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贺云蔚
从术语、文本、文体3个方面简要探讨了《黄帝内经》英译本的归化与异化趋势;随着中医在西方的大力传播和中医地位的提高,《黄帝内经》英译正在从过去的全面归化向部分异化转变,近代《黄帝内经》译本正试图摆脱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向原著靠拢.《黄帝内经》翻译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翻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而翻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从侧面展现了中医在西方地位的变化.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以民营医院为例分析新医改以来山东省社会力量办医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议,为推动其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山东省和全国的卫生统计年鉴,以及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报,收集并分析数据.结果:山东省民营医院快速增长,虽然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以及医疗卫生服务量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与但是公立医院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结论:应该引导社会力量办医向高水平、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山东省民营医院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对公立医院的补充作用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建议应该优化人才战略,落实社会力量办医的发展政策和实施细则,创新社会力量办医监管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办医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徐娜;徐文;葛夫莲;赖木蓝;王程程;马丽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无法进行血运重建的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300例不能进行血运重建的严重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0例)和对照组(n=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心功能、运动耐量变化情况;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D-D、Hcy、hs-CRP水平.并随访12个月观察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中ST段总压低次数、ST段压低时间、ST段压低幅度、QRS波时限、矫正QT间期(QTc)均显著减少或降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A值、NYHA心功能分级均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分级和平均值均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D-D、Hcy、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汤能显著改善无法进行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降低MACE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NT-proBNP、D-D、Hcy、hs-CRP水平有关.
作者:杨志偲;王坤锋;罗文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择时艾灸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择时艾灸配合早期康复护理.评估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进食时间、排气时间、胃肠鸣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观察组各指标所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胃无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增高(P<0.05),且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择时艾灸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在减少并发症与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亦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刘蕙菁;康惠娟;李向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体质学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查阅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易罹患恶性肿瘤体质类型、不同恶性肿瘤体质分布和化疗后的中医体质分布,以及辨识体质对防治恶性肿瘤的指导意义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深化对恶性肿瘤体质特性的辨识.
作者:王曼;周天;胡凯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究芒果苷联合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各组大鼠按照设定的剂量灌胃给药2个月,颈动脉插管采血,采用血流变快测仪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各组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模型组,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模型组.结论:芒果苷联合葛根素能不同程度的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部分指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作者:胡小勤;蒙玉梅;齐彪;黄大利;邓家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缺陷式病案导入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班(44人)和实验班(44人),实验班采用缺陷式病案导入结合PBL教学方法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果:实验班期末考试成绩为(82.00±4.00)分,对照班期末考试成绩为(76.42±4.81)分,两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辨证施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记忆能力、同学问合作精神等方面较对照班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重难点把握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陷式病案导入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作者:杨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围绕浮针及再灌注活动的起源、发展、应用等进行阐述,认为浮针疗法的出现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浮针再灌注活动的提出,使得浮针疗法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配合再灌注活动的浮针疗法更专注于医患之间的有机互动,能调动患者的自愈能力,加速疾病的痊愈.
作者:刘娜;符仲华;贺青涛;张子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鹿血晶对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ICU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采取鼻胃管方式开始建立肠内营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鹿血晶鼻饲,分别在营养支持前1d及营养支持14d后检测两组患者上臂肌围(AMC)、三头肌皮皱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血浆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AMC、TSF在营养支持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B、TP、Hb水平在营养支持后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鹿血晶联合肠内营养有助于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
作者:李冬方;黄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为[OR=3.70,95%CI(2.52,5.43)],张口度Meta分析结果为[MD=0.52,95%CI(0.31,0.72)],疼痛VAS评分Meta分析结果为[MD=-0.66,95%CI(-0.94,-0.38)],不良反应发生率Meta分析结果为[OR=0.22,95%CI(0.12,0.42)],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在有效率、张口度的恢复、疼痛好转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朱可可;周蓉;李元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从银质针治疗技术的源流、适用范围、治疗特点和作用机理、具体操作、禁忌症、注意事项等全面介绍银质针的使用.有利于确保银质针治疗技术的疗效,促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平;李玥;林承胜;胡钊彰;曾祥成;梁恩龙;林观梅;黎明霞;郭勇飞;黎展文;莫勇山;李达鹏;黄吉辉;许运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通过分析中白两国市场背景以及中白工业园的自身情况、白俄罗斯与中国中医药交流概况,讨论在中白工业园发展中医药的优势和劣势,探讨中医如何借助中国在海外产业园的特点来发展.并提出相关的策略探讨,如企业成立、学术交流、文化宣传等,以对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和中白两国经济发展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
作者:胡玮晔;杨弘光;宋欣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究扶正抑瘤方对前列腺癌荷瘤裸鼠的抑癌作用及血清IL-2的表达.方法:取100 μL细胞悬液于裸鼠右侧腋下皮下注射.每周测量肿瘤长度和宽度,计算肿瘤体积,42 d后处死裸鼠,解剖分离瘤块,称质量、拍照.MTS法检测靶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的表达.结果:扶正抑瘤方组、多西紫杉醇组、联合用药组裸鼠肿瘤体积和瘤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扶正抑瘤方组、多西紫杉醇组、联合用药组PC-3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扶正抑瘤方组、多西紫杉醇组、联合用药组裸鼠IL-2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用药组裸鼠IL-2含量低于扶正抑瘤方组(P<0.05),多西紫杉醇组与联合用药组裸鼠IL-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抑瘤方对前列腺癌荷瘤裸鼠具有抑癌作用,可促进小鼠脾脏细胞对肿瘤细胞PC-3细胞的杀伤作用,扶正抑瘤方和多西紫杉醇联合用药可降低前列腺癌荷瘤裸鼠血清IL-2水平.
作者:傅伟;李其信;陈柏书;赵贝贝;远庚彦;蔡昌龙;林伟明;杨林;张邦球;游旭军;丁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探讨《内经》《难经》中关于三焦的论述,《内经》《难经》三焦在人体解剖的相应脏器组织结构并不完全一致,所对应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内经》中的上焦所指脏器组织是胃的上口贲门,中焦是胃的胃体部分,关于下焦,在不同篇论中有所不同,包括直肠与胃的下口幽门.《难经》中的上焦和中焦所指与《内经》相同,下焦指的是输尿管的壁内段.作为六腑之一的三焦,在《内经》和《难经》中都是指腹膜腔.
作者:田向东;郭志玲;朱光宇;贾以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医院-学校”共建团队教学模式在康复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及实践成效.方法:选取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41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模式;以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38人作为实验组,在PBL教学的基础上实施院校团队一体化教学模式;将2组学生出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论成绩、临床康复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以及综合实践能力调研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康复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综合能力自评表和临床带教老师评价表显示实验组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在PBL教学法的基础上实施院校共建团队教学模式,有助于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善,增强了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操作的能力.
作者:于小明;黄尚军;周欢霞;蒋黎明;胡聃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15例轻-中症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11例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3例患者伴有发热,1例无呼吸系统症状;病灶位于下肺者4例,位于中上肺者11例,单发病灶8例,多发病灶7例;组织病理镜检均呈肉芽肿性改变,过碘酸雪夫(PAS)(+),银染(GMS)(+);氟康唑合并中药八珍汤治疗6月后,12例患者病灶完全吸收,3例患者病灶明显缩小.结论:针对疑似PC患者,临床上应及时行胸部CT,且需经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行病理确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针对轻-中症PC患者,可应用氟康唑联合中药益气扶正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陆王娟;周贤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尼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9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尼尔雌醇片治疗,治疗组予针灸联合尼尔雌醇片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殖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Kupperman指数、LH及F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尼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殖激素水平.
作者:宋昳星;高琦;陈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建立大血藤中多种多酚类化合物高效稳定的制备分离方法.方法: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7∶4∶6,v/v)为溶剂体系,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大血藤正丁醇萃取物进行纯化,再结合制备型液相色谱获得各单体化合物,根据UV、MS、1H-NMR波谱信息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大血藤中分离鉴定了8个多酚类成分,分别为:(1)没食子酸;(2)原儿茶酸;(3)绿原酸;(4)咖啡酸;(5)香草酸;(6)阿魏酸;(7)异丹叶大黄素;(8)赤松素.化合物(7)(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结论:高速逆流色谱和制备型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可高效制备分离大血藤中多种多酚类化合物,为大血藤的药理研究及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肖明明;周志红;赵昕;张羽;何周康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甘草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组方中的配伍规则.方法:搜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含有甘草的中药处方61张,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与甘草配伍关系密切的药物多为补虚、行气、化瘀、通阳、祛痰之药,反映了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的病因病机,及其理气化瘀、祛痰通阳、补益脏腑的基本治则治法.结论:甘草为补气健脾类的常用药物,不仅可补益中气,亦可缓脏腑之急,正合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的病因病机.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多见补虚、行气、化瘀、通阳、祛痰之药,这些药物反映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及其治则治法.
作者:王小龙;亓咏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现代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搜集1996-2015年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类文献,共收集有效方剂205首,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方药数据库,继而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处方中各药物和药物组合的使用频率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药复方中使用频率高的前5位中药为:当归、菟丝子、淫羊藿、茯苓、熟地黄.苍术和茯苓关联系数高;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4组.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揭示出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用药物和药对.
作者:陈迪;张诏;王仪雯;陈晓静;杨梦环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