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浮针再灌注活动

刘娜;符仲华;贺青涛;张子丽

关键词:浮针, 再灌注活动, 患肌, 特点, 种类
摘要:围绕浮针及再灌注活动的起源、发展、应用等进行阐述,认为浮针疗法的出现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浮针再灌注活动的提出,使得浮针疗法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配合再灌注活动的浮针疗法更专注于医患之间的有机互动,能调动患者的自愈能力,加速疾病的痊愈.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蜂针疗法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归纳了蜂针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1)疼痛、红肿、瘙氧、色素沉着、阿瑟氏反应等局部反应;(2)发热、荨麻疹、头晕、淋巴结肿大、过敏性休克等全身反应;同时针对各种不良反应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总结了蜂针治疗的禁忌证与慎用证.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临床规范操作,注重蜂针的禁忌证与慎用证,一旦发生不良反应,需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

    作者:张笑;唐纯志;李万瑶;董文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为[OR=3.70,95%CI(2.52,5.43)],张口度Meta分析结果为[MD=0.52,95%CI(0.31,0.72)],疼痛VAS评分Meta分析结果为[MD=-0.66,95%CI(-0.94,-0.38)],不良反应发生率Meta分析结果为[OR=0.22,95%CI(0.12,0.42)],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在有效率、张口度的恢复、疼痛好转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朱可可;周蓉;李元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用药规律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现代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搜集1996-2015年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类文献,共收集有效方剂205首,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方药数据库,继而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处方中各药物和药物组合的使用频率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药复方中使用频率高的前5位中药为:当归、菟丝子、淫羊藿、茯苓、熟地黄.苍术和茯苓关联系数高;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4组.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揭示出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用药物和药对.

    作者:陈迪;张诏;王仪雯;陈晓静;杨梦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大分子物质对中药注射剂外观颜色的影响

    目的:探究大分子物质对中药注射剂外观颜色的影响.方法:取清开灵、双黄连、丹参和灯盏细辛4种中药注射液,用3、10、30 k超滤管截留制备去大分子注射液和富含大分子注射液,用Tecan酶标仪扫描紫外-可见吸收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的变化;用HPLC法检测并分析10k去大分子液的指纹图谱变化,用冷冻干燥法检测固体物含量.然后用10k分子筛过滤4种注射液,反复洗涤截留液获得大分子物质.后用焦性没食子酸和鞣酸模拟中药注射剂变色过程.结果:4种注射液用不同超滤管超滤后,去大分子液的颜色明显变浅,吸收曲线下面积变小,且截留分子量越小,去大分子液的吸收曲线下面积也越小;富含大分子部分的颜色则明显变深,曲线下面积增大;10k去大分子液的指纹图谱与原液相似,指纹图谱总峰面积变化较小,固体物含量波动在5%以内;焦性没食子酸和鞣酸溶液变色后去除大分子物质,颜色也明显变浅.结论:大分子物质是中药注射剂有色物质的重要来源,去除大分子物质可改善中药注射液外观质量.

    作者:李月;段金连;白雯;殷华;段为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DPPH和T-AOC测定法评价黄芪桂枝配伍的抗氧化能力研究

    目的:评价黄芪和桂枝及其配伍的抗氧化能力.方法:以水为溶剂,采用煎煮法分别提取黄芪、桂枝及黄芪桂枝不同配伍的有效成分.采用DPPH法、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法评价黄芪、桂枝及其不同配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黄芪、桂枝及不同配伍均显示了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抗氧化能力排列顺序为:黄芪<桂枝<黄芪桂枝(1.5∶1)<黄芪桂枝(1∶1)<黄芪桂枝(2∶1),黄芪桂枝(2∶1)配伍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强,IC50为(13.35±0.24)mg/mL.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显示:黄芪桂枝配伍的总抗氧化能力强于黄芪和桂枝单煎,其总抗氧化能力排列顺序为:黄芪<桂枝<黄芪桂枝(1∶1)<黄芪桂枝(1.5∶1)<黄芪:桂枝(2∶1),在浓度为37.5 mg/mL时黄芪桂枝(2∶1)的总抗氧化能力为(85.31±0.032)mM.结论:黄芪和桂枝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而二者配伍后抗氧化活性增强,且黄芪桂枝(2∶1)配伍抗氧化强.

    作者:王荣;孙艳平;杨宽;孙曼云;孙恒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麻仁丸高效液相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麻仁丸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全面评价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4.6×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A相为水相,B相为甲醇相.0~3 min,A相95%;3~15 min,A相95%~75%;15~30 min,A相75%~65%;30~38 min,A相65%;38~60min,A相65%~47%;60~75 min,A相47%~ 10%;75~85 min,A相1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进样量:5 μL.结果:采用《中药色谱特征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麻仁丸HPLC特征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对苦杏仁、大黄、枳实的特征色谱峰进行了归属.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对麻仁丸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质量控制和评价标准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作者:张琼光;胡振波;裴学军;李霞;周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倪宣化辨治血证经验

    倪宣化根据气血互根互用,“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离经之血便是瘀”等经典理论,提出“治血必治气”“血贵在运治血以活”等学术主张,指导血证的治疗.倪老论治咯血、紫斑、便血、崩漏等血证时,重视气血的相互关系,提倡气血同治;善用化瘀止血药,止血不留瘀;注意脾胃的生血统血功能,尤其对长期慢性出血者务必顾护脾胃;血证变化快,变症多,临证必须审时度势,灵活施治.

    作者:刘建材;陆娟;郑涵尹;李传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芒果苷联合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究芒果苷联合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各组大鼠按照设定的剂量灌胃给药2个月,颈动脉插管采血,采用血流变快测仪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各组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模型组,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模型组.结论:芒果苷联合葛根素能不同程度的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部分指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作者:胡小勤;蒙玉梅;齐彪;黄大利;邓家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外医学论文中作者身份构建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对中外作者医学研究论文中作者身份构建差异的对比分析,旨在为二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参照韩金龙提出的作者身份构建分析框架,以25篇母语作者和25篇二语作者的医学研究论文为语料,借助AntConc3.2.1检索工具从主体自我、互文自我、主体间性自我3个方面检索了母语作者和二语作者在构建作者身份时语言资源的使用情况,并使用卡方检验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母语作者和二语作者在主体自我、主体间性自我、互文自我3个方面对于构建作者身份的语言资源的使用均存在差异,主体自我方面存在的差异为明显(P<0.05).结论:受传统文化和思维的影响,二语作者忽视了作者身份的构建,这会大大降低研究的可信性和权威性.二语作者应认识到中西方语言的表达差异,尽可能多地使用彰显作者身份的语言资源,使自己的研究被国际读者所认可.

    作者:赵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顺应论视角下中成药名称英译研究

    结合不同企业中成药说明书材料,归纳中成药命名特征,从顺应论视角入手,分析中成药名称英译文本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中成药名称英译策略.

    作者:赵旭;王建武;李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扶正抑瘤方对前列腺癌荷瘤裸鼠的抑癌作用及血清IL-2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究扶正抑瘤方对前列腺癌荷瘤裸鼠的抑癌作用及血清IL-2的表达.方法:取100 μL细胞悬液于裸鼠右侧腋下皮下注射.每周测量肿瘤长度和宽度,计算肿瘤体积,42 d后处死裸鼠,解剖分离瘤块,称质量、拍照.MTS法检测靶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的表达.结果:扶正抑瘤方组、多西紫杉醇组、联合用药组裸鼠肿瘤体积和瘤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扶正抑瘤方组、多西紫杉醇组、联合用药组PC-3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扶正抑瘤方组、多西紫杉醇组、联合用药组裸鼠IL-2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用药组裸鼠IL-2含量低于扶正抑瘤方组(P<0.05),多西紫杉醇组与联合用药组裸鼠IL-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抑瘤方对前列腺癌荷瘤裸鼠具有抑癌作用,可促进小鼠脾脏细胞对肿瘤细胞PC-3细胞的杀伤作用,扶正抑瘤方和多西紫杉醇联合用药可降低前列腺癌荷瘤裸鼠血清IL-2水平.

    作者:傅伟;李其信;陈柏书;赵贝贝;远庚彦;蔡昌龙;林伟明;杨林;张邦球;游旭军;丁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通痹祛痛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痹祛痛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用通痹祛痛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7d后观察患者体征量化评分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征量化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体征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痹祛痛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关节炎症,降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

    作者:覃薛文;向鹏;易丹;张绪华;陈佳;杨思霞;雷春湘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内经》和《难经》中三焦所指的脏器组织探讨

    探讨《内经》《难经》中关于三焦的论述,《内经》《难经》三焦在人体解剖的相应脏器组织结构并不完全一致,所对应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内经》中的上焦所指脏器组织是胃的上口贲门,中焦是胃的胃体部分,关于下焦,在不同篇论中有所不同,包括直肠与胃的下口幽门.《难经》中的上焦和中焦所指与《内经》相同,下焦指的是输尿管的壁内段.作为六腑之一的三焦,在《内经》和《难经》中都是指腹膜腔.

    作者:田向东;郭志玲;朱光宇;贾以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国医大师徐景藩辨治胃癌术后经验探析

    总结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辨治胃癌术后的临床经验:胃癌术后患者应在顾护脾胃阴阳气血的基础上,以开阖腑中阳气,清化沉锢胶浊,甘寒清养存阴,扶助正气为治疗原则,并佐以饮食消息调理.

    作者:谭唱;赵宇栋;徐丹华;陆为民;宁丽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依托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构想

    通过分析中白两国市场背景以及中白工业园的自身情况、白俄罗斯与中国中医药交流概况,讨论在中白工业园发展中医药的优势和劣势,探讨中医如何借助中国在海外产业园的特点来发展.并提出相关的策略探讨,如企业成立、学术交流、文化宣传等,以对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和中白两国经济发展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

    作者:胡玮晔;杨弘光;宋欣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针灸联合尼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殖激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尼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9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尼尔雌醇片治疗,治疗组予针灸联合尼尔雌醇片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殖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Kupperman指数、LH及F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尼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殖激素水平.

    作者:宋昳星;高琦;陈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缺陷式病案导入结合BL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缺陷式病案导入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班(44人)和实验班(44人),实验班采用缺陷式病案导入结合PBL教学方法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果:实验班期末考试成绩为(82.00±4.00)分,对照班期末考试成绩为(76.42±4.81)分,两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辨证施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记忆能力、同学问合作精神等方面较对照班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重难点把握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陷式病案导入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作者:杨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从生态翻译理论看《黄帝内经》英译本的归化与异化趋势

    从术语、文本、文体3个方面简要探讨了《黄帝内经》英译本的归化与异化趋势;随着中医在西方的大力传播和中医地位的提高,《黄帝内经》英译正在从过去的全面归化向部分异化转变,近代《黄帝内经》译本正试图摆脱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向原著靠拢.《黄帝内经》翻译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翻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而翻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从侧面展现了中医在西方地位的变化.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晚期结直肠癌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理论结构模型的构建

    按照中医整体观念,确定了形神五脏一体观、人与环境一体观及人与社会一体观3个理论基础,根据概念-领域-方面-条目的结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相互融合,确立了生理、心理、独立性、环境、社会功能及精神支柱6大领域,以及气色、精神与疲倦、食纳、夜寐、疼痛、二便、特殊不适、积极感受、消极感受、自尊心、身材与相貌、战胜疾病的信心、日常生活、工作能力、环境条件、交通条件、个人关系、社会关系、社会适应、社会支持等20个方面,共同构成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理论结构的基本内容.

    作者:杨宗亮;聂少麟;康安定;胡响当;蒋嘉睿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气相色谱检测榄香烯复合脂质体中榄香烯含量

    目的:建立榄香烯复合脂质体中榄香烯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选用正己醇作为内标,采用DB-225毛细管色谱柱,气相色谱法检测榄香烯复合脂质体中榄香烯含量.结果:榄香烯与内标分离良好,回归方程为Y=1.0650X-0.0067,榄香烯浓度在20~700 μ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103.44%,RSD%为2.47%,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良好,耐用性良好,符合要求.结论:此法可用于榄香烯复合脂质体中榄香烯含量的检测,精确、简便、快速.

    作者:张娜娜;曾义英;周晓晓;李晨曦;曾义军;曾昭武;谢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