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一狂犬病例死亡的调查

赵兴林

关键词:宁夏, 银川市, 金凤区, 狂犬病, 病例, 死亡, 人民医院, 疾控中心, 接诊, 电话, 报告
摘要:2014年4月23日10:10分,金凤区疾控中心接到宁夏人民医院电话报告,该院接诊了一例疑似狂犬病病例。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我院2013年01月至2013年12月,对100例宫颈糜烂分Ⅰ度,Ⅱ度,Ⅲ度行微波治疗,并比较治愈率,好转率及无效情况。结果:轻度治愈率可达100%,中度治愈率达96.2%,重度治愈率达86.7%。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与其糜烂程度有密切关系,糜烂程度越轻治愈率越高。

    作者:郑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7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76例胆结石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国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应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盆底重建术对治疗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6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31例有效,15例显效,0无效,治疗有效率100%。结论: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入院治疗期间,行盆底重建术,不仅能降低患者的临床不适感,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春艳;许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尿毒清颗粒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尿毒清颗粒联合海昆肾喜胶囊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低磷饮食、优质低蛋白以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尿毒清颗粒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血红蛋白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方面存在的差异以 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存在的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行尿毒清颗粒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治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烧伤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52例烧伤病人采用心理调查、咨询分析,查找心理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并同时加强常规护理。结果:全部病人均痊愈出院,身心恢复健康。结论: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是做好护理的前提,全面准确的护理计划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是保证烧伤患者身心健康的关键。

    作者:张忠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体会

    心律失常会带来很严重的并发症,心肌梗死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心律失常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医学上单纯的治疗心肌梗死的同时,还得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如何对心律失常进行科学治疗以及系统、规范合理的护理,是当前临床治疗中重要的工作。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加强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自己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谨慎对待自己工作,总结经验。因此本文将浅谈一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作者:吴锦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初期采取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14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模式的基础之上加入呼吸机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采用初期采取呼吸机治疗,可以使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明显缩短,使病人生存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高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入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56例,将其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B组、C组,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对 A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联用氨溴索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对 B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C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和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对各组患者的治疗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B、C组的患儿的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都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均小于对照组,并且对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其他几组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其他组。结论:将氨溴索应用于小儿肺炎的辅助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张淑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一些措施。方法:选取2013.4-2014.1来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综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和传统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研究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抢救失败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且患者梗死面积越大,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小,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脑外伤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与预防其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脑外科治疗以及相关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接受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西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诸如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生活质量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脑外伤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应用中西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病死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上脑外科专科专病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支持。

    作者:冯涛;钱来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神经内科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以及实施进行探讨,总结出有效的、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50)与护理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对其进行六个月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满意度为82.00%,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能明显提升护理人员满意度,有效缓解护患关系,减少投诉概率,同时也能增加患者治愈概率,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应用前景广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小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产科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重度妊高征,易导致产妇发生子痫以及心、肾衰竭等,直接影响母婴的生命和生存质量,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患者的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江元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P 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中鼻塞的固定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中鼻塞的固定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鼻塞CPAP进行治疗,并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鼻塞的固定等进行分析探讨。结果:16例患儿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病情明显好转,治疗后呼吸与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发生显著变化,未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4例患儿放弃治疗。结论:采用鼻塞CPAP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安全,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胡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满意度调查对改进血站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的满意度调查,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广大市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以满足临床用血需要。方法:针对黔南州中心血站近两年中的无偿献血者,采取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电话回访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结果:献血者问卷调查满意率从2011年的94.3%,上升到2012年的98.3%,电话回访调查满意率达99%;无偿献血者队伍不断壮大,采血量由2011年的4232280毫升至2012年49500400毫升,增长率为17%。400mL采集率增加51%。结论:满意度调查,是不断改进血站管理,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切实措施。

    作者:李竹兰;梁群;李艺;王化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对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儿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服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组服用双黄连口服液。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有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有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两组对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戴清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86例临床分析

    我科于2009年6月-2013年5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86例肩关节脱位,经随诊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100%,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何文锋;廖正凯;周廷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戊2奎醚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戊2奎醚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定剂量的阿托品于术前30min肌注治疗;观察组给予一定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于术前进行肌注治疗。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VP)、心率(HR)、血体温(T)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采用 VAS评分测定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口干程度。结果:给药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组间(P>0.05),给药后,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两组患儿口干程度无明显差异,给药后两组患儿口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泌量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 M受体的敏感性较高,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使用可明显降低患儿口干程度,同时不影响患儿心率、血压及体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林伦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活动性乙肝肝硬化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6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单纯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Child-Pugh分级标准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HBV-DNA转阴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谢小华;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药物,可涉及临床各个科室,是治疗由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的有力武器,它们不但疗效高,治愈快,而且使用方便,易于保存。随着科学技术和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抗菌药物品种不断增多,作用机理越来越复杂,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的困惑和疑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经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必须提倡医务人员在临床中应更加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马存萍;马敏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净化救治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救治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毒鼠强中毒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内科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 APACHEⅢ评分及两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血清毒鼠强下降值、抽搐停止时间、意识转清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APACHE 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血清毒鼠强下降值、抽搐停止时间、意识转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毒鼠强中毒患者加行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谌佐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