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张健;李丹阳;许鹏;赵跃刚
目的:探究《老老恒言》中100首药粥组方的养静作用,以期为老年人食粥养生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药大辞典》对组方材料的功用说明进行汇总分析.以养阴与静心为两大主干,分别统计增阴、减热、养心、除烦4个相关因素,并将辞典中的药物功用注释据此归类.结果:包括辅助材料的功用在内,《老老恒言》粥谱中具备养阴与静心作用的药粥组方为99首,即养静有效率为99%.结论:统计数据支持了曹庭栋的养生观点,即“养静为摄生首务”.药粥其他方面的作用也是在养静的基础上对人体进行综合调理.
作者:高洁;林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评价智能防火墙系统干预中药不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调取2016年12月我院住院部应用中药的病历对其使用情况的详细数据进行用药点评,干预后采用相同方式调取2017年12月住院部应用中药的病历详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应用智能监测系统干预中药合理应用后,含主要成分中药重复使用率、毒性饮片超日大剂量双签字率、中成药稀释液配伍合理率、十八反、十九畏、特殊煎法未标注率等明显降低,对全院各科室合理使用中药起到了监测作用.结论:通过应用智能监测系统对我院的中药合理使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高了中药合理应用水平,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作者:刘耀华;罗石任;李瑞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建中汤颗粒中芍药苷、肉桂酸与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多波长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芍药苷)、285 nm(肉桂酸)及254 nm(甘草酸);流速:1 mL/min;柱温:25℃.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181~3.614 μg(R2=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RSD%=1.36%(n=6);肉桂酸进样量在0.005~0.101 μg(R2=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4%,RSD%=2.87%(n=6);甘草酸进样量在0.038~0.768 μg(R2=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RSD%=1.73%(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建中汤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志强;韩妮娜;付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健康中国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互联网+中药房”面临着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其建设和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新热点.介绍国内“互联网+中药房”建设模式,阐述“互联网+中药房”模式优势所在,重点对其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其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彭敏;徐惠芳;徐玉婷;黄倩;黄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从概念、形成与发展、学术特色、壮医针灸流派代表医家及著作4个方面对壮医针灸流派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总结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壮医针灸流派的系统整理与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黄梓健;戴铭;张璐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通过对《回回药方》中回药毒相关文献进行挖掘整理,阐述回医对于药物之毒的相关认识.书中有毒回药的界定主要包括回药中具有毒性的药物、药性峻猛的药物,另有少量记载可能与民族习俗有关;有毒回药主要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三大类;回药学理论中存在毒性分级思想;书中对于中毒治疗存有治疗指导和治疗用药两方面记载.
作者:易智威;王运丽;窦津晶;曹峰铭;王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壮医“三道两路”理论核心认为,“谷道”调节枢纽在脾胃,“气道”调节枢纽在肺,“水道”调节枢纽在肾.“三道”调和则人体气机平和,身体康泰.“三道”阻塞或调节失度,则影响“三气”同步,致脾胃、肺肾气机失衡,进而致胃气上逆,而发为胃食管反流病.故基于壮医“三道两路”的理论指导,应用壮医筋经疗法从局部疏经通络以调畅整体气机,通调“气道”“水道”“谷道”,以致肺肾、脾胃气机调和,恢复机体的内外平衡和天、地、人三气同步,以降上逆之胃气,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作者:李建锋;谢胜;陈广文;刘礼剑;谢洁如;戴文杰;李娟;陈明冰;黎丽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两种蒙药用棘豆属植物进行研究,探究二者间的成分差异.方法:通过化学反应鉴别的方法,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颜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两种植物的水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酸性乙醇提取液进行检测,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探究.结果:两种蒙药用棘豆属植物均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多糖、苷类、有机酸、酚类、鞣质类、甾体、三萜类、黄酮类、内酯类、油脂类等化学成分;毛泡棘豆中还含有强心苷类、蒽醌类和生物碱类等成分.结论:通过系统化学成分预试,确定了两种蒙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类剐,为后续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关永强;罗影;石磊岭;张虹;孙宇;陈刚;徐建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桑叶荷钱茶对肠推进的影响及其减肥降脂作用.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桑叶荷钱茶组,以墨汁在肠内推进比为指标,观察桑叶荷钱茶对肠推进的影响;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肥胖模型组和桑叶荷钱茶组,采用营养性肥胖造模方法复制肥胖模型大鼠,灌胃桑叶荷钱茶,测定体质量、体长及肥胖指数,并取血检测血清中TC、TG含量.结果:桑叶荷钱茶组小鼠小肠推进率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肥胖指数及血清中TC、TG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桑叶荷钱荼组大鼠体质量、肥胖指数及血清中TC、TG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桑叶荷钱茶能促进小肠运动,降低肥胖模型大鼠血清TC、TG水平,具有良好地减肥降脂作用.
作者:张明昊;陈四清;章金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开肛方结合生物反馈训练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方法:纳入6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法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益气活血开肛方结合生物反馈训练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情况、盆底表面肌电情况变化,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便次数、排便困难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排便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快速收缩阶段大收缩波幅、10s持续收缩阶段、耐久收缩阶段收缩波幅均较治疗前增加,10s持续收缩阶段变异性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10 s持续收缩、耐久收缩阶段收缩波幅均高于对照组,10s持续收缩阶段变异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开肛方结合生物反馈训练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向;黄玲;徐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扶正抑瘤汤对人肝癌细胞Hu-7移植瘤裸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对75只裸鼠进行人肝癌细胞Hu-7移植建模后,随机分成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高剂量扶正抑瘤汤组、中剂量扶正抑瘤汤组、低剂量扶正抑瘤汤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氟尿嘧啶、扶正抑瘤汤(高、中、低剂量)干预3周后处死,记录和比较5组裸鼠的移植瘤质量、抑瘤率、凋亡细胞数量、自噬小体数量和Beclin-1、LC3、Bnip3表达情况.结果:5-氟尿嘧啶组、高剂量扶正抑瘤汤组、中剂量扶正抑瘤汤组、低剂量扶正抑瘤汤组裸鼠的肝癌移植瘤平均质量均低于对照组、抑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中剂量扶正抑瘤汤组和低剂量扶正抑瘤汤组比较,5-氟尿嘧啶组、高剂量扶正抑瘤汤组裸鼠的肝癌移植瘤平均质量均降低,抑瘤率增加(P<0.05);电镜下,5-氟尿嘧啶组、高剂量扶正抑瘤汤组裸鼠的移植瘤细胞双层膜自噬小体数量较多,而中剂量扶正抑瘤汤组、低剂量扶正抑瘤汤组裸鼠的移植瘤细胞自噬小体较少;与对照组比较,5-氟尿嘧啶组、高剂量扶正抑瘤汤组、中剂量扶正抑瘤汤组的裸鼠的Beclin-1、LC3、Bnip3的表达增加(P<0.05),与中剂量扶正抑瘤汤组和低剂量扶正抑瘤汤组比较,5-氟尿嘧啶组、高剂量扶正抑瘤汤组的裸鼠的Beclin-1、LC3、Bnip3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扶正抑瘤汤能抑制人肝癌细胞Hu-7移植瘤裸鼠肿瘤的生长,增强肿瘤细胞的自噬活性,以高剂量扶正抑瘤汤的作用明显.
作者:曹森林;范利锋;王楠;马德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从新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到医学模式转换和医疗卫生观念转变的需求论证了建设“治未病”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探讨了新时代“治未病”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助力“健康山东”的具体内容及其存在问题与展望.同时这是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从中药材种植、流通、加工到养生、治未病、治已病和康复等中医药全产业链各环节,满足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卫生健康需求,建立公平可及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从而真正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和响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要战略部署和积极探索中医药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作者:庄严;王诗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索大数据背景下适合于基层本地特色的中医药信息数据集成与应用系统开发.方法:基于Client/Server架构将不同主题的个性化中医药信息数据分门别类进行集成管理;基于Browser/Server架构开发中医药信息数据查询系统,实现中医药信息资源的网络共享应用.结果:将散存于不同结构、不同载体中的中成药产品信息集成了包含有“产品名称、处方组成、主治功效、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材味数、信息来源”等18个结构字段的结构型数据集合近60,000条,中成药品种共计10,068条.实现了同字段之间和不同字段之间精确或模糊逻辑检索.结论:该系统结构简单,适合基层中医医院及中医药研究院所开展数据集成管理和应用.
作者:黄惠芬;陆惠民;邓宇;余三红;龚友兰;雷洋;陈志鹏;曾陈芳;宁泽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符合脾失健运、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及入组条件的患儿74例,辨证予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2个疗程(14d).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不同证型、年龄、病程的患儿的疗效差异,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完成全部疗程的68例患儿中,临床痊愈25例,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24%,其中42例在第1个疗程内起效;治疗后食欲、食量、面色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不同证型、年龄、病程之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与推拿干预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失健运、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总体机能情况,同时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好的特点.
作者:杨京华;杜洪煊;王素梅;吴伟霞;张岩瑶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肺癌的形成发展与气阴两虚密切相关,气阴两虚是肺癌主要病因病机之一.金复康以益气养阴、补肾培本等扶正药物为主,佐以清热解毒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癌基因蛋白表达,抑制癌细胞黏附、浸润转移能力,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稳定和缩小非小细胞肺癌,达到治疗肺癌的作用.
作者:慕晓艳;徐蔚杰;周蕾;姚逸临;李和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在直肠癌患者术后调护过程中应用中医体质学说的价值.方法:选取10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依据实施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疗效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与对照组各项疗效观察指标相比,观察组各指标恢复所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应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直肠癌患者术后调护,在改善各项疗效观察指标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帮助.
作者:刘蕙菁;康惠娟;李向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分时段推拿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按照咳嗽重时间分3个时段,运用“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分剐选择不同穴位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方法,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通过临床疗效评定、咳嗽症状积分及咳嗽控制水平,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日间积分第1个疗程后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未见明显差异;治疗组夜间积分第1个疗程及第3个疗程后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总积分比较,治疗组第1个疗程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优于对照组;随访观察两组咳嗽控制水平,治疗组在对咳嗽的良好控制及未控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六经病欲解时”理论推拿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徐士象;韩仲波;陈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探讨远志的药理研究、应用和常用配伍.远志的药理作用主要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临床多用于失眠、健忘、心悸、癫痫、惊狂、咳嗽、痈疽疮疡等证(症)的治疗;常与石菖蒲、人参、茯苓(神)等药物进行配伍.
作者:韩晗;张智华;曹秋实;吕银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水桃丸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片联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片联合水桃丸治疗,疗程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HBV-DNA及II-6、IL-10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IL-6水平均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桃丸可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6水平,提高患者IL-10水平.水桃丸可能具有调节HBV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治国;甘龙禹;潘永华;彭云;石嘉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为乳腺癌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55例,按照中医证候分为肝郁痰凝证(60例)、冲任失调证(55例)、痰瘀互结证(4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超声检查,测量肿块大小,比较分析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特点(血流密度、血流阻力、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结果:155例乳腺癌患者中肝郁痰凝证60例,血流分布以I~Ⅱ级为主(88.3%);冲任失调证55例,血流分布以Ⅱ~Ⅲ级为主(83.7%);痰瘀互结证40例,血流分布以Ⅲ级为主(87.5%),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乳腺癌患者肿瘤峰值流速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痰瘀互结证、冲任失调证患者阻力指数与肝郁痰凝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任失调证患者阻力指数与痰瘀互结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具有一定的差异,随着乳腺癌证型转归、发展,乳腺肿瘤的血流分级、峰值流速及血流阻力指数相应增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为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作者:谢佳佳;严可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