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室性早搏验案2则

李军;吕新会;武佶;史玮;李颖

关键词:室性早搏, 心悸, 怔忡, 李军
摘要: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心肌提前激动,使心室提前除极,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室性早搏,正常人发生室性早搏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无结构性心脏病的室早患者,绝大部分预后良好[2].但24 h内室早负荷通常在总心搏的15%~25%以上时可能导致左心室功能受损[3].Duffee等[4]认为室性早搏可诱发心肌病.影像检查发现左室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或左室心腔扩大,频发的无症状室早可能也需要治疗.24h超过10,000次者,需重复监测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3].西医治疗室性早搏主要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导管消融治疗为主,但抗心律失常药物亦可能导致心律失常[5],而导管消融治疗存在复发风险且手术成功率受起源部位影响[3].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均匀试验法优选玄参总环烯醚萜苷提取工艺

    目的:研究玄参中以哈帕俄苷、桃叶珊瑚苷、哈帕苷为代表的总环烯醚萜苷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含量,以玄参总环烯醚萜苷(STI)提取率为指标先通过单因素筛选对STI影响较大的因素,再进行均匀试验,确定优工艺.结果:结合实际情况,STI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85℃,溶剂量1:14,提取次数2次,第1次8倍量,第2次6倍量,每次1h,STI提取率为1.88%.结论:此工艺基本可行,可为工业大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龚友兰;刘东亮;龙亦文;雷洋;黄惠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药干预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结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及可能作用机制;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征;系统的探讨中药干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特点可以为进一步探究中药对变应性鼻炎的干预治疗提供信息基础.

    作者:颜利晶;谭琥;李玲;白强;谭程丹;宁状状;王慧婷;靳皓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足底操”下肢替代穴位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辅助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足底操”下肢替代穴位护理辅助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接收控制血糖、每天洗足、正确修剪趾甲、修除胼胝等糖尿病足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固定人员协助下接收“足底操”护理,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压力、总冲量、局部压力和局部冲量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足底操”下肢替代穴位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足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桂英;何宏;刘声;孙书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离体骨骨密度及骨大变形挠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大变形挠度的影响.方法:将8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12只,分别为蒙药蓝刺头高、中、低剂量组、骨疏康组、假手术组、己烯雌酚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饲养90 d后灌胃90d,检测离体骨骨密度及骨大变形挠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己烯雌酚组、骨疏康组、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大鼠离体股骨检测部位骨密度均高于模型组(P<0.01);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骨疏康组、己烯雌酚组大鼠骨密度均低于做手术组(P<0.05);己烯雌酚组、骨疏康组、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大鼠骨密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其他6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大鼠左侧股骨变形挠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其中未给药干预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降低显著(P<0.01).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骨疏康组、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己烯雌酚组实验大鼠左侧股骨的大变形挠度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蒙药蓝刺头可提高去卵巢大鼠骨大变形挠度及离体骨骨密度,提高骨抵御外力冲击的能力,改善骨质量.

    作者:高小明;常虹;丁超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浮针刀结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浮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肩)和对照组(83肩)各75例.治疗组给予浮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松解联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均显著降低、Fugl-Meyer评分均增加;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期间共发现不良反应频次179肩次,对照组184肩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刀结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盛超;王蜜;巩尊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三橘荔核汤对CAP/CPPS患者前列腺液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橘荔核汤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AP/CPPS)患者前列腺液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AP/CPPS(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三橘荔核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前列腺汤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IH-CPSI积分及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NIH-CPSI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的表达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橘荔核汤治疗CAP/CPPS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相关.

    作者:袁轶峰;袁博;刘涛;朱文雄;谭谈;傅显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李航森教授治疗中晚期肺癌用药规律探索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用药频次及规律.方法:收集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处方1200张,构建方剂库,统计分析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中药131种,其中清热、养阴、化痰、健脾、散结等几类药物多用;在高频药物的性味分析中,苦、甘、微寒、平类药物多用.结论:清热、化痰止咳、养阴、健脾等治法对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有较好疗效,能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参考.

    作者:詹丹丹;谭晓云;李航森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扶脾养胃方治疗晚期胃癌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目的:观察扶脾养胃方治疗晚期胃癌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改良DCF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扶脾养胃方加减口服,化疗两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胃痛、纳少、嗳气、黄疸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疲乏、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丧失、便秘及整体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脾养胃方配合改良DCF方案化疗可有效缓解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诸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丛建秀;王庆庆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舒筋洗外用颗粒对儿童陈旧性Ⅰ型孟氏骨折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筋洗外用颗粒治疗儿童陈旧性Ⅰ型孟氏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舒筋洗外用颗粒浸洗肘关节及前臂,对照组采用温水浸洗肘关节及前臂,两组均进行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锻炼,15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从肘关节Anderson-价标准、肘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功能3个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肘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洗外用颗粒配合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儿童陈旧性Ⅰ型孟氏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促进术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韦伟标;郭跃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医学国际化生存的优劣势分析及战略思考

    从中医学的优劣势入手,对中医学在国际上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剖析.中医疗效已被广泛接受认可,整体医学的复兴、自然医学的热捧,以及东方哲学的人性体贴更是给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由于受到疗效评判差异、中西医学哲学思想鸿沟、本土医学冲击等的影响,导致其发展传播面临一定的困难.提出要发挥中医优势,避免劣势,提高中医疗效,通过做好中医学的包装、强化组织管理等形式方法,铿锵有力地推动中医走向全世界.

    作者:何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气血宁口服液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气血宁口服液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HC-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随时间依时间变化设定,依次为313、258、250、277、230、321、255、350 nm;柱温:25 ℃;进样量:10 μL;检测时间90 min.结果:确定了15个共有峰,12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3以上,指认了芍药苷、阿魏酸2个特征峰,并对其余各共有峰进行了药材归属鉴定.结论:该方法准确、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气血宁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指标.

    作者:林晓春;翁立冬;郑锦坤;李旭桂;黄升昌;陈静梅;林晓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必净中药组方对脓毒血症患者CRP、PCT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必净中药组方治疗脓毒血症(sepsi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液体复苏、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血必净中药组方治疗,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CRP、PC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0.0%.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 II、CRP、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中药组方合西医基础治疗对脓毒血症有较好的疗效,能降低患者的CRP、PCT水平.

    作者:刘凯;尚莉莉;蔡国锋;孙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PMD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通过对实验班以及七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PMD教学改革组(A组)和非PMD教学改革组(B组),通过对照研究,得出经过PMD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考核成绩取得明显的提升,特别在临床思维以及医学伦理方面进步较快.PMD教学法是广东省教育厅教育厅立项课题,通过以病人(病案)为中心,以提高以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以病案讨论为着力点和落脚点,以多种现代教学技术为媒介,从而使医学生的动手能力(临床技能)、动口能力(沟通技巧)和动脑能力(临床思维)得到提高;PMD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以及毕业后的工作能力.

    作者:杨晓军;陈鹏;陈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抑木扶土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抑木扶土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均予GP方案治疗,治疗组再予抑木扶土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力状况(KPS)、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产生不同程度毒副反应,以损害患者WBC、N、PLT、HB、ALT、BUN、Cr为主;治疗后治疗组患者WBC、N、PLT、HB、ALT各指标损害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木扶土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

    作者:罗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刘福官教授辨治耳鸣、耳聋、鼻鼽与喉咳经验

    介绍刘福官教授治疗耳鸣、耳聋、鼻鼽与喉咳验案,分析其辨证思路和用药体会,刘师主张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因人、因时、因地、因证治疗疾病,即圆机才能活法.

    作者:马胜民;张春建;陈培明;刘福官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涌泉穴贴敷治疗甲氨蝶呤相关性腹泻32例

    目的:观察贴敷涌泉穴治疗甲氨蝶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相关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加味椒艾丸贴敷涌泉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散与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损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贴敷涌泉穴对HD-MTX化疗相关性腹泻有明显疗效,对其他消化道不良反应有改善作用,能提高ALL患儿化疗耐受性.

    作者:曹衍;刘百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Meta分析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VIP、CBMdisk、Pubmed、Elsevier期刊全文数据库、SciFinder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Cochrane library有关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RCT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RCT试验,共700例CHF患者,文献质量普遍偏低.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WMD=4.70,95%CI(2.88,7.66),P<0.00001],增加LVEF[WMD=6.38,95%CI(2.18,10.58),P=0.003]、CO[WMD=0.43,95%CI(0.36,0.49),P<0.00001]、CI[WMD=0.46,95%CI(0.22,0.69),P=0.0001]及SV[WMD=-10.0,95%CI(0.63,19.38),P=0.04],且不良反应较少,未见其他毒副作用,安全性良好.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作者:汪奕忱;庄燕;顾阳;陈晴晴;王振兴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药乳膏外治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润肤止痒乳膏外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皮损处外涂润肤止痒乳膏,对照组皮损处外涂维A酸乳膏,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红斑积分、鳞屑积分、浸润程度、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积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外用中药乳膏润肤止痒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好.

    作者:庄小梦;辛卫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肱骨外上髁炎辨治心得体会

    肱骨外上髁炎亦称肱桡关节滑囊炎、肱骨外髁骨膜炎等,是一种前臂伸肌起点的慢性牵拉伤导致肘关节外上髁局限性疼痛,并影响臂腕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因网球运动员较常见,故又称“网球肘”[1].本病多发于40 ~60岁,故亦有“四十肘”之称.据报道[2]本病普通人群发病率为1%~3%,重体力劳动者为7%,网球运动员高达35%~50%;其中男性发病率约为1.0%~1.3%,女性发病率约为1.1%~4.0%[3];本病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肱骨外上髁炎引起明显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4],且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因而本病亦是临床上的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多采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封闭治疗和手术疗法等,治疗方法较单一,短期内虽可明显缓解疼痛,但远期疗效有限,且副作用多.

    作者:潘海文;黄振宇;赵崇智;黎清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人慢性疾病预防的中医健康管理

    介绍了慢性疾病的现状、国内外慢性病预防的健康管理,并着重阐释了中医在慢性病预防上的健康管理的优势,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以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医学的价值.

    作者:陈燕;刘莎莎;洪净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