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龙;亓咏梅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无法进行血运重建的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300例不能进行血运重建的严重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0例)和对照组(n=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心功能、运动耐量变化情况;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D-D、Hcy、hs-CRP水平.并随访12个月观察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中ST段总压低次数、ST段压低时间、ST段压低幅度、QRS波时限、矫正QT间期(QTc)均显著减少或降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A值、NYHA心功能分级均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分级和平均值均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D-D、Hcy、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汤能显著改善无法进行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降低MACE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NT-proBNP、D-D、Hcy、hs-CRP水平有关.
作者:杨志偲;王坤锋;罗文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结合不同企业中成药说明书材料,归纳中成药命名特征,从顺应论视角入手,分析中成药名称英译文本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中成药名称英译策略.
作者:赵旭;王建武;李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现代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搜集1996-2015年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类文献,共收集有效方剂205首,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方药数据库,继而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处方中各药物和药物组合的使用频率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药复方中使用频率高的前5位中药为:当归、菟丝子、淫羊藿、茯苓、熟地黄.苍术和茯苓关联系数高;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4组.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揭示出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用药物和药对.
作者:陈迪;张诏;王仪雯;陈晓静;杨梦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究芒果苷联合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各组大鼠按照设定的剂量灌胃给药2个月,颈动脉插管采血,采用血流变快测仪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各组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模型组,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模型组.结论:芒果苷联合葛根素能不同程度的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部分指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作者:胡小勤;蒙玉梅;齐彪;黄大利;邓家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体质学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查阅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易罹患恶性肿瘤体质类型、不同恶性肿瘤体质分布和化疗后的中医体质分布,以及辨识体质对防治恶性肿瘤的指导意义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深化对恶性肿瘤体质特性的辨识.
作者:王曼;周天;胡凯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尼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9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尼尔雌醇片治疗,治疗组予针灸联合尼尔雌醇片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殖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Kupperman指数、LH及F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尼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殖激素水平.
作者:宋昳星;高琦;陈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为[OR=3.70,95%CI(2.52,5.43)],张口度Meta分析结果为[MD=0.52,95%CI(0.31,0.72)],疼痛VAS评分Meta分析结果为[MD=-0.66,95%CI(-0.94,-0.38)],不良反应发生率Meta分析结果为[OR=0.22,95%CI(0.12,0.42)],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在有效率、张口度的恢复、疼痛好转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朱可可;周蓉;李元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缺陷式病案导入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班(44人)和实验班(44人),实验班采用缺陷式病案导入结合PBL教学方法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果:实验班期末考试成绩为(82.00±4.00)分,对照班期末考试成绩为(76.42±4.81)分,两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辨证施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记忆能力、同学问合作精神等方面较对照班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重难点把握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陷式病案导入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作者:杨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归纳了蜂针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1)疼痛、红肿、瘙氧、色素沉着、阿瑟氏反应等局部反应;(2)发热、荨麻疹、头晕、淋巴结肿大、过敏性休克等全身反应;同时针对各种不良反应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总结了蜂针治疗的禁忌证与慎用证.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临床规范操作,注重蜂针的禁忌证与慎用证,一旦发生不良反应,需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
作者:张笑;唐纯志;李万瑶;董文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从术语、文本、文体3个方面简要探讨了《黄帝内经》英译本的归化与异化趋势;随着中医在西方的大力传播和中医地位的提高,《黄帝内经》英译正在从过去的全面归化向部分异化转变,近代《黄帝内经》译本正试图摆脱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向原著靠拢.《黄帝内经》翻译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翻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而翻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从侧面展现了中医在西方地位的变化.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华医典》中晋代至民国时期瘿病的治疗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中检索从晋代至民国时期的瘿病内治方,采用SPSS Statistics 21.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挖掘药物使用规律.结果:海藻、昆布和酒的频数高;软坚散结药的频数高,其次为养血活血药、化痰散结药、清热祛湿药、清热解毒药、理气药、益气健脾药,温通阳气药频数较低;聚类分析终形成5个聚类,分别具有“祛风解表、清热化痰”“补气养血、活血散结”“温阳散结、化瘀消瘿”“理气化痰、解毒利咽”“清热祛湿、化痰散结”的功效.结论:《中华医典》中记载晋代至民国时期治疗瘿病时常使用的药物是海藻、昆布和酒,注重软坚散结法,并配以理气、补气、活血、温阳、清热解毒、祛湿等治法.
作者:杨俊;陈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对《内经》神志理论进行分析,探索构建《内经》神志系统.《内经》神志系统中,本神至五藏神形成为发端,神之变化为神志系统的内在核心;藏府、九窍、五体功能和调是发挥正常神志功能的外在条件.
作者:石云;贺云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建立榄香烯复合脂质体中榄香烯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选用正己醇作为内标,采用DB-225毛细管色谱柱,气相色谱法检测榄香烯复合脂质体中榄香烯含量.结果:榄香烯与内标分离良好,回归方程为Y=1.0650X-0.0067,榄香烯浓度在20~700 μ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103.44%,RSD%为2.47%,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良好,耐用性良好,符合要求.结论:此法可用于榄香烯复合脂质体中榄香烯含量的检测,精确、简便、快速.
作者:张娜娜;曾义英;周晓晓;李晨曦;曾义军;曾昭武;谢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15例轻-中症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11例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3例患者伴有发热,1例无呼吸系统症状;病灶位于下肺者4例,位于中上肺者11例,单发病灶8例,多发病灶7例;组织病理镜检均呈肉芽肿性改变,过碘酸雪夫(PAS)(+),银染(GMS)(+);氟康唑合并中药八珍汤治疗6月后,12例患者病灶完全吸收,3例患者病灶明显缩小.结论:针对疑似PC患者,临床上应及时行胸部CT,且需经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行病理确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针对轻-中症PC患者,可应用氟康唑联合中药益气扶正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陆王娟;周贤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究扶正抑瘤方对前列腺癌荷瘤裸鼠的抑癌作用及血清IL-2的表达.方法:取100 μL细胞悬液于裸鼠右侧腋下皮下注射.每周测量肿瘤长度和宽度,计算肿瘤体积,42 d后处死裸鼠,解剖分离瘤块,称质量、拍照.MTS法检测靶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的表达.结果:扶正抑瘤方组、多西紫杉醇组、联合用药组裸鼠肿瘤体积和瘤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扶正抑瘤方组、多西紫杉醇组、联合用药组PC-3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扶正抑瘤方组、多西紫杉醇组、联合用药组裸鼠IL-2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用药组裸鼠IL-2含量低于扶正抑瘤方组(P<0.05),多西紫杉醇组与联合用药组裸鼠IL-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抑瘤方对前列腺癌荷瘤裸鼠具有抑癌作用,可促进小鼠脾脏细胞对肿瘤细胞PC-3细胞的杀伤作用,扶正抑瘤方和多西紫杉醇联合用药可降低前列腺癌荷瘤裸鼠血清IL-2水平.
作者:傅伟;李其信;陈柏书;赵贝贝;远庚彦;蔡昌龙;林伟明;杨林;张邦球;游旭军;丁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愈肝颗粒恩替卡韦联合愈治疗中晚期肝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方法:将126例中晚期肝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及辅助保肝药物,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恩替卡韦,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及愈肝颗粒口服,观察两组肝功能、凝血功能、HBV-DNA及AFP含量,并评价实体瘤疗效.结果:治疗组实体瘤疗效总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凝血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PTT高于治疗前,PT-INR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r、APTT、均高于治疗前,PT-1NR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BV-DNA、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V-DNA及AF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LT、AST及ALB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及ALB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ST、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ALB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肝颗粒复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中晚期肝癌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能显著改善其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肝癌进程.
作者:喻小静;蔡惠;李强;陈萌;贺启华;范志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从银质针治疗技术的源流、适用范围、治疗特点和作用机理、具体操作、禁忌症、注意事项等全面介绍银质针的使用.有利于确保银质针治疗技术的疗效,促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平;李玥;林承胜;胡钊彰;曾祥成;梁恩龙;林观梅;黎明霞;郭勇飞;黎展文;莫勇山;李达鹏;黄吉辉;许运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评价黄芪和桂枝及其配伍的抗氧化能力.方法:以水为溶剂,采用煎煮法分别提取黄芪、桂枝及黄芪桂枝不同配伍的有效成分.采用DPPH法、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法评价黄芪、桂枝及其不同配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黄芪、桂枝及不同配伍均显示了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抗氧化能力排列顺序为:黄芪<桂枝<黄芪桂枝(1.5∶1)<黄芪桂枝(1∶1)<黄芪桂枝(2∶1),黄芪桂枝(2∶1)配伍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强,IC50为(13.35±0.24)mg/mL.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显示:黄芪桂枝配伍的总抗氧化能力强于黄芪和桂枝单煎,其总抗氧化能力排列顺序为:黄芪<桂枝<黄芪桂枝(1∶1)<黄芪桂枝(1.5∶1)<黄芪:桂枝(2∶1),在浓度为37.5 mg/mL时黄芪桂枝(2∶1)的总抗氧化能力为(85.31±0.032)mM.结论:黄芪和桂枝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而二者配伍后抗氧化活性增强,且黄芪桂枝(2∶1)配伍抗氧化强.
作者:王荣;孙艳平;杨宽;孙曼云;孙恒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择时艾灸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择时艾灸配合早期康复护理.评估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进食时间、排气时间、胃肠鸣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观察组各指标所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胃无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增高(P<0.05),且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择时艾灸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在减少并发症与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亦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刘蕙菁;康惠娟;李向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总结袁青教授运用“靳三针”调神针法成功治疗儿童癔症性失语案1则,体现出“靳三针”调神针法的高效性、安全性等优点,袁教授认为辨证论治癔症性失语的重点在于调神开窍、疏肝理气、宣通闭阻.
作者:邓赣;晁延如;秦玮珣;赖名殷;袁青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