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满意度调查对改进血站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分析

李竹兰;梁群;李艺;王化燕

关键词:问卷调查, 电话回访, 满意度
摘要:目的:通过对献血者的满意度调查,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广大市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以满足临床用血需要。方法:针对黔南州中心血站近两年中的无偿献血者,采取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电话回访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结果:献血者问卷调查满意率从2011年的94.3%,上升到2012年的98.3%,电话回访调查满意率达99%;无偿献血者队伍不断壮大,采血量由2011年的4232280毫升至2012年49500400毫升,增长率为17%。400mL采集率增加51%。结论:满意度调查,是不断改进血站管理,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切实措施。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并对比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3例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钠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均良好,但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相比,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汪必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盆底功能筛查对促进盆底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及推广产后盆底功能筛查的必要性。方法:对在我院分娩的产后42d后的产妇进行盆底功能筛查,评估产妇盆底肌肉功能,对于评分低于3级或盆底功能有障碍者劝其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宣传盆底的保健知识;而对于大于3级无意愿做盆底康复治疗者给予详细的相关知识宣教,督促在家做盆底肌的自主锻炼。结果:通过在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筛查及相关知识宣教,使她们认知和掌握了盆底的保健知识;异常情况得到及时诊治。结论:重视盆底功能筛查,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防治,能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瞿秀芳;钟慧敏;卢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38例,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龚招先;唐桥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患者输液过程中常见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患者常见的投诉原因,研究制定有效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同时设置两个门诊输液区,分别记为优质区和传统区,其中优质区护士等工作人员均为工作3年以上,且接受门诊输液优质护理培训,而传统区护士则为新进入医院护士,没有接受优质培训,对照两区输液患者投诉情况,分析优质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优质区患者投诉数量远低于传统区其中传统区患者投诉的原因多为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不到位,方法不够规范、态度差等。结论:通过总结门诊输液护理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开展优质护理,改善输液区环境,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满和投诉率,提升满意度,促进患者对医院认可度,改善医院给患者的印象

    作者:沈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全程护理告知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告知程序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把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治疗组30例产妇实施全程护理告知程序,对照组100例产妇只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产褥期患病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等状况。结果:治疗组产妇在产褥期患病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而治疗组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产妇的情况。结论:对于产妇实施全程护理告知程序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有效地提高了产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白秀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唇腭裂患儿的护理与功能锻炼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可分为单纯唇裂及唇裂伴腭裂两种。平均每生400个婴儿中就有1个患唇腭裂。唇腭裂不仅严重影响患儿喂养,破坏面部外观,还因口、鼻腔相通,直接影响发育,经常招致上呼吸道感染,并发听力受损或中耳炎。小孩因吮奶困难导致明显营养不良,在儿童和家长的心理上造成严重的创伤。为了恢复正常的吸吮、发音功能和上唇的正常形态,防止语言发音迟缓而致心理障碍,需及早给予手术修复。我院自2010年至2013年共输送46例患儿进行了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唇腭裂患儿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阳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社区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社区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来社区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社区内科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妇分娩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56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28例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28例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产程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疼痛评分(8.55±0.25),总产程时间(760.7±331.6)min,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77±0.54);护理组疼痛评分(7.24±0.48),总产程时间(533.5±226.2)min,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46±0.36)。护理组患者疼痛评分、总产程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产妇疼痛感较轻、产程时间较短,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减轻产妇疼痛感,缩短产程,效果确切,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静脉强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短时间手术的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静脉强化麻醉,观察妇科腹腔镜短时间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15日~2013年6月15日在本院妇科住院需要行腹腔镜手术的88例女性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术前均予咪哒唑仑+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术中研究组予依托咪酯静脉强化麻醉、对照组予依托咪酯进行硬膜外强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AT)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术中知晓率、术后清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后统计分析处理。结果:两组手术中患者的R、SAT、HR间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知晓率为20.4%;对照组中知晓率为43.2%,两组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清醒时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强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短时间手术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张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脑外伤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与预防其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脑外科治疗以及相关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接受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西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诸如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生活质量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脑外伤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应用中西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病死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上脑外科专科专病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支持。

    作者:冯涛;钱来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议山区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

    山区门诊是一个临床特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文章目的,为了解输液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作出针对性的护理,让病人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接受继续治疗,以利疾病恢复。根据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很有必要。

    作者:曹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

    目的: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在接受ICU治疗过程中实施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56例接受ICU治疗的重症胸外伤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8例。采用常规ICU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重症胸外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接受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ICU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在接受ICU治疗过程中实施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76例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共收治的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

    作者:季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输卵管绝育术并发症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输卵管绝育术的并发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市各计划生育服务站内抽取进行输卵管绝育手术的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干预措施,分别观察干预组与对照组输卵管绝育术并发率并分析并发因素。结果:干预组近期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近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中以膀胱损伤和腹壁切口感染为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采用的手术方法,手术中提管的难度,受术者的年龄、痛经史、流产史、妇科病史密切相关。结论:手术者应提高自身技能,掌握充足的知识储备,积极的做好受术者术前思想工作,术后对受术者进行严密的随访,输卵管绝育术并发症可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避免。

    作者:陈绍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对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儿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服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组服用双黄连口服液。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有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有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两组对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戴清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肩锁关节脱位患者96例,随机分配为两组,其中47例采用肩锁关节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49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6~12月,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锁骨钩钢板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8%,张力带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更好,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疼痛感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晓$;赵军;张明华;肖善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卒中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脑卒中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科80例脑卒中鼻饲的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其中40例采取调整胃管深度,改变鼻饲体位,定时监测胃残留量,恒温、匀速泵入营养制剂等护理干预措施,与对照组40例比较,有效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结果: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改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减15%,护理措施有效。结论:针对相关因素干预能有效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了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徐丹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成分输血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主要对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07-2013年采用临床输血患者的血液成分报告资料,临床患者输血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对两者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2007-2013年使用的血液总量逐年的增加,并且成分输血率出现明显的变化,输血人数的增长,使输血不良反应率也在逐年的增长,同时采用成分输血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以及过敏,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结论:采用成分输血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输血之后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成分输血进行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愈情况。

    作者:范厚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7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76例胆结石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国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量子点在细胞内成像中的应用进展研究

    本综述首先简要阐述了量子点所具有的独特的光电学性质。随后详细阐述了量子点荧光基团在细胞成像和体内成像中的应用,并且详细介绍了量子点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后对量子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作者:杨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