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

罗维军;刘芬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 小针刀, 肩关节活动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功能锻炼辅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0例予倍利胶囊口服,治疗组65例予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两组治疗后肩部疼痛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Melle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Melle评分差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外展、前屈、后伸、外旋、内旋等活动ROM评分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较好疗效,能够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减少患者疼痛.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传统疗法临床试验设计的几点思考

    分析我国现有的中医传统疗法试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将现有的问题归纳总结为影响传统疗法临床试验效果的5个要素:疗效评价、多中心、随机、盲法安慰剂、评价指标.利用金字塔模式分析方法,分析五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对疗效评价效果的影响.

    作者:杨永菊;张宇鹏;王野;关雪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耳鼻喉科疑难病例验案2则

    通过2个耳鼻喉科疑难病案,一例急喉痹案,辨为太阳阳明合病,以表里双解法之葛根汤合小承气汤治愈;一例头面发热案,辨为少阳阳明合病,以养阴透热法之小柴胡合青蒿鳖甲汤治愈.从个案角度深入分析其治疗机理,探讨六经病证发展变化过程,为选择合适方药提供理论依据.从经络循行和六经辨证关系,揭示六经辨证的实质,从而得出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将检验理论.

    作者:马胜民;张杰;陈清;刘福官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国医大师刘祖贻用温肾活血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经验

    刘祖贻系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首批名中医,从医60余年,擅长内科,主攻脑病、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疑难杂症,2014年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笔者随刘老坐诊,见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每有佳效,而治法较前人亦有不同,故特将其经验简要总结如下,与同道分享.

    作者:任晨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通脉养心汤预防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汤预防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脉养心汤口服,观察两组在治疗30d、60d及停用中药4月时心衰复发率、血浆CRP、pro-BNP、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30 d、60d及停药4月后心功能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0d及停药4月后治疗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0 d、60d及停药4月血浆hs-CRP、pro-BN、证候积分、LV及EF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脉养心汤联合西医预防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复发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心功能、预防复发、改善证候、延缓心室重构等.

    作者:彭筱平;邓丽敏;吴思亮;赵彬;刘志红;丁建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为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及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趋势,进行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对目前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寻找一种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模式,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中西医结合临床高级卫生人才.

    作者:陈永华;张帆;徐寒松;谢敏;刘正奇;李霞;吴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复方八珍汤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效果

    目的:探讨观察复方八珍汤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9例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联合服用复方八珍汤.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主症、次症和舌脉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1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肿面积、内踝尖水平周径差值、胫骨下平台周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数据均较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数据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八珍汤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李荣慧;崔泽龙;杨志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加味犀角地黄汤含药血清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犀角地黄汤含药血清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CCK-8检测hMVECs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结果:加味犀角地黄汤含药血清能够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明显,加味犀角地黄汤含药血清能使人微血管内皮细胞阻滞在S期,含药血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能够促进其细胞的凋亡.结论:加味犀角地黄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人血管微内皮细胞的增殖,且能够引起细胞周期的改变,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佳;高峰;杨学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蜡疗配合火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偏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蜡疗、火针治疗以及联合应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蜡疗组(30例)、火针组(30例)、联合组(3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法、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I)对患者上肢肌张力、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MA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蜡疗配合火针组MAS评分低于蜡疗组和火针组(P<0.05);蜡疗配合火针组FMA评分、BI评分高于蜡疗组和火针组(P<0.01);蜡疗组FMA评分高于火针组(P<0.05).蜡疗配合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蜡疗组的83.3%和火针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蜡疗配合火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疗效优于单纯蜡疗、单纯火针.

    作者:顾陈长;石艳;陈士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在医学高等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老年冠心病患者为例

    目的:以老年冠心病患者为例,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在医学高等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高级护理专业2个普通班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两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教学中,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采用中西医结合养老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堂表现,授课后综合测评,并采用问卷调查表评估两组高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以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授课时的课堂表现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实验组测评中理论分析题、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综合测评等方面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在医学高等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莫秀献;唐艳妮;阮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柴胡三参胶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心肌PKA与PKC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柴胡三参胶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中PKA、PKC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各给药组,每组各10只,观察大鼠结扎后心电图改变及缺血区PKA、PKC的表达.结果:柴胡三参胶囊能够降低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P<0.05)、降低缺血区PKA(P<0.01)、PKC蛋白(P<0.05)的表达.结论:柴胡三参胶囊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明显,PKA、PKC作为柴胡三参胶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靶点,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是通过β-AR信号通路转导起作用.

    作者:刘建和;吴亦之;刘锦霞;周正;唐银;曾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温阳益气化痰法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老年痴呆肾虚痰瘀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化痰法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肾虚痰瘀型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肾虚痰瘀型老年痴呆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口服石杉碱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中药组方.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痴呆严重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71.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积分治疗后均有所升高(P<0.05),在治疗后随访中,治疗组MMSE积分降低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出现显著降低(P<0.05);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和随访中的MMSE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呈现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益气化痰法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老年痴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提高患者日常行为能力和认知功能.

    作者:王健;张于刚;宋艳丽;苏燕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清热固胎汤联合黄体酮治疗复发性流产(血热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清热固胎汤联合黄体酮治疗血热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血热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黄体酮,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清热固胎汤,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并检测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性激素、相关免疫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愈显率为62.8%,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分别为35.3%、7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2、P以及β-HC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E2、P以及β-HC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IL-4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AsAb、AoAb、EmAb及AcAb抗体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固胎汤联合黄体酮治疗血热型复发性流产,能够调节患者内分泌功能,抑制和改善病理性免疫反应.

    作者:陈蓉;刘杨春;王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肉苁蓉尿囊素提取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肉苁蓉中尿囊素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大给药量试验进行肉苁蓉中尿囊素提取物急性毒性研究,用浓度6.5 g生药/mL提取液灌胃,灌胃体积20 mL/kg,24 h内给药两次,小鼠大给药量折合生药为260 g/kg.给药后观察动物所出现的毒性反应,连续观察14 d.观察结束后,对小鼠进行剖检,裸眼下观察小鼠的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有无异常,并计算小鼠各脏器系数.结果:在此剂量下小鼠无一死亡,且无任何异常表现.剖检的器官无明显异常发现.给药组脏器系数与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鼠大给药量相当于人临床日用量的1300倍,说明肉苁蓉中尿囊素提取物较为安全,为其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谯明;杨建华;朱毅;曹苑;胡君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德国中医药的发展正星火燎原(一)——德国中医药的概况、特点与未来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而中医药作为中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的贯彻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今中医药已经被全世界所认识,德国作为世界强国之一,也是欧洲的经济火车头,中医药(针灸)在德国的发展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文拟从德国中医药的方方面面,系统地介绍中医药在德国发展的情况.

    作者:陈锦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健脾补肾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脾补肾中药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及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3.3%(P<0.05);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HOMA-IR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治疗早期DN有较好疗效,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性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樊秀芳;靳团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经筋综合刺灸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经筋综合刺灸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脑卒中后肩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温针灸和透刺法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手足十二针”配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测量VAS评分、肩关节外展度、改良Ashworth评级、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肩外展角度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Ashworth肌张力分级构成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综合刺灸法配合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肩痛、增加肩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法.

    作者:聂文彬;庞秀花;汉春杰;张立平;李守然;刘世菊;崔译心;阎晓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针灸推拿疗法对运动性免疫抑制“Open Window”期影响的研究进展

    分析大强度运动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探讨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免疫抑制的机制,并总结针灸治疗运动性免疫抑制的研究现状,认为目前的研究分散,治疗方法、部位单一,并提出今后应深入、系统化研究作用机制,加强多种中医方法联合干预及多穴位组合研究,加强针灸推拿疗法在运动医学领域的运用,以期促进针灸推拿疗法更好地运用于运动医学临床.

    作者:李晓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药熏蒸配合揉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揉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配合揉髌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揉髌手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疼痛、僵硬、功能、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疼痛、僵硬、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僵硬、功能、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94.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揉髌手法的方法,可有效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及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张卓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内外合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验案1则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白疕”.临床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分为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及关节型4种类型[1].银屑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中医学多认为由于素体热盛,复感外邪,或七情内伤,或饮食失节,内不疏泄,外不透达,化热生火,热壅血络,拂郁肌肤而致病[2].治疗则多从血论治,即血热、血燥、血瘀、血虚[3].血热论以赵炳南[4]、朱仁康[5]为代表,他们均认为“血分有热”是银屑病发病的主要原因.银屑病的治疗一直较为棘手,西医疗法副作用大、远期疗效差,单纯中药内服起效较慢、疗程较长.

    作者:李银玲;陈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佩兰挥发油成分的GC-MS研究

    目的:分析中药佩兰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今后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佩兰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结果:共分离出52个化学成分,其中23个化学成分匹配度在90%以上.主要成分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结论:佩兰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复杂,为佩兰挥发油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王消冰;蔡宝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