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霈;肖作奇;潘涛;欧阳波;文晓柯
目的:考察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5种常用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优选出佳溶媒配伍方案,为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量,将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5种常用溶媒配伍,定时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和不溶性微粒.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5种临床常用的不同溶媒配伍混合配制后,外观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但不溶性微粒均随着配伍时间的延长而增多,4h后,≥10 μm不溶性微粒数均超出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且与0.9%的氯化钠注射液配合1h后,≥10 μm不溶性微粒数超出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4h后,≥25 μm不溶性微粒数超出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佳配伍溶媒是10%葡萄糖注射液,其次为5%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且配伍后的溶液应在4h内使用完毕.
作者:杨雅莉;刘小萍;曾菲;张成;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不同体重指数(BMI指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探讨BMI指数对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退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262例,根据体重指数将患者分为体重过轻组(BMI<18.5)4例、体重正常组(18.5≤BMI<24)93例、超重组(24≤BMI <28)109例,肥胖组(BMI≥28)56例.所有患者接受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法配合腰椎康复操治疗,治疗3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记录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JOA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不同BMI指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疗效确切且稳定.
作者:梁龙;银河;杨克新;于杰;冯敏山;魏戌;朱立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运用《周易》象思维浅析心肾不交证的理、法、方、药,阐述心肾不交的发生机制,治疗原则及遣方用药之理.
作者:王振兴;刘思宇;李瑞雨;苏震东;魏静静;柳彦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和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维普资讯、万方、CBM等数据库,检索策略围绕“银屑病”“中医药”纳入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纳入研究的治疗用药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用药规律演化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2个新处方,“丹参,穿山甲,鸡血藤,大黄”“红花,赤芍,生地黄,土茯苓,桃仁”.结论: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以活血化瘀药为主,辅以清热凉血药.
作者:欧阳洪;喻靖傑;卢传坚;何泽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易引起肝损伤中药的处方现状,并分析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选取了文献报道多、有明确肝损伤的中药13种,从我院2014年第3季度中药处方中随机抽取3000张处方,采集合肝损伤中药的处方信息,运用计量法和统计学方法对所采集的处方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含有13种易引起肝损伤中药处方数占抽查处方总数的58.0%.频率较高的前5种为柴胡、栀子、苍术、何首乌、川棟子.13种中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剂量现象,其中何首乌超量为严重,占80.6%;应用于肝脏疾病的处方有205种,占11.8%;肝损伤中药联用处方537张,占30.9%.结论:易引起肝损伤中药在临床使用广泛,存在肝损伤中药超剂量使用、治疗肝脏疾病及联合用药现象.
作者:薛春苗;曹俊岭;王艳梅;毛柳英;鲁劲松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成绩,了解参加中医类别考试考生成绩情况,分析其难点与考生通过情况,为更好的测量和培养中医药临床工作人才所具有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参加某年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4个中医专业(140、150、240、250)的96,538名考生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散点图、相关分析中的逐步检验法等来分析考试总分与考试类别、考区、考点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结果:考生考试总分与考试类别、考点、考区没有关系,与4个专业的一级学科相关,其中临床知识影响程度高为0.444,在临床知识下的二级学科下:140/240中的中医内科学的影响程度高为0.411,150/250中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影响程度高为0.730.结论: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中医类别医学资格考试对考生中医专业综合笔试中各模块掌握率有一定比例.
作者:刘琦;沈绍武;胡颖楠;肖勇;田双桂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专业的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熟读中医经典的同时,也需要培养临床能力.通过对中医经典的简单介绍,从中医经典临床思维能力出发,探讨中医专业学生临床能力培养途径.
作者:孙丹;丰光;车志远;王启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卡比多巴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DA、SOD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病情(UPDRS)和生活质量(PDQ-39)改善情况,并根据UPDRS改善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DA、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SOD水平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DA、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PDQ-39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UPDRS、PDQ-3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可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
作者:刘爱国;吴秀玲;徐静红;卢宝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以扎赉特旗地区为例,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情况及需求情况,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合理对策建议.方法:走访内蒙古扎赉特旗中医院、蒙医院及3家卫生院,对就诊患者进行方便抽样调查.结果:多数被调查者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接触的中医药服务项目较少;在居民中医药服务应用现状方面:当地居民了解中医药相关知识途径较为单一;多数居民在慢性疾病时倾向选择中医治疗,且乡镇卫生院是主要的中医药服务就诊点;当地居民疾病负担较重,参保人数较少,多数为自费医疗.在居民中医药服务关注情况方面:不同年龄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在当地中医药服务事业整体评价较为一般,对中医药知识科普需求较大,尤其在养生保健、食疗、防病治病方法等方面.结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卫生投入,推行医保政策,减轻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疾病负担,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加大对当地居民的中医药知识科普力度,并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
作者:鄢锴灵;杨思露;洪宝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总结顾文忠教授重用苍术治疗阳痿、嘈杂及泄泻3则病案的临证治疗经验.顾师认为该3例患者均属因湿浊阻滞引起的病证,诸湿肿非苍术不能除,治疗上以大剂量(100~110g)苍术燥湿运脾为主,疗效显著.
作者:徐勤芳;顾文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评估舒经活络外敷包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冻结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非盲试验设计,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舒经活络外敷包结合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冲击波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在治疗后第2、4周的临床疗效,结局指标为肩关节疼痛VAS评分和关节功能Melle评分.结果:纳入60例,其中58例(96.6%)完成了试验.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Melle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舒经活络外敷包配合体外冲击波可以减轻肩周炎(冻结期)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作者:欧梁;龚志贤;张永辉;邝高艳;卢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防治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TACE治疗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护肝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柴芍六君子汤口服,3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肝功能及体温控制、甲胚蛋白(AFP)水平改善情况、实体瘤疗效、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程度、肝功能严重程度分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体温控制的疗效、AFP水平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体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缓解栓塞后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减少TACE术后肝功能损害.
作者:龚辉;唐建清;陈州华;肖玉洁;袁晓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刘得华教授认为古代医家对“瘿病”的描述从症状、病因上均未能体现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疾病特点.刘教授根据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热、上感症状、颈前疼痛等临床特点,有季节性发病趋势,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当归属于中医“温毒”范畴,并自拟粉颈方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黄泽;王宝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护理对高血压患者不良事件、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压控制达标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率、血压控制达标率分别为96.23%、83.02%,均较对照组的79.25%、41.51%高(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55%,较对照组的24.53%低(P<0.05);两组干预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范素勤;延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杞参增忆茶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取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阳性(养血安神片)对照组,C、D、E组为杞参增忆茶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d后,使用跳台记录仪测试药物对小鼠记忆保持的影响.结果:杞参增忆茶低、中、高剂量组小鼠随着药物剂量的加大,跳台潜伏期逐渐延长.其中,杞参增忆茶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杞参增忆茶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O1),说明杞参增忆茶能增强小鼠的记忆功能,提高记忆力.结论:杞参增忆茶具有增强小鼠记忆力的功效.
作者:杨惠;蔡萍;戎宽;匡建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总结尹建平教授从湿热内伏论治唇疮经验;不同于历代医家对唇疮病的认识,尹建平教授深入研究伏邪学说,另辟蹊径,因地制宜,基于风邪外袭、湿热内伏、伤阴化燥的病机,以内清脾胃湿热、外疏风邪的表里双解之法,对内伏于机体的湿热进行孤消分之,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通过三焦分治并兼顾外邪论治,准确把握湿与热的轻重,清热不伤阳,燥湿不助热,及时运用滋补药,遣方用药灵活,治疗难治性唇疮屡有奇效.
作者:罗依;尹建平;陈柏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基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不孕症验案1则,介绍刘喜明圆机活法的辨治思路,以及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刘喜明提出欲要种子,法当三调,即调经、调卵泡、调输卵管.
作者:刘娟;徐一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铺棉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铺棉灸+单纯毫针组)、对照组1(单纯毫针组)、对照组2(西药组)各30例,分别予铺棉灸+毫针,单纯毫针,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外涂阿昔洛韦软膏于疱疹处等治疗.经过10d,观察上述患者综合疗效、疱疹评价指标、疼痛评价指标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1及对照组2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86.7%和83.3%,治疗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两组对照组止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脱痂方面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两组对照组治疗后VAS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棉灸+毫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可靠,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短,能即刻缓解患者疼痛,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短,且无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疗效优于单纯毫针法和单纯西药法.
作者:张晓阳;王文秀;荣立洋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在近代形成雏形;新中国建立以来,先后出版了9版全国统编教材及适用于各类学生的教材若干.民国时期的教材内容以《内经》为主,并尝试沟通中西方医学.建国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经过发展形成了以《内经》为基础,融合各家医论而成的条目清晰的脏腑理论体系.随着教学内容不断演变,需要统一明确基础理论相关概念的定义并考量进一步增加的内容.
作者:颜彦;方肇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银屑平丸对BALB/c小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中IL-6与IL-2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银屑平丸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小鼠背部皮肤每日涂抹1次凡士林乳膏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每日外涂1次咪喹莫特乳膏,连续8d.造模期间,各组小鼠同时进行灌胃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每日用生理盐水灌胃1次,0.4 mL/次;雷公藤组每日用雷公藤多苷溶液药液灌胃1次,0.4 mL/次;银屑平丸高、低剂量组则每日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银屑平丸溶液药液灌胃1次,0.4 mL/次.每日给药24h后观察各组小鼠背部皮肤的校正PASI评分;末次给药24h后取血与皮肤组织.通过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皮损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检测小鼠血清中IL-6与IL-21表达.结果:正常组的校.正PASI评分趋势一直为0,其余各组的评分均为上升趋势.模型组、银屑平丸低剂量组、雷公藤组、银屑平丸高剂量组的PASI评分依次降低.模型组小鼠皮损组织为典型的银屑病样病理改变,除正常组小鼠无皮损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的病理改变.银屑平丸高剂量组小鼠血清IL-6、IL-21水平低于雷公藤组与银屑平丸低剂量组;雷公藤组小鼠血清IL-6、IL-21水平低于银屑平丸低剂量组.结论:银屑平丸可抑制BALB/c小鼠银屑病模型血清中IL-6与IL-21表达,这可能是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徐文静;席建元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