤.真武汤组血浆AngⅡ水平、心肌组织的PKC含量、AT1的mRN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结论:真武汤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AngⅡ浓度、心肌组织PKC含量及AT1 mRNA表达水平,抑制RAAS激活,改善心功能.
作者:沈丽娟;谢舜名;陆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考证“补土伏火”理论起源,诠释其理论内涵,整理医家应用“补土伏火”的经验,探析其作为治法的临床应用特点.“补土伏火”学说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内容,意指培补中焦脾胃,能使邪火得伏,即“土厚火自敛”,“补土伏火”学说肇始于《内经》,发挥于李东垣,在明清医家中普遍运用,是临床常用治法之一.
作者:姚鹏宇;孟庆松;程广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HPLC法分析干燥方式与温度对盆炎灵颗粒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250 mm×4.6 mm,5μm);流速:1.0 mI/min;流动相A:乙腈,流动相B: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采用真空干燥(75℃)与冷冻干燥两种干燥方法进行对比,同时以真空干燥中的60℃、75℃、90℃干燥盆炎灵提取液,分析样品中8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真空干燥(75℃)与冷冻干燥对盆炎灵颗粒中主要有效成分影响无明显差别.真空干燥的方式中60℃与75℃对盆炎灵颗粒中主要有效成分无明显影响,而90℃显著降低盆炎灵颗粒中阿魏酸、延胡索乙素与丹酚酸B含量.结论:在盆炎灵颗粒的生产工艺中须避免高温,佳干燥方式为真空干燥,适宜温度为75℃.
作者:蔡霈;肖作奇;潘涛;欧阳波;文晓柯 刊期: 2018年第22期
报道双翅目昆虫幼虫致皮肤蝇蛆病1例.患者发病前有南美洲旅游史,回国后右侧膝关节、右小腿出现多处皮下结节伴痛痒,局部外用药后结块溃破并自行挤出1条死虫体.经手术治疗取出另2条活虫体,术前外用中药提脓祛腐,术后外用中药冲洗伤口、生肌长肉,结合口服中药汤剂综合治疗后痊愈.
作者:沈义婷;阙华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总结尹建平教授从湿热内伏论治唇疮经验;不同于历代医家对唇疮病的认识,尹建平教授深入研究伏邪学说,另辟蹊径,因地制宜,基于风邪外袭、湿热内伏、伤阴化燥的病机,以内清脾胃湿热、外疏风邪的表里双解之法,对内伏于机体的湿热进行孤消分之,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通过三焦分治并兼顾外邪论治,准确把握湿与热的轻重,清热不伤阳,燥湿不助热,及时运用滋补药,遣方用药灵活,治疗难治性唇疮屡有奇效.
作者:罗依;尹建平;陈柏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活血消异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血清激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EM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活血消异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血清激素及炎性因子水平,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0%,对照组为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CD8+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2、LH、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异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EMS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激素、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郄雪莲;王丽娟;任丽坤;马彩燕;赵会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专业的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熟读中医经典的同时,也需要培养临床能力.通过对中医经典的简单介绍,从中医经典临床思维能力出发,探讨中医专业学生临床能力培养途径.
作者:孙丹;丰光;车志远;王启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猫豆中脂溶性成分以及其抗氧化活性能力.方法:依次经过95%乙醇回流提取、石油醚萃取、萃取浓缩物甲酯化处理,然后利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和鉴定,并通过标准质谱谱库定性,后采用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的实验检验其抗氧化活性能力.结果:共检出19个成分并全部鉴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浓度IC50值分别为46.62 mg· mL-1、41.51 mg·mL-1.结论:猫豆脂溶性成分以脂肪酸为主,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能力,且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作者:赵小超;胡筱希;柴玲;卢文杰;刘布鸣;李学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5种常用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优选出佳溶媒配伍方案,为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量,将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5种常用溶媒配伍,定时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和不溶性微粒.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5种临床常用的不同溶媒配伍混合配制后,外观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但不溶性微粒均随着配伍时间的延长而增多,4h后,≥10 μm不溶性微粒数均超出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且与0.9%的氯化钠注射液配合1h后,≥10 μm不溶性微粒数超出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4h后,≥25 μm不溶性微粒数超出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佳配伍溶媒是10%葡萄糖注射液,其次为5%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且配伍后的溶液应在4h内使用完毕.
作者:杨雅莉;刘小萍;曾菲;张成;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内经》提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十分重视脾胃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主肌肉等.现代医学从消化吸收、神经内分泌、免疫、血液、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对脾本质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同时营养不良、贫血、肌肉消瘦、免疫低下、功能状态评分低、脾虚又是肿瘤的不良预后指征,体现出“有胃气则生”的现代医学内涵.在临床实践中对肿瘤病情进行宏观把控,根据预后评估协调治疗手段,为恶性肿瘤提供治疗指导思路,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作者:王威;贺凡;王雄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卡比多巴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DA、SOD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病情(UPDRS)和生活质量(PDQ-39)改善情况,并根据UPDRS改善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DA、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SOD水平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DA、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PDQ-39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UPDRS、PDQ-3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可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
作者:刘爱国;吴秀玲;徐静红;卢宝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评估舒经活络外敷包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冻结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非盲试验设计,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舒经活络外敷包结合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冲击波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在治疗后第2、4周的临床疗效,结局指标为肩关节疼痛VAS评分和关节功能Melle评分.结果:纳入60例,其中58例(96.6%)完成了试验.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Melle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舒经活络外敷包配合体外冲击波可以减轻肩周炎(冻结期)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作者:欧梁;龚志贤;张永辉;邝高艳;卢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在近代形成雏形;新中国建立以来,先后出版了9版全国统编教材及适用于各类学生的教材若干.民国时期的教材内容以《内经》为主,并尝试沟通中西方医学.建国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经过发展形成了以《内经》为基础,融合各家医论而成的条目清晰的脏腑理论体系.随着教学内容不断演变,需要统一明确基础理论相关概念的定义并考量进一步增加的内容.
作者:颜彦;方肇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护理对高血压患者不良事件、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压控制达标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率、血压控制达标率分别为96.23%、83.02%,均较对照组的79.25%、41.51%高(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55%,较对照组的24.53%低(P<0.05);两组干预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范素勤;延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以扎赉特旗地区为例,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情况及需求情况,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合理对策建议.方法:走访内蒙古扎赉特旗中医院、蒙医院及3家卫生院,对就诊患者进行方便抽样调查.结果:多数被调查者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接触的中医药服务项目较少;在居民中医药服务应用现状方面:当地居民了解中医药相关知识途径较为单一;多数居民在慢性疾病时倾向选择中医治疗,且乡镇卫生院是主要的中医药服务就诊点;当地居民疾病负担较重,参保人数较少,多数为自费医疗.在居民中医药服务关注情况方面:不同年龄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在当地中医药服务事业整体评价较为一般,对中医药知识科普需求较大,尤其在养生保健、食疗、防病治病方法等方面.结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卫生投入,推行医保政策,减轻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疾病负担,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加大对当地居民的中医药知识科普力度,并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
作者:鄢锴灵;杨思露;洪宝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