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梅;孙建辉;赵婷婷;霍海如;李小芹;张淹;周爱香
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对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采用FOLFOX6化疗,治疗组同步口服华蟾素胶囊,2、4个化疗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karnofsky (KPS)评分、IL-2、TNF-α水平.结果:2、4个化疗周期后,治疗组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2、TNF-α水平均低于组内治疗前,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可改善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血清IL-2、TNF-α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陆运松;彭代良;陈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肠复康方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一般情况及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以X线直线加速器给予实验大鼠全腹照射(DT9.0 Gy),建立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肠复康方低、中、高剂量组.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30 d,观察对比大鼠精神状态、摄食进水、排便情况及体质量变化,处死后取相应部位的小肠用HE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肠黏膜上皮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造模成功后肠复康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精神状态、饮食进水、排便情况均优于模型对照组;肠复康方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复康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程度低于模型对照组,肠复康方中剂量组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程度与模型对照组、肠复康方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复康方低剂量组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程度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复康方可改善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一般情况,具有修复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的作用.
作者:李玉明;李思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考察复方阿胶颗粒对月经不调和痛经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灌胃给药,考察复方阿胶颗粒对小鼠性腺发育和雌激素分泌的影响;以雌激素和催产素制造原发性痛经模型,考察复方阿胶颗粒对小鼠痛经模型的影响;采用扭体法,考察复方阿胶颗粒对醋酸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结果:复方阿胶颗粒高剂量组对幼鼠性腺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其卵巢指数,对子宫指数和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有增高趋势;复方阿胶颗粒对雌激素和催产素所致原发性痛经小鼠的疼痛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高、中、低剂量可明显减少扭体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阿胶颗粒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扭体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复方阿胶颗粒具有促进性腺发育、调节激素水平、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为其治疗月经不调和痛经提供了一定的药效学基础.
作者:李洪梅;孙建辉;赵婷婷;霍海如;李小芹;张淹;周爱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根据《吴佩衡医案》中应用乌梅丸验案的记载,分析吴氏使用乌梅丸的病证特点和方药加减规律.其用丸剂,常作为大回阳饮之辅助;其变丸剂为汤剂,则常重用附子、干姜,轻取黄连、黄柏.吴氏使用乌梅丸,已不拘于寒热错杂的范畴,而更多体现出三阴同治、调理厥阴、重在扶阳的特色.
作者:王慧峰;张晓琳;吴生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建立胃癌脾胃气虚证中医诊断模型.方法:收集346例胃癌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证素辨证,将胃癌患者分为脾胃气虚证及非脾胃气虚证两类,探讨脾胃气虚证与常见临床症状及临床分期、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浓度相关性,建立脾胃气虚证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运用ROC曲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胃癌脾胃气虚证患者临床分期晚于非脾胃气虚证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浓度低于非脾胃气虚证患者,脾胃气虚证诊断模型:P=1/[1+exp(0.182×总蛋白浓度(g/L)-1.003×TNM分期-2.172×胃隐痛-2.846×食后腹胀-3.169×进食无味-4.822×倦怠乏力-2.281 ×神疲-1.630×脉细-3.669×脉缓-6.977×淡白舌)],预测函数模型整体ROC曲线下面积为0.994,灵敏度98.8%,特异度98.3%,模型检验一致率为98.6%,预测函数模型吻合率高.结论: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所建立的胃癌脾胃气虚证中医诊断模型,吻合率高,对于提高临床脾胃气虚证辨证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唐继云;李东芳;侯芳芳;胡亚;徐佳男;唐琪;何寄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降压中药药性统计分析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素特点与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至2015年3月近现代期刊数据库中降压中药的相关文献,对降压中药的药性(功效、四气、五味、归经)进行聚类及主成分分析,从而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证素特点与用药规律.结果:降血压的单味中药数共87味;中药四气寒凉与温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功效共5个公因子:清热、活血、平肝、补阴、化痰,累积贡献率为7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五味共3个公因子:苦、甘、辛,累积贡献率为8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归经共5个公因子:肝、肾、心、脾、肺,累积贡献率为7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压中药的功效以清热、活血、平肝、补阴、化痰为主;四气以寒凉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主要归肝经,其次为肾经、心经、脾经、肺经.从而推论高血压中医病位证素主要在肝、肾、心、脾、肺,尤以肝为密切;中医病性证素以热(火)、血瘀、阳亢、阴虚、痰浊为主.高血压病的中医用药规律为多选用苦、甘、辛的寒凉药物,并重用清热泻火、活血化瘀、化痰、滋阴潜阳的降压中药.
作者:曾春霖;李萍;周鸿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考察狗皮膏不同的提取工艺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为狗皮膏工艺改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提及醇提工艺制备狗皮膏组方提取物.观察提取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性足跖肿胀、继发性足跖肿胀、胸腺系数、脾脏系数的影响.结果:狗皮膏醇提物和水提物均可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原发性足跖肿胀度;狗皮膏水提物可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足跖肿胀度,明显增加大鼠胸腺系数;各提取物对大鼠脾脏系数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狗皮膏水提工艺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足跖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较醇提工艺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今后开展狗皮膏工艺改进研究的首选工艺方法.
作者:陈霞;刘丹;岳枫;张瀚涛;张智圆;邱琳;刘莹;李晋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从美国对亚洲传统医学的认识、补充替代医学与东洋医学、东洋医学的科学验证、东洋医学教育等方面概述了日本东洋医学的发展现状.认为将东洋医学融入现代医学之中,不仅可以使之在西洋医学的各专业领域间起到桥梁作用,并与针对老龄化社会中饮食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促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原有的药物治疗上加以东洋医学的治疗,对于增进患者健康,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削减医疗费用也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将带动传统医学发展,特别是在亚洲引起共同研究传统医学的热潮.
作者:田中耕一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中关于针灸的论述,提出6个观点:针刺要领首先在于“治神”,“气至而有效”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补虚泻实”是获取针灸疗效的重要手段,“刺有浅深”是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针灸处方精简确当与否决定了针灸疗效的成败、“应天时而调气血”对针灸疗效起一定的影响作用.
作者:马向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合因素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大鼠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用高脂、糖喂养模型组大鼠,同时予白酒(52.北京红星二锅头)灌胃,正常组予普通饲料且灌胃等剂量蒸馏水.12周后观察大鼠饲养情况,检测大鼠内毒素(LP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指标及肝组织病变.结果: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大鼠嗜睡、食欲不佳、毛发枯萎、大便溏;模型组血浆LPS升高(P<0.05),血清ALT、AST、ALP、GGT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坏死、脂肪空泡及炎性浸润,正常组肝小叶轮廓清晰,未见脂肪变性、炎性改变.结论:复合因素可致机体肝损伤,其作用机制与IETM的形成有关,中医病因学说中高脂、糖、酒饮食致病与西医学的饮食致IETM肝损伤呈正相关.
作者:赵国荣;毛娅男;李灿;何宜荣;李雄安;连俊凯;陈研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滋阴明目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肝肾阴虚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肝肾阴虚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6例175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86只眼)和治疗组(48例89只眼).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滋阴明目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前后视力、血液流变学、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明目丸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改善肝肾阴虚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相关.
作者:吴权龙;彭清华;颜家朝;陈向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黄芪汤合五仁丸加减结合耳穴埋籽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乳果糖口服液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黄芪汤合五仁丸加减结合耳穴埋籽治疗,l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汤合五仁丸加减结合耳穴埋籽治疗老年性便秘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怀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化后的中医护理特色课程对护理本科生培养的效果.方法:通过对临床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本科生对中医护理特色课程设置进行调查评分,优化课程设置模块,将优化后的课程设置模块应用于教学,通过两组前后比较,观察培养效果.结果:临床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本科生对中医护理特色课程设置评分高的三门课程分别是中医基础概论、中医护理学基础和中医临床护理学;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用人单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中医护理特色课程设置模块提高了本科生的中医护理知识水平,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作者:石溪溪;陈燕;朱正刚;熊兰;林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安康欣胶囊辅助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安康欣胶囊,在肿瘤消退降低至有手术指征时行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肿瘤改善状况以及免疫细胞变化,并进行为期2年随访,比较分析患者生存及复发转移状况.结果: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56.5%,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0.4%(P<0.05);治疗组化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肿瘤直径比较中,两组治疗后肿瘤直径均显著减小(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肿瘤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D3+、CD4+、CD4+/CD8+、NK细胞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存率为82.6%,显著高于对照组56.5%(P<0.05),而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康欣胶囊辅助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能够显著提高化疗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胡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教学模式优化与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伤寒论》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与临床运用能力.方法:以传统教学法为基础,结合小组学习法、病案讨论法、归纳比较法、研讨分析法、PBL教学法等运用到《伤寒论》教学中,多种教学法良好结合.结果: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结论: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符合《伤寒论》课程教学改革需要.
作者:郜文辉;谢雪姣;刘娟;邹旭峰;郁保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药学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考核是评价学生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适应新时期对药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药学院对2014届毕业生开展了实验技能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了详实、客观的分析,对于考核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做出了思考与总结.
作者:蒋琛;都晓伟;杨炳友;谢海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脾益肾方药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和维生素D3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脾益肾方药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第0、6、12周检测患者血清MMP-2、BGP、BAP、CTx以及雌二醇(E2)水平,测定患者腰椎(L2~L4)、股骨近端、髂骨骨密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MMP-2、BAP、BGP、CT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E2水平和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2、BAP、BGP、CTx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清E2水平和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补脾益肾方药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谭英华;熊仁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尖叶假龙胆不同提取部位对正常HepG2细胞糖消耗及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尖叶假龙胆不同提取部位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尖叶假龙胆不同提取部位对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用含有胰岛素的高糖培养基诱导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尖叶假龙胆不同提取部位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结果:浓度大于250μg/mL的各提取部位对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除乙酸乙酯高浓度(250、200 μg/mL)外其余提取部位对正常HepG2细胞的糖消耗均无显著影响.尖叶假龙胆乙酸乙酯部位、大孔树脂95%部位和大孔树脂70%部位均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消耗影响明显.结论:除乙酸乙酯高浓度(250、200 μg/mL)外其余提取部位对正常HepG2细胞的糖消耗无显著影响.除大孔树脂30%部位外,其余各部位均能提高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改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魏颖;李蒙;秦灵灵;孙文;李朋收;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目诊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内目诊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中医目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医目诊数字化研究平台,阐述了其研究思路、平台的架构及其对中医目诊发展的意义.
作者:文毅;晏峻峰;彭清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针刺及如意金黄散外敷三联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加减、针刺及如意金黄散外敷三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腓总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周围神经症状和体征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NCV及SN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周围神经症状及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8.5%,治疗组为9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18,P=0.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针刺及如意金黄散外敷三联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病损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刘宏旭;秦奋;雷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