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梅;韩伟凤
目的:研究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22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对他们行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注射液态硫酸钙骨水泥伤椎椎体成形强化治疗,随访观察其手术后有无内固定失败,椎管前缘压缩率,Cobb角,和 VAS 疼痛评分。结果:经过平均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无内固定失败者,其伤椎前缘压缩率、Cobb角及VAS评分相较于术前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强化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恢复椎骨力学强度,避免内固定的失败。
作者:肖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电监护仪在临床护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96例患者使用心电监护仪,其中45例患者在监护过程中出现故障,分析其中故障原因,并给予相关的护理对策。观察分析96例患者心电监护仪使用前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方面情况。结果:患者在使用心电监护仪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经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监护仪能在24h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及时指出临危情况。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排除故障的能力,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使患者以佳的心态接受心电监护,促进其恢复健康。
作者:赵西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护理糖尿病患者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从近四年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作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照组中患者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均要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相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循证护理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使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提高,使患者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
作者:吴清亚;鲁文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108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氧疗等常规处理,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2h)血气分析情况、心率与呼吸频率变化情况,血气分析主要包括 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2h)PH 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心率与呼吸频率相较于治疗前皆有明显变化,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变化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情况,值得借鉴。
作者:杨华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80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80例患者中新生婴儿存活78例,占97.5%,因胎盘滞留和胎盘早剥引起2例新生婴儿死亡,占2.5%。8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发病率较低。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控制产后大量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挽救孕产妇和婴儿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容晓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复用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储存发放及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工作。伴随着医学科学及医院的迅速发展,医用一次性无菌物品在医院使用的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所以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成为现代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医用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严格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以确保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质量并得以正确合理使用。
作者:罗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进行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骨科患者,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方式,但在麻醉维持阶段,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0.8ug/(kg · min),对照组给予1.5ug/(kg · min)。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质量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反应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方式进行骨科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镇痛效果好。
作者:张炳付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以便寻找引起观察组患者出现 VAP的危险因素。结果:经统计检验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医源性指标与患者自身指标方面均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AP会对ICU 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引起 VAP的危险因素不但包括了医源性因素,同时还包括了患者自身的因素。
作者:施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臌胀患者进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的护理。方法:用带孔内瘘针从脐耻联合中外方处进行腹穿抽出腹水再利用超滤泵及血路管将浓缩的腹水回输体内的治疗护理。结果:用此方法效果明显。
作者:郝银香;张甜甜;霍慧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04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鼻癌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9例,对照组29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扩血管、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后实验组心功能、6min 步行、LVEDD、LVEF 分别为(1.79±0.21)NTHA、(510.21±51.67)m、(53.21±10.21)m m、(46.25±10.12)%,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树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我国医院改革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于高校医院,自身有其特有的管理思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从内部挖掘潜力,提高管理效率,相对于其他类型医院,有其不同的解决方式。
作者:戚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脑梗死运动障碍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利用肢体运动功能(FM A )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调查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2.5%,研究组满意度达94.7%,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能提高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实施行为护理能增加患者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荣福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患者自愿,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33%和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8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对照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与循证护理对卧床老年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骨60岁以上骨折术后患卧床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患者并发症由10%下降到5%,。住院时间平均减少4天,患者满意度由75%提升到95%。结论:此方案对60岁以上的骨折患者可以减少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厄贝沙坦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接收的86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再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左房径的改变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左房径均较治疗前发生明显的改变,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治疗房颤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左心房功能,降低复发率,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总结纽曼护理方法用于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记录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接收治疗的84例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纽曼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总结纽曼护理方法经验及护理注意事项。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采用常规护理加纽曼护理的观察组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达到97.96%。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护理要求严格,在常规基础上采用纽曼护理方法对患者病情的好转及康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该护理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燕;王瑞娟;李艳;闵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间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人,1组进行常规开颅手术,2组进行显微手术,对两组手术患者术后的脑水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组常规手术的患者术后48h脑水肿平均体积为48.13±8.25ml水肿消退天数为9.368±3.37天而在2组显微手术患者中患者术后48h脑水肿平均体积为25.64±6.37ml ,水肿消退天数为5.024±2.31天。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体积明显小于常规开颅手术患者,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志军;黄松;蒋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总结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出生的12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新生儿均施行优质护理,具体包括出生30分钟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辅食的添加、预防注射以及喂养等常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进行连续观察,采用弹性排班制度等以及抚触护理。记录实施以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以新生儿的父母作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评价护理满意度并让他们反馈对我院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探索防护措施。结果:以上120例新生儿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117/120),另外3例不满意患者,1例新生儿啼哭不止,家长因此非常担忧,1例新生儿稍有发热问题,另1例新生儿则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有所疏忽,以致喂食时间有所延误,护理工作出错率为2.50%。结论:新生儿是家庭的希望,在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都比较低的情况下,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护理人员应该从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以及人员因素等着手采取全面的防护措施,确保新生儿的护理安全。
作者:赵美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部分的中药品都需要经过饮片加工炮制之后才可以使用推广,但炮制品的质量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质量的变化,如贮藏不当,可能会造成发霉、虫蛀、变色等。为更好的规范中药炮制品质量,文中提出了几点中药炮制品管理措施:包括控制贮藏保管的温度与湿度、不同炮制品分开贮藏、避免高温贮藏导致走油现象、改善炮制品仓储条件,加强库房管理等。
作者:胡芳黎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