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做好医院宣教工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陈晓玲

关键词:健康宣教, 医院, 医患关系, 和谐
摘要:健康宣教是沟通医患双方和营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健康宣教,包括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健康宣教、网络宣传、媒体宣传、健康讲座、健康宣传栏和宣传册等方式,能有效增进医患沟通,及时化解医患矛盾,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胰腺炎应用阶段性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阶段性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阶段性肠内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11.90%(5/42)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14/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阶段性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完全胃肠外营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文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心衰采取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心衰的病人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利尿、ACEI强心剂以及扩管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倍他乐克治疗,对两组病人的血压、射血分数以及心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3.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1.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压、心率以及射血分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衰采取倍他乐克治疗,可以使病人血压、心率以及射血分数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104例,选取接受过目标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干预患者48例为观察组,选取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患者56例为常规组,对比相关护理落实情况与患者关于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饮食、运动、休息、心理护理落实评分分别为(95±14)分、(93±4)分、(90±5)分、(84±16)分均高于对照组(89±11)分、(81±9)分、(75±13)分、(77±11)分,观察组患者评价非常有帮助率85.42%高于对照组6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是慢性胃炎常规护理内容,在此基础上,执行目标自我管理,有助于促进护理内容的落实,更重要的是使患者参与至护理内容的制定之中,加深患者对护理的理解,提高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赵霞;王新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如何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

    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工作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目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的健康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为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关于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和“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的活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护理模式改变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人民群众提高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改善患者体验促进医患和谐于2011年在全国公立医院倡导全面开展“优质护理过程”并制定了相应的质量考评标准。方法在儿科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工程”严格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考评”结果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患,医患关系和谐,得到了患儿家属的肯定,既提高了满意度又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本人严格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评标准”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吴汶君;易先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症医学科29例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根据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原因,为防止护理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我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间发生的29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护理事件中,导管脱落情况发生例数多,有11例,占37.9%;护理不良事件多发生于早班于下午班。结论:使用归因分析理论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营养健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营养健康教育在促进大学生良好饮食习惯形成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校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大学生184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这些学生的学习前及学习后的饮食的习惯进行调查,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处理。结果:通过对学习前及学习后的大学生的饮食习惯进行比较,得到学习后大学生的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营养健康教育用于促进大学生良好饮食习惯形成中的效果比较显著,能使大学生的不良的饮食习惯得以改善,减少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的发生,对大学生的健康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应在大学生的学习中积极的应用。

    作者:李利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规范化管理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规范化管理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将规范化管理应用到药房管理中,分析应用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在药房管理工作中应用规范化管理后,药房管理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结论: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药房管理的质量,值得在实际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沈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院洗衣房感染隐患分析及管理策略

    目的:规范医院洗衣房管理,提高洗涤质量,控制感染风险。方法:分析医院洗衣房所存在的感染隐患,提出预防及控制策略。结果:洗衣房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得到落实,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员工身体安全得到保障。结论: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加强员工培训教育,执行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改进工作环境和硬件设备投入,可有效预防洗衣房的感染发生。

    作者:张巧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抑郁症患者护理的主要方法

    随着社会压力的剧增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心理疏不。、沟通不对称、心理失衡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人患有抑郁症状。通过精神科和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了解,在精神性疾病患者症候群中,抑郁症患者占有比例在5%-10%左右,而且呈航线上升趋势。精神卫生所面临的艰巨性和复杂型呈现出来,而抑郁症患者作为一个护理群体越来越受到医院和康复机构的重视,本文结合抑郁症患者的特点开展的护理进行总结,并得出在护理中比较有效的护理方法,从事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人员相互借鉴。

    作者:袁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及供应体制改革研究

    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从制定实施以来对我国的人口和发展问题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而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避孕药具是避免妊娠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着重管理。本文主要从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的现状入手,对如何做好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及供应体制改革进行研究。

    作者:胡芳莲;徐吉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记录我院接收治疗的16例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所做的护理配合,总结护理配合经验,探讨护理配合注意事项,归纳护理配合心得。结果:15例穿透性心脏创伤病人顺利完成手术,心脏恢复功能,康复出院;1例病人由于抢救时间及病情特别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穿透性心脏外伤手术要求严格,病人情况复杂,手术时间紧迫,高效、合理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护理配合体系。

    作者:桂雯婷;毕丹;王外英;利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加强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

    目的:强化院前急救管理,进一步完善急救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分析总结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120院前急救的主要问题在于急救医务人员,包括急救意识缺乏、信息获取模糊、个人的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对于上述问题需建立优良的院前急救服务管理体系,健全医疗护理管理制度,强化培训教育,完善紧急救援方案。结论:逐步完善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和管理模式对加强医院面对突发事件的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娟;向新荣;谈惠丽;董群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电监护仪在临床护理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心电监护仪在临床护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96例患者使用心电监护仪,其中45例患者在监护过程中出现故障,分析其中故障原因,并给予相关的护理对策。观察分析96例患者心电监护仪使用前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方面情况。结果:患者在使用心电监护仪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经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监护仪能在24h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及时指出临危情况。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排除故障的能力,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使患者以佳的心态接受心电监护,促进其恢复健康。

    作者:赵西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心理护理组: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环境护理组:对患者所处环境进行严格地控制,保持就医环境洁净无菌;机械护理组:采用机械通气护理。四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上没有统计学意义。后观察并统计护理后所得到的治疗效果。结果:三个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都比对照组的好,其中机械通气护理组的效果好,心理护理组次之,而环境护理组的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结论:选择正确的医疗护理方式在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内科疾病的死亡率。

    作者:王文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介入室护士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介入室护士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以及自身特点,提出其存在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强度大、学习难点多、缺乏心理培训、家庭因素影响等一些常见心理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对策,要求社会、医院管理者、护士和家属共同努力,达到促进和维护介入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袁兆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5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搜集,并且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治疗组使用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妈富隆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例数为28例,占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为37.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能够有效的阻止出血量,能够调节月经周期,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外伤昏迷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目的:探讨呼吸道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的效果,并总结脑外伤昏迷患者呼吸道护理的措施。方法:笔者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8例脑外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生命特征变化、护理措施、护理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治愈者62例,治愈率为79.49%;死亡者16例,死亡发生率为20.51%。16例死亡患者中因肺部感染死亡11例,原发性脑干损失死亡2例,ARDS3例。结论:综合的呼吸道护理可有效提升脑外伤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降低急性期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医院应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重视。

    作者:刘朝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数字根管测量仪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选择门诊患者73颗牙共100个根管,用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其工作长度,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结果:适充89个根管,欠充8个根管,超充3个根管。结论:根管长度测量仪在临床治疗中能准确、快速的测量出根管长度。

    作者:王艳;王卓为;李惠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两种联合用药方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43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1日-2014年5月31日收治的43例经胃镜检查确诊 H P检测为阳性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23例患者运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方案,而对照组20例运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分析两组运用不同方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有效率、Hp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H p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效果显著;比较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并且显著根除了患者 Hp ,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宋洪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因及并发症情况,采取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8%,明显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