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芳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手术入路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内外侧联合入路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手术入路,且内外侧联合入路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种手术入路,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入路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较大,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大勇;刘福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临床观察甘露醇、甘油果糖连用对高颅压脑囊虫病患者的降颅压作用.方法:高颅压脑囊虫病患者30例.结果:用甘露醇、甘油果糖注射液连用降颅压作用的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29例,有效1例.讨论: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注射液连用降颅压,总有效率100%.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作者:聂传艳;周学影;谭荣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梗塞性痴呆CT定位成像技术对临床针刺疗法及中医药疗法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采用中药和电围针取穴治疗,对照组均采用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达94.7%,对照组有效率为75%,在治疗结束后,两组HDS得分均高于治疗前,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梗塞性痴呆CT定位成像技术对临床针刺疗法及中医药疗法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务伟;吕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连续三年对黔南州州级医院医护人员双手的监测,说明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手的污染在医院消毒监测各个环节中的重要性,比例较大,通过监测提高了医护人员手消毒合格率.
作者:田维丽;朱世惠;韦光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内科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共20例存活患者,其中观察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37.5%,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为28.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不能进行盲目的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急性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佳和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但急性病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瞬时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或者神志不醒和脑卒死等也会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还有那些慢性疾病突然恶化的病人易于产生濒死感、恐惧、悲哀、矢助、绝望与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病人死亡.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性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唐亚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边疆地区临床护理因为地域原因,有着相对滞后的特点;临床护理现实情况,有着相对比较突出的特殊性,临床专人带教模式在实施过程相对艰难,总体呈现带教队伍年轻,带教意识薄弱,总体带教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对边疆相关的带教人员进行更为专业的培训,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带教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提升.本文即就如何加强边疆地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培训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通过对卡介苗常见差错事故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强调人员管理及培训、疫苗管理、卡介苗接种技术和反应的特殊性,严格遵守预防接种操作流程,提高卡介苗接种工作的质量.
作者:杨立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4月间93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全身因素、子宫局部因素、生殖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经过监测抢救休克症状得以纠正,成功实施抢救,2例行经腹子宫全切术,3例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临床实施控制体位、实施止血、开通路、补充血容量、给氧、保温、纠正酸中毒、应用心血管药物、利尿药、预防感染等治疗及预防出血性休克效果显著,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健伟;付晓东;颜真淑;谭英俊;刘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研究分析白血病化疗药物对血液及骨髓的细胞形态态学引起的变化,从而为科学诊治白血病提供参考.
作者:黄川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患病的严重程度和就诊类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为非急诊就诊的患者;观察组患者32例,为在急诊就诊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诊断率、止血时间等指标,总结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作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诊断率、平均止血时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采用内经诊断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中安全、易行、有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早进行内镜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和尽早接受积极治疗,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CSP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至今采用介入方法治疗22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经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再经动脉导管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内灌注甲氨蝶呤(MTX)50-100mg,后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结果:22例患者介入手术均成功,2~3天内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术中未见大量出血;患者术后均有下腹部疼痛,3例出现骶尾部疼痛,在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术后监测血HCG术后3日血β-HCG值降幅均超过50%,证明治疗有效.随访4年,22例患者术后平均7个月恢复规律月经,4例患者再次怀孕.结论: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子宫切口妊娠疗效较显著、成功率高,并可预防和控制破裂大出血,可避免切除子宫,并保留生育功能.
作者:秦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消心痛对冠心病绞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单用消心痛,实验组在用消心痛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卡托普利,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心电图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显效率6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中,显效率43.3%,总有效率7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改善率治疗组显效率为36.6%,总有效率79.9%,对照组显效率为30%,总有效率6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心痛联合小剂量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护理道德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日趋重要,究其原因在于护士职业道德的缺失致其责任心的降低和疏忽大意是造成护理事故的主要原因.护理道德的实质在于:珍视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为个人、家庭、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护理道德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二是造就新型护理人才的基础条件,三是推进护理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
作者:朱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16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27~68岁(平均51.6岁).全部病例均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室间隔不对称肥厚,室间隔与左室厚度之比>1.3,其中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冠脉正常.并辅以心电图检查.
作者:张伟;李红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助产士在医院整体护理队伍中相对特殊,从生理、文化、精神、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对母婴健康加以维护,在围产期向孕产妇提供各种生育方面的需求,需具备产科、助产操作、基础护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加强助产士护生临床带教工作,对培养合格优秀的助产士,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阶段指导,为护生知识的掌握及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保障,经调查显示,在加强带教后,护生实习满意度为99%,护生在临床工作中可发挥骨干作用.分娩助产为一项技术性及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多加练习.在带教过程中,需向产妇提供人性化服务,并掌握扎实的专来技巧,对护生严格要求,行全面素质培养,使助产护生出色的完成带教任务,以适应优生优育的需要,促进助产护理学的发展.
作者:何翠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观察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以不同方式用于全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和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I~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诱导舒芬太尼维持组(RS组)和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组(SR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腹前(T3)、气腹后1 min(T4)、后30min(T5)、睁眼时(T6),患者的收缩 (SBP)、舒张压(DBP)、心牢(HR)并观察术毕清醒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与T0比较,两组SBP和DBP于T1 时均降低(P<0.05); 与SR组比较,RS组于T1、T2时SBP、DBP均显著降低(P<0.01),HR显著减慢(P<0 05).术毕RS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SR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运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更加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提高了术后患者苏醒质量.
作者:纪元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对肺结核病人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随机选取200名护士进行肺结核院内感染基本知识知晓率问卷考试.结果:200名护士在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论: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对肺结核病人护理工作的提高意义非常重大,规范的护理操作可以大程度的减少或消除肺结核传染.
作者:高娟;于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绝大部分肺外结核是在结核菌第一次入侵或原发肺部感染时经淋巴血循环播散所致,结核菌自呼吸道感染,经淋巴血行侵入某些脏器,当机体形成特异性免疫后,结核菌被抑制在局部而停止活动,一旦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低下,结核菌可在局部生长繁殖引起发病.做好肺结核的预防也就间接预防了肺外结核的发生,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这也是防治主要措施.
作者:王雪;冯亚清;索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病患者病情复发的原因和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病情复发的原因,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结果:经对本组100例患者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年龄、病程、严重程度、婚姻状况、家庭遗传病史、性格、文化程度等是影响精神病患者病情复发的主要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病复发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加强对复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是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坚持服药治疗,减缓病情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