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方法及效果评价的研究综述

梁月英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器械, 清洗, 消毒, 效果评价, 综述
摘要:目的: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率,使腹腔镜手术器械能更好地用于临床手术中。方法: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方法。结果:延长了腹腔镜器械的使用寿命及减少了术中的感染率。结论:目前在我国腹腔镜的使用中,掌握了其清洗、消毒方法,有利于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100例分析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选择从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入我院生产的,有着高危出血因素的产妇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10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50例产妇,观察组50例产妇。观察组在胎儿分娩中,胎前肩分娩出时,对产妇使用口服的米索前列醇400μg ;对照组50例产妇,在胎前肩分娩出来后,对产妇进行静脉10%葡萄糖溶液的注射,同时,要使用20U 缩宫素。而产妇的出血量可以使用容积法或者卫生纸称重法进行计算。结果:观察组的50例产妇在产后2h的出血量达到了(206.1±34.5)ml ,而对照组的50例产妇在产后2h的出血量达到了(295.6±38.6)ml ,观察组的预防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50例产妇仅有一例出现产后出血,而对照组50例产妇有5例出现产后出血,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米索前列醇使用十分方便,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预防产妇的产后出血,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魏立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护理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探讨如何对妇产科护理教学进行创新。方法:我院妇产科护士共有30名对这30名护士才用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妇产科护士更快好的掌握妇产科护理知识,提高妇产科护士的护理质量更好的为产妇服务。对从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护理的孕妇发放调查问卷观察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统计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过创新的护理教学之后,妇产科护士的护理水平大大提高,产妇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4。结论:通过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创新帮助妇产科护士提高了护士的护理水平。

    作者:孟凡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2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医院外科在1996年至2006年间施行的2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心理护理能减少手术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医护人员良好的配合,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自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做好医院宣教工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健康宣教是沟通医患双方和营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健康宣教,包括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健康宣教、网络宣传、媒体宣传、健康讲座、健康宣传栏和宣传册等方式,能有效增进医患沟通,及时化解医患矛盾,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50例疗效分析

    疝是人体腹腔内器官或组织经腹壁非正常缺损或薄弱部位突出于体表形成包块的一种疾病[1]。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习惯性便秘及多次妊娠等疾病造成长期腹内压增高或是先天性、后天性腹壁薄弱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2]。很多患者由于惧怕手术等原因而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后发展成巨型或复杂疝,甚至发生嵌顿疝危及生命。有文献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的发病率就越来越高[3]。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采用高科技材料制成的疝修补网塞或疝修补平片修补腹壁缺损的一种疝修补术[4]。目前已基本取代了过去的传统手术[5]。本组收集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50例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手术病例,设为治疗组;与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科收治的36例行常规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杨仕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及用药合理性。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00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排除重复菌株后共分离出菌株319株。肺炎链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高,分别为87.9%、93.9%和97.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性较高,分别为93.8%和50.0%。肺炎克雷伯菌对红霉素和左氟沙星耐药性较高,分别为83.9%和73.6%。大肠埃希菌对红霉素、左氟沙星和亚胺培南耐药性较高,分别为87.7%、66.1%和56.9%。结论:针对病原菌间耐药性的差异进行药物选择能够有效提高疗效,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作者:万会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症医学科(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1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关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以便减少该病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本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机械通气患者136例,其中发生VAP例数为51。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41.78%,病死率36.07%。共检出病原菌89株,其中G-杆菌71.92%、G+菌11.23%、真菌16.85%。非VAP组病死率17%。结论:VAP的主要致病茵为G-杆菌;G+菌、真菌感染比例也逐渐增加,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上机时间、避免医源性危险因素,加强免疫治疗,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曾宪元;蔡业平;张圣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祁阳县肝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祁阳县肝吸虫病人群感染现状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肝吸虫病的防治策略。方法:在祁阳境内肝吸虫病高发区和低发区进行整群随机抽样,用改良加藤厚片法(Kato -katz)一送三检查肝吸虫卵;以座谈和现状调查方式,了解低发区村民生活饮用水和厕所卫生情况,并对低发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居民对肝吸虫的知信行情况。结果:2012年6~12月共调查境内16个镇23个村3761人,总感染率为18.96%,其中调查食生鱼片区761人,感染率为91.33%,非食生鱼片区3000人,感染率为0.60%;男女性别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5,p>0.05),各年龄组均有感染,且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40~60岁组感染率占76.44%,各年龄组差异显著,(X2=241.76,p<0.005),非食生鱼片区99%的家庭不做生鱼鮓,98%的村民不吃生鱼鮓。结论:祁阳县为肝吸虫病高发区,肝吸虫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全民驱虫综合防控措施,改变村民生食鱼鮓陋习,降低人群肝吸虫感染率。

    作者:尹德利;徐莉莉;段绩辉;李正祥;庄世锋;朱石桥;陈文华;邓海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18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优化术后护理措施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在本市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综合评估术后给予人性化的优化护理及指导;包括康复锻炼及相关的出院后指导。结果:1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后,定期随访,患者对手术及相关护理评价满意,康复情况良好。结论:优化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护士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优质术后护理与指导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金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3月到2014年2月我院接收并采用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的32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进行精细的术前术后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眼压为12.53-20.65mmHg ,平均眼压为16.43±1.52mmHg ,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视力较术前有所恢复和提高。结论:采用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时,配合术前心理护理和准备工作,以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临床恢复效果良好。

    作者:王瑞娟;李燕;闵洁;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塞通软胶囊对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高凝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六分钟步行距离(6MWT)的影响。方法:选择81例中重度 COPD稳定期伴有高凝状态患者,对照组(36例)、治疗组(45例),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等8项指标,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对照组常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服用血塞通软胶囊,连服12周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显示,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6分钟步行距离在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活血化瘀药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均能改善 COPD 高凝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患者运动耐力;但血塞通在降低高凝参数及增加耐力方面明显优于阿司匹林肠溶片。

    作者:刘涛;刘盛冬;王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荧光法检测左旋多巴中残留甲醛含量

    目的:荧光法检测左旋多巴原料药中残留甲醛的含量。方法:酸性条件下,甲醛与乙酰丙酮及铵离子反应,生成黄色的3、5-乙酰基-1、4二氢吡啶二碳酸,在415nm处激发荧光。荧光强度与甲醛浓度成正比。结果: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015mg/L ,相当于样品的0.225ppm ;定量限为0.046mg/L ,相当于样品的0.69ppm ;线性范围0.06699~0.4020 mg/L(R=0.99958);平均回收率为86.6%。结论:该方法适合测定左旋多巴中残留甲醛含量。

    作者:刁龙翔;聂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异丙酚与异氟醚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下腹部手术围术期时期,异丙酚和异氟醚麻醉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例进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用异丙酚和异氟醚进行麻醉,观察麻醉开始前60min、切皮后、麻醉后60min三个时间点患者的体液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A 两组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较正常的高,但是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没有显著变化。B组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正常的高。 A、B两组在这四个指标上均有显著性的组间差异。结论:对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异丙酚的影响较异氟醚小,异丙酚更适宜作麻醉药。

    作者:张进领;陈君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记录我院接收治疗的16例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所做的护理配合,总结护理配合经验,探讨护理配合注意事项,归纳护理配合心得。结果:15例穿透性心脏创伤病人顺利完成手术,心脏恢复功能,康复出院;1例病人由于抢救时间及病情特别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穿透性心脏外伤手术要求严格,病人情况复杂,手术时间紧迫,高效、合理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护理配合体系。

    作者:桂雯婷;毕丹;王外英;利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儿童医院急诊的护理风险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面临一些比较紧急的疾病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出现一种比较冲动的现象。而儿童医院急诊室作为医疗以及护理的前沿,是一个对重危患者进行抢救以及接受急诊患者就医的地方。因此,如果护士在进行患者救护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合适的行为,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护理风险,增加治疗的难度。

    作者:程笑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舒适护理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常规护理前提下施以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卧床舒适、情绪烦躁、便秘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舒适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雪梅;韩伟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根尖囊肿26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通过对26例根尖囊肿术后的观察分析,以便总结根尖囊肿刮治术的手术细节,探索佳的手术模式。方法:先行患牙根管治疗,病变范围大者加行成形性囊肿切开术后,采用根尖囊肿刮治术。结果:术后4个月、6个月行X线片检查,根尖低密度影均消失,局部骨密度增高或正常。结论:对于根尖囊肿,刮治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只要做到周密、细致的治疗,病变愈合很好。

    作者:王春宇;谢宝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利拉鲁肽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U K PDS 研究显示从葡萄糖耐量异常到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按每年8%的速率递减;当血糖升高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其胰岛β细胞功能已丧失50%以上[1];而2008年的 ADA Banting 奖Ralph A Defronzo 的研究提示了更可怕的数据,胰岛β细胞衰退的进程比想象的更早,在IG T 阶段几乎丧失了80%的β细胞功能[2]。

    作者:侯书鹏;高玉芳;段魏;张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电监护仪在临床护理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心电监护仪在临床护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96例患者使用心电监护仪,其中45例患者在监护过程中出现故障,分析其中故障原因,并给予相关的护理对策。观察分析96例患者心电监护仪使用前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方面情况。结果:患者在使用心电监护仪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经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监护仪能在24h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及时指出临危情况。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排除故障的能力,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使患者以佳的心态接受心电监护,促进其恢复健康。

    作者:赵西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剂量激素短程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小剂量小剂量激素短程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的2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2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100例和对照组10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和退热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激素---甲基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静脉注射。结果:实验组患儿相对对照组患儿在皮肤疱疹的愈合时间、退热时间、睡眠易被惊醒时间停止时间、肢体抖动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小剂量激素短程治疗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对症治疗,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石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