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活血强筋方联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黄献民;谭祖明;曾照全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自拟活血强筋方, 电针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活血强筋方联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内服自拟活血强筋方.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腰部前屈、后仰、左侧屈、右侧屈改善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均呈不断升高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呈不断降低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均呈不断降低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活血强筋方联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和腰部功能活动.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艾灸改善阳虚体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灸盒穴位温灸对阳虚体质者的阳虚质转化分数变化率及其血清ACTH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90例阳虚质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一组、对照二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盒穴位温灸,对照一组采用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二组采用口服金匮肾气丸.连用8个疗程(55d)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阳虚质转化分数变化率以及血清ACTH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阳虚质转化分数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阳虚质转化分数变化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3组血ACTH含量变化与阳虚质转化分数的判定结果总符合率为9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P<0.05).结论:艾灸盒穴位温灸、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以及口服金匮肾气丸均能改善阳虚体质,但其中艾灸盒穴位温灸改善阳虚体质的疗效佳,是干预阳虚体质优选方案之一,其作用原理尚有待进一步阐述说明.

    作者:武吕辉;陈菁;冯国湘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通脱法加浮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脱法加浮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通脱法加浮针(治疗组)和普通针刺法(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比较,经Wileoxon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通脱法加浮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作者:张建明;周凌云;郑涵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逍遥散合六君子汤联合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影响

    目的:探讨逍遥散合六君子汤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丙硫氧嘧啶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口服.观察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血清相关抗体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0.9%(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中,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SH含量均高于治疗前,FT3和FT4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TSH含量高于对照组,FT3和FT4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Ab和TPOAb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Ab和TPOAb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合六君子汤联合丙硫氧嘧啶能够改善甲亢患者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

    作者:陈娟;张立清;于晶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劲男春颗粒对老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劲男春颗粒对老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5只雄性老龄SD大鼠随机分为劲男春颗粒组、疏肝益阳胶囊组、空白组,每组15只.各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疏肝益阳胶囊[1 g/(kg·d)]及劲男春颗粒[8g/(kg·d)].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结果:劲男春颗粒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的SOD活性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MDA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NO含量和NOS活性高于空白组(P<0.05);疏肝益阳胶囊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的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MDA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SOD活性高于空白组(P<0.05);劲男春颗粒组与疏肝益阳胶囊组的SOD、MDA、NO及NOS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劲男春颗粒对老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拮抗阴茎海绵体的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劲男春颗粒治疗老年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陆海旺;林思伟;王杰;王权胜;王德胜;宾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曾庆琪教授运用理脾阴学说辨治性病后综合征经验

    性病后综合征是成年有性生活经历男性的常见病之一,伴随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长,性病后综合征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多,本病多发生于性传播疾病后.患者就诊前多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且达到了临床和实验室痊愈的标准.患者主诉仍以泌尿系统或生殖系统局部不适、担忧、焦虑为主,并发全身多系统症状的症候群.

    作者:焦刚亮;牛培宁;曾明月;刘云波;郭宏志;陈强;朱勇;曾庆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痰瘀同治法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法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辨证论治,治疗组在常规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辨病治疗加入痰瘀同治方.比较两组疗效及患者血清VEGF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瘀同治法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有一定的疗效,能降低患者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

    作者:闵亮;祁宏;王海桥;汤潞敏;上官文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大黄降浊汤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32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大黄降浊汤灌肠对糖尿病肾病Ⅳ期且属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治疗组应用大黄降浊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尿蛋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5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时血S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2个疗程后尿蛋白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血Scr、BUN和尿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血Scr和尿蛋白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血Scr、BU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尿蛋白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降浊汤灌肠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Scr、BUN,改善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衰竭进展,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

    作者:李海松;王孝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ICU治疗的168例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以治疗过程中全程加用参附注射液的患者为治疗组(82例),以未加用者为对照组(86例),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效果及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以治疗7d为观察点,治疗组好转45例,迁延22例,死亡15例;对照组好转35例,迁延25例,死亡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测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d时的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II评分、SIRS评分、降钙素原(PCT)等是提高脓毒血症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血症有较好疗效,临床应用应注意患者APACHEII评分、SIRS评分及PCT水平等的影响.

    作者:樊蕴辉;郝正玮;戈艳蕾;赵雅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固本防哮饮配合捏脊疗法对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儿肺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固本防哮饮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肺脾气虚型小儿哮喘为研究对象,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固本防喘饮联合捏脊疗法,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变化,分析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以及免疫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为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和FEV1/FVC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指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IL-5,IL-4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而γ-IFN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指标(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细胞均显著升高(P<0.05),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防哮饮配合捏脊疗法治疗肺脾气虚型哮喘,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气道炎性反应,调节机体免疫机能,提高缓解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郑宇;周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乳腺癌骨转移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从中药复方、中药单药、中医特色治疗3个方面综述了中医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研究概况,展示了中医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前景,同时为临床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提供了西医手段外的可选方案.

    作者:田惠中;王云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耳穴按压辅助单人结肠镜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耳穴按压减轻肠镜检查过程中所致腹胀、疼痛等不适感的效果.方法:将199例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耳穴组98例,对照组101例.耳穴组在肠镜检查过程选取相应穴位进行按压;对照组单纯行肠镜检查;两组肠镜操作方法均为单人操作法.检查结束后对患者不适感进行评价.结果:耳穴组肠镜检查腹胀和腹痛程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组和对照组肠镜检查到达回首部的时间分别为(5.87±2.95)分和(6.37±2.9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按压腹辅助单人结肠镜检查能够减轻肠镜检查所致的腹胀和腹痛不适感.耳穴按压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耐受性,辅助患者顺利完成肠镜检查.

    作者:吴传良;王纪英;姚巍;周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花红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花红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花红胶囊中红花、伸筋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胶囊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结果:各供试品TLC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样量在0.321~ 1.60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3.67%,RSD%值为1.45%(n=6).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能够有效地控制花红胶囊的质量.

    作者:杨昌贵;张恩;江维克;周涛;申志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响应面优化香椿子多酚清除亚硝酸盐及动力学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模拟胃环境下香椿子多酚清除亚硝酸盐条件及初步动力学.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不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影响清除率因子;对香椿子多酚与茶多酚清除动力学曲线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结果:所得响应面优化清除条件为胃蛋白酶浓度3.75 mg/mL,反应时间107.03 min,多酚浓度0.58 mg/mL,此时清除率为93.23%;香椿子多酚与茶多酚清除动力学曲线符合Logistic模型及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香椿子多酚在模拟胃环境下对亚硝酸盐具有较高清除作用,为下一步开发应用香椿子多酚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赵磊;程燕妮;姜喆;李万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探析《伤寒论》治六经病呕吐之用药规律

    以《伤寒论》六经病证为主线,结合呕吐有关条文,通过总结和分析仲景治疗呕吐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证施治提供清晰的组方用药思路.《伤寒论》辨证用药严谨、考究,临证用药时审证求因,辨别寒热虚实、阴阳真假,四诊、脉证合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作者:陈琦;李绍旦;杨明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伤寒杂病论》常变思维初探

    《伤寒杂病论》全面贯穿运用了常变思维.本文结合常变思维的含义,认为该书中发病传变、诊断疾病、治疗病证、鉴别诊断、选方用药及预后转归等方面皆与常变思维密切相关.常变思维可助医者更好的处理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对当今临床准确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成明;刘力;田丙坤;隆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咳喘宁对RSV诱发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EOS计数及IL-17、IL-8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咳喘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发哮喘模型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治疗组、咳喘宁大、中、小剂量组.以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并用RSV滴鼻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实验第49天开始给药干预,干预7d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EOS计数、IL-17及IL-8含量.结果:咳喘宁组肺泡灌洗液中EOS计数、IL-17及IL-8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咳喘宁与西药相当,但作用与药物剂量相关.结论:咳喘宁可降低RSV诱发哮喘大鼠EOS浸润、IL-17及IL-8的表达.

    作者:李英;龚细妹;舒兰;唐力琼;谭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壮骨止痛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血清TGF-β和AKP3的影响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血清TGF-β和AKP3的影响,探讨其抗骨质疏松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抽出假手术组12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采用双侧去卵巢法造模,假手术组只切除卵巢周围相应质量的脂肪.造模成功后,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壮骨止痛方高剂量组(13.2 g/kg)、壮骨止痛方中剂量组(6.6 g/kg)、壮骨止痛方低剂量组(3.3 g/kg)和戊酸雌二醇组,每组12只.术后第5天开始药物干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纯净水,持续13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骨密度、血清TGF-β和AKP3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KP3显著高于假手术组,骨密度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骨止痛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KP3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壮骨止痛方可调节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TGF-β和AKP3,可能是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郭小玲;甘国兴;李劲平;易仲媛;刘毓;饶剑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加味逍遥颗粒对肝郁气滞型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术后患者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颗粒对肝郁气滞型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术后患者视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肝郁气滞型青光眼患者,经过西医治疗仍不能使眼压降至正常的经改良小梁切除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手术后24 h给予加味逍遥颗粒口服+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手术后24h给予常规治疗.在治疗6 mo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眼压(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视力[采用OCTOPUS静态视野计检查MS(平均敏感度)]、MD(平均缺损)及LV(丢失方差).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逍遥颗粒可改善肝郁气滞型青光眼患者青光眼持续高压术后视功能.

    作者:郑艳霞;张沧霞;马忠金;黄玲;杨庆来;黄明;张成;崔艳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参芪枣芝复原颗粒对乳腺癌晚期化疗患者免疫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参芪枣芝复原颗粒对乳腺癌晚期化疗患者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乳腺癌晚期需要化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予常规药物化疗+参芪枣芝复原颗粒;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两组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枣芝复原颗粒可提高放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保障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的正常进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马忠金;孙云川;袁香坤;胡秀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群体性健康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及价值

    目的:评价分析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群体性健康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上海市某小区常住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命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开展中医“治未病”理论及相关措施给予居民健康干预和管理,并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居民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知识知晓率、高血压危害知晓率、糖尿病危害知晓率、体重知晓率、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以及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行为等知识知晓率均比干预后有明显改善(P<0.05);躯体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以及情绪角色功能、精神健康干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而躯体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平和质体质人数明显增加,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以及相关干预措施融入到群体性健康管理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对提高居民生命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丽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