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建;张利;张旭
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灌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等基础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柴芍承气汤灌肠治疗.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腹内高压、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状况以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治疗后,两组IAP、D-乳糖及DAO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IAP、D-乳糖及DAO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而IgA指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IL-6、TNF-α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gA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灌肠联合生长抑素能够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腹内高压,促进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快速恢复,抑制病情继续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小明;常虹;丁超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改善肛肠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0例肛肠术后出现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温水坐浴治疗,中药熏洗坐浴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3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中药熏洗坐浴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8.3%,明显高于对照组78.3%,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熏洗坐浴组(P<0.05).中药熏洗坐浴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水肿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水肿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中药熏洗坐浴组(P<0.05).中药熏洗坐浴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渗出物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时间均明显短于中药熏洗坐浴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能有效缓解肛肠术后疼痛、水肿等不良反应,与单纯中药熏洗坐浴组及对照组相比,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疗效更显著.
作者:陈瑜;袁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赵国岑系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全国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带徒指导老师,河南省“继承型培养中医人才”带教老师,河南省中医院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研究室终身导师.发热是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可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类[1].感染性发热主要由于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且伴随各种并发症容易导致感染,临床表现为热度较高,热势急骤,且有明确的感染灶,通过抗生素及抗真菌等对症治疗,往往发热可以迅速得到控制.
作者:张俊萍;赵一;魏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在体外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MTT和SRB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PI染色法测PC-3细胞凋亡率;ELISA法测Caspase-3、Caspase-9、Fas含量;Bradford法测SOD、MDA含量.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对PC-3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参芪扶正注射液能诱导PC-3细胞凋亡,促进Caspase-3、Caspase-9、Fas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内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与启动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和内质网通路及增加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有关.
作者:吴炎卿;李旻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以鹿骨、黄瓜籽和淫羊藿为原料,制备鹿骨多肽口服液,并研究其制备工艺.方法:考察5种稳定剂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泊洛沙姆、卡波姆、黄原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口服液澄明度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稳定剂.以稳定剂的加入量,超声次数和超声时间3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口服液的佳制备工艺.结果:佳制备工艺为聚氧乙烯蓖麻油加入量0.5%、超声1次,超声5 min,口服液澄清度高,均一且无沉淀.结论:本研究制得的鹿骨多肽口服液,制备工艺稳定、简便易行、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张月洋;安丽萍;苑广信;任广凯;吴丹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姜夏脐疗加口含姜片减轻乳腺癌化疗后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术后TAC方案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除常规用恩丹西酮静脉注射外,取法半夏粉10 g以生姜汁5 mL拌成泥状,贴敷于患者神阙穴,用输液贴外敷固定贴敷6h,每日更换1次,至化疗结束;对照组采用恩丹西酮静脉注射,化疗开始前0.5 h静脉推注,1次/d,持续至化疗结束.结果:对照组化疗后恶心0度4例,Ⅳ度8例;治疗组0度14例,Ⅳ度5例.呕吐对照组0度3例,Ⅳ度9例;治疗组0度12例,Ⅳ度5例.两组化疗后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检测量表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姜夏脐疗加口含姜片两种中医外治法预防或减轻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的效果良好,可提高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作者:黄月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对老年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Prince-Henry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组内不同时间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24 h、48 h Prince-Henr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老年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以胆漏、胆囊残株炎、切口感染、皮下气肿为主.切口感染率对照组为6.7%,观察组为0;并发症总发生率对照组为20.0%,观察组为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满意率对照组为75.0%,观察组为9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止痛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袁建华;杨琼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王业皇(1956-),江苏南京人,师从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丁泽民教授,系南京市卫生局指定的丁泽民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30余载,为江苏省名中医,南京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提出“分段黏膜切除吻合”治疗脱垂性痔病,创立了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微创手术),改变了以往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手术)常用的荷包缝合方法.
作者:吴燕兰;王业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泄浊和络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气虚湿瘀型CKD3-4期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泄浊和络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RBC、HB、HCT、eGFR、RET%、SF、BUN、S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BC、HB、HCT、RET%、SF、T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RBC、HB、HCT、RET%、SF、T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GFR、Scr、BUN、CysC均有变化(P<0.05).结论:益气泄浊和络方联合中药灌肠可早期干预肾脏代谢及内分泌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进入终末期肾脏的风险.
作者:贾留顺;董彬;黄秀贞;王祥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从《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程的建设及应用入手,结合学生对该课程的反馈及建议,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程平台模块的构建及其作用,并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认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将教学和网络相结合,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模式,对该课程的学习和掌握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冬华;朱丽娟;杨铮;王文娟;周杰;董晓英;王佳佳;陈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我国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护理质量指标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护理质量指标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检索筛选后终纳入173篇文献,文献数量近3年增长幅度较大,高产地区和高产机构初步形成,文献质量相对较高,基金资助力度较大,但是期刊分布相对分散,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研究领域应进一步拓展.结论:建议护理学者加强护理质量指标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建立科学、全面、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指标.
作者:冯艳;王雪;尚菲;赵炳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经叩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于本院进行诊治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经叩刺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APOA1)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HOL、TG水平下降,APOA1、HDL-C水平上升(P<0.05),治疗组血脂水平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叩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脂水平.
作者:梁向新;吴艳阳;钱月娥;李泽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白血病为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对其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免疫治疗已成为治疗白血病尤其清除微小残留病灶方面的研究热点.黄芪多糖是黄芪中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可恢复白血病源免疫细胞功能,重建免疫微环境,增强抗肿瘤免疫,广泛用于白血的病治疗.
作者:段丽芳;张晓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刺曲泽穴在不同时间对前动脉(ACA)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阻抗指数(RI)各指标的影响,为临床使用该穴治疗脑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30名.针刺左曲泽穴,分别在针刺前10 min、进针后、行针时(留针15 min)、出针时(留针30 min)、出针10 min后5个时间点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探头于志愿者双侧颞窗位置并探及大脑前动脉,检测并记录ACA的Vs、Vd、Vm、PI及RI.结果:针刺左曲泽穴,右侧ACA在出针时与出针后两个时间点的Vd、Vs、Vm数据较针刺前的数据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数据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刺左曲泽穴可以使右侧ACA的Vs、Vd与Vm在出针时与出针后两个时间点的血流速度增加.针刺曲泽穴具有明显的留针效应及出针后的延时效应.
作者:刘钊;程为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分析近年来关于电针预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影响方面的研究,认为电针预处理可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电针预处理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影响的深入研究为防治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弦;黄国付;邹璟;施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从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病机、针灸治疗特色、典型案例等方面介绍李忠仁诊治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经验,以期为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思路.
作者:沈菲;彭拥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中国药典》及《欧洲药典》中当归质量控制的标准与方法,根据《欧洲药典》(8.0版)进行不同来源当归质量控制研究.方法:将两部书籍中当归专论的内容从定义、鉴定方法、定量测试等对比其方法和标准的异同.根据《欧洲药典》对国内以及在巴黎市场上购买到的不同批次当归进行显微鉴定、含量测定等质量研究.结果:5批当归药材均符合《欧洲药典》显微及薄层鉴定的质量要求,批次4、5不符合《欧洲药典》中对阿魏酸含量的要求.结论:《欧洲药典》中当归专论研究方法可行性高、稳定性好,国内药材批次质量符合药典标准,巴黎华人街药材质量良莠不齐.
作者:林评兰;谢瑞芳;周向明;王瑛;周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脾渗湿方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功及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健脾渗湿方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及苯溴马隆组,每组10只,采用酵母饲料加腺嘌呤喂养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UA)、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渗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组UA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渗湿方高、中剂量组大鼠BUN数值明显降低(P<0.05);健脾渗湿方中剂量组肌酐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苯溴马隆组及健脾渗湿方高剂量组XOD活性均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渗湿方能抑制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具有降低血尿酸、肌酐、血尿酸作用,对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吴晶金;李玲玉;彭江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溻渍结合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中药溻渍结合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并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面部肌肉训练结合摄食训练.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藤岛一郎吞咽障碍等级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溻渍结合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志宏;韩冰;王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杨梅素体外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及腹腔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小鼠,MTT法检测杨梅素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中性红法测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Griess试剂法测NO释放量;Elisa法测TNF-α、IL-1β和IL-4的含量.结果:杨梅素对未活化及丝裂原(ConA、LPS)活化的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和促进NO释放;促进RAW264.7细胞TNF-α、IL-1β产生,抑制IL-4的释放.结论:杨梅素可能通过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及分泌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张思哲;严亚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