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琼
目的:探讨分析供应室护理人员加强职业防护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00名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加强职业防护的专项教育和督导工作,观察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前后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率、职业损伤发生率。结果:100名护士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后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率、职业损伤发生率与实施相关措施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供应室护理人员加强职业防护的专项教育和督导工作,可明显提高其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率,减少职业损伤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惠仙;张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麻风二联疫苗免疫接种与护理,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来接种疫苗的1508例儿童资料进行分析,使用麻风二联疫苗0.5毫升在上臂三角肌进行皮下注射,观察了解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使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1508例儿童接种全部成功,接种后有15例儿童出现发烧情况,30例出现皮疹,经过有效护理后恢复正常。结论:儿童麻风二联疫苗的正确接种和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麻疹的发生,临床实践中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筛选常规稳定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年龄40-60岁,男女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原治疗方案不变,干预组原治疗加护理干预8周。干预结束后对2组分别进行连续3天的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平均血糖水平(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血糖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波动幅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患者血糖的改善有利,是改善血糖的有效途径。
作者:梁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疾病。该种疾病简称 HIE ,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临床尚未对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做出明确解释,给疾病的临床诊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本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展开讨论,分析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标准,并对该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作者:明兴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在产程中应用体位矫正法对产妇分娩机转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接收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分娩过程中不采取干预措施,按照正常顺产步骤操作。观察组在产妇的分娩期提供体位指导。比较两组产妇经枕后位转为枕前位的成功率、剖宫产率以及第一和第二产程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有24例产妇成功从枕后位转变为枕前位,并经阴道分娩成功,所占比例为80%,只有6例产妇后转为剖宫产;对照组产妇中只有9例产妇成功从枕后位转变为枕前位,所占比例为30%。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的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应用体位矫正法可以改善产妇的精神状态以及产力,进而缩短产妇的产程,同时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不仅简单易行,同时不会对产妇造成任何伤害,对医院的设备等也没有要求,适用性非常广,在降低剖宫产率方面有着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邓映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指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方法:选择168例住院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康复出院时,医护人员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回顾护患纠纷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79.76和98.8%,两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分别为7.1%和3.4%,两组差异均较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得到了患者的普遍好评,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不仅改善了医患关系,更有助于病人身体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龙越;陈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在手术之后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外加固的常规治疗及优质护理,然后分别记录两组的疗效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3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28例恢复良好,2例有轻度的功能受损,治愈率达到93.00%。,采用外加固手术30例患者中,有26例恢复良好,可以正常的进行体力活动,治愈率为87.00%,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轻度功能受损情况。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经过了手术治疗以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优质护理措施,能使得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也是的手术治疗效果能有效的巩固,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原剑;杨丛兴;李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微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在我院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进行鼻腔微填塞,而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的鼻腔填塞(将止血海绵包裹在止血凌中,混合填塞),所有其他的处理与治疗措施都一致,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与术后头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无活动性出血,(10.9±0.5)ml的平均渗血量,对照组术后有活动性出血出现,(12.9±0.4)ml的平均渗血量,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头痛评分远小于观察组,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微填塞对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止血效果好,术后头痛较轻,患者舒适程度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玉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通过对介入室护士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以及自身特点,提出其存在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强度大、学习难点多、缺乏心理培训、家庭因素影响等一些常见心理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对策,要求社会、医院管理者、护士和家属共同努力,达到促进和维护介入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袁兆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本文阐述了它的概念,然后分别从基因治疗的策略、基本程序、外源基因的表达及检测、基因治疗的未来展望等方面做了基本的介绍,从而对基因治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作者:刘斌忠;吴世鹏;乌日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抽样,选取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指数、住院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成洪;杜云霞;孟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率,使腹腔镜手术器械能更好地用于临床手术中。方法: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方法。结果:延长了腹腔镜器械的使用寿命及减少了术中的感染率。结论:目前在我国腹腔镜的使用中,掌握了其清洗、消毒方法,有利于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梁月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正畸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各项PAR评分评分均有所提高,其中前牙排列、后牙排列、覆盖、覆牙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PAR总分(16.48±2.13)分与治疗前(5.29±0.3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脱矿率为8.0%。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治疗口腔畸形方面疗效显著,但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孔德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红霉素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d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5%高于对照组76.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8.9%低于对照组81.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可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远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对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4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方法,治疗组在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13%,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5.63%,并发症发生率为28.1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对于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术期患者实行人性化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康复的机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如娟;赵云丽;郑静;杨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实际工作中,放射科医师读片习惯以腹内脏器为主,带忽视了腹壁病变的存在,致腹壁疾病漏诊或误诊,耽误治疗,致腹壁皮下、鸡肉、腱膜等组织坏死,预后极为不良,旨在重视腹壁疾病的存在,提高腹壁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现将笔者医院 CT 检查,经手术切除及经皮下穿刺引流冲洗治疗的20例腹壁脓肿报告如下。
作者:岳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电监护仪在临床护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96例患者使用心电监护仪,其中45例患者在监护过程中出现故障,分析其中故障原因,并给予相关的护理对策。观察分析96例患者心电监护仪使用前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方面情况。结果:患者在使用心电监护仪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经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监护仪能在24h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及时指出临危情况。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排除故障的能力,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使患者以佳的心态接受心电监护,促进其恢复健康。
作者:赵西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从制定实施以来对我国的人口和发展问题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而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避孕药具是避免妊娠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着重管理。本文主要从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的现状入手,对如何做好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及供应体制改革进行研究。
作者:胡芳莲;徐吉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为手足口病患儿应用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3年06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应用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实验组患儿,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患儿,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患儿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总病程分别为(3.02±1.12)d、(2.29±0.32)d、(1.56±1.20)d、(4.08±0.48)d ,均短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冉振兵;贺元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取于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脑卒中的病患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统计效果和病患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发病后的康复护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临床护理手段,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刘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