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勇
目的:研究10-羟基喜树碱(10-HCPT)和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并进行比较.方法: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为实验研究对象,将10-HCPT和SN-38分别设5个浓度组(100nM、200 nM、400 nM、600 nM、800 nM);10-HCPT和SN-38 5个浓度组分别干预肝癌HepG2细胞24、48及72 h后,MTT法检测10-HCPT和SN-38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结果:10-HCPT和SN-38在100~800nM浓度范围能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率呈浓度递增趋势,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N-38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比10-HCPT更加明显,且存在着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P<0.05).结论:10-HCPT和SN-38对肝癌细胞HepG2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SN-38比10-HCPT对肝癌细胞HepG2抑制作用更强.
作者:李梦颖;余飞;侯冰雪;肖倩;叶黎文;刘可;李鹏;陈琴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治疗组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两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存质量Kamofsky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能提高近期疗效并减轻化疗副作用,可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向光明;高宝安;官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黄元御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医家,一生著述甚丰.其对《伤寒论》的研究之作《伤寒悬解》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伤寒论》打开了视野.黄氏赞成错简重订说,对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进行了重新编次,并在每一卷的卷首均有相关的理论阐述,以表明自己治伤寒之学的基本观点.如寒温异气,六经乃六气等,并从气机升降开阖的角度去解释“寒伤营、风伤卫”,同时特别重视中土在六经传变中的重要地位等.总之,《伤寒悬解》作为一部能深入展现黄元御医学思想的书籍,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欧阳翔;张国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宗金鉴》的临床各科内容集合了前人临证精华,融入了编者的临床实践经验,至今对中医临床有着相当的影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承和应用.整理出消风散、当归饮子、秦艽牛蒡汤、桃红四物汤、补中益气汤、除湿胃苓汤六首方剂,剖析治疗荨麻疹的辨证思维方法,总结运用方剂的心得,学经典,做临床,以继承和发扬中医经典,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彭博;李忻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1 病案回顾患者男,51岁,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19d”于2014年5月13日入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患者既往腰痛病史10余年,未予重视,3年前腰部疼痛加重伴双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双足底、足背外侧感觉麻木,行走时踩棉花样感觉,双侧臀部放射针刺样疼痛,自行服用中药及推拿,症状可缓解.自今年4月以来,腰痛及双下肢放射痛急性加剧,双侧臀部及双足底、足背外侧麻木加重,遂至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医院住院治疗,CT检查结果示:(1)L4/5、L5/S1椎间盘突出;(2)腰椎椎管狭窄,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马尾综合征”,并于4月25日行“腰椎后路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作者:王妍;许能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过氧化氢引起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肾上腺嗜铬瘤克隆化细胞株PC12细胞,制备过氧化氢细胞损伤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炎症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观察过氧化氢的毒性及川芎嗪的保护作用.结果:川芎嗪预处理后,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提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白介素1β(IL-1β)分泌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上调,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下调,谷胱甘肽(GSH)升高.结论:川芎嗪对过氧化氢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川芎嗪抑制细胞凋亡、调节氧化应激反应相关.
作者:曹慧玲;高峰;张春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IgA肾病常以尿血为主要症状,故当属中医“尿血”范畴,然其病因病机复杂,常表现为虚实夹杂,给临床辨证施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孙伟,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首席科学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从医35年余,在中西医肾脏病学和中医养生保健方面有较深造诣.特别在运用补肾健脾、清化湿瘀理论治疗肾炎蛋白尿、血尿方面,运用补肾健脾、和络泄浊理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尤为擅长.对IgA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系统研究,创立“肾虚湿瘀”理论,探索慢性肾病的治疗及其改善慢性肾病长期预后的研究成绩显著.
作者:王俊;孙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特点及其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以筛选出冠脉狭窄程度较严重的偏颇体质类型.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50例,正常健康者50例,两组均采用中医体质辨识软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冠心病组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分,同时对冠心病各体质类型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50例健康对照组中平和质26例(52.0%)、气虚质6例(12.0%)、气郁质4例(8.0%)、阴虚质4例(8.0%)、痰湿质3例(6.0%)、湿热质3例(6.0%)、阳虚质2例(4.0%)、血瘀质2例(4.0%).150例冠心病患者中平和质5例,偏颇体质者145例,偏颇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其中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为主要偏颇体质类型.冠心病患者的体质分布类型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较重.结论: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可能为冠心病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且体质类型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较重.
作者:王健;滕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草乌饮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诊断为“痛风”的8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予“基本治疗”,观察组予“基本治疗+参附注射液+草乌饮”治疗.15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关节液中尿酸盐结晶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中血尿酸和尿尿酸的含量都低于对照组,两组血尿酸、尿尿酸含量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液尿酸结晶阳性率低于对照组、阴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8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乌饮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尿尿酸、关节液尿酸结晶的含量,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李彬;陈志冲;柳锦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谈勇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重在周期重建,灵活应用滋阴补阳中药序贯疗法,月经后期使用滋阴方,以滋肾阴为主;月经前期运用补阳方,以补肾阳为主;月经期不服药.根据PCOS患者就诊目的的不同,青春期以调整月经周期为主,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妇女在补肾调周的基础上以种子为要,并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不同灵活运用中药加减和西药治疗.
作者:毛眯;谈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人工虫草多糖对阿霉素模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肾病综合征模型,分为模型组、激素组、人工虫草多糖组及正常对照组.连续药物灌胃21 d后,取肾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及Ⅰ、Ⅲ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肾小球病理损伤减轻(P<0.01);人工虫草多糖组可减少Ⅰ、Ⅲ型胶原蛋白的沉积(P<0.01),且较强的松组减少更明显(P<0.05).结论:人工虫草多糖能显著降低阿霉素大鼠的肾脏病理损伤,通过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过程,对肾病综合征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胡剑卓;邱细敏;江建锋;邱华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昆仙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予甲氨蝶呤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昆仙胶囊.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ESR、RF及血清TNF-α、IL-6和hs-CRP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昆仙胶囊治疗RA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中TNF-α、IL-6和hs-CRP的释放有关.
作者:张杰;张文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屈关节疼痛实验评分和足趾肿胀度的影响.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除空白组外,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麦粒灸RA大鼠“肾俞”、“足三里”,记录屈关节疼痛实验评分,测量大鼠后足肿胀程度.结果:造模后屈关节疼痛实验评分及足趾肿胀度明显上升,麦粒灸治疗后屈关节疼痛实验评分及足趾肿胀度均降低.结论:麦粒灸可以降低屈关节疼痛实验评分及减轻佐剂关节炎大鼠的足趾肿胀度,提示麦粒灸对实验性RA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江燕;姜姝姝;高宇晨;谈宪城;甘君学;高梓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辨证采用金水六君煎加减口服治疗,7d为1个疗程,于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V1%、FEV1/FVC均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六君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戴蓓;蔡值;董莹;葛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合脑心通胶囊在治疗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国脑卒中量表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状及体征评分、中风神经功能评分、中国脑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评分,而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配合脑心通胶囊在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其临床效果比单独使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效果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林力;彭小祥;石浩;邱峥;熊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32例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消化内科常规护理,治疗组联合应用中医辨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负性情绪、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43.4±4.5、24.6±3.8)、消化道症状中上腹胀满、烧心漕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积分(0.52±0.39、0.41±0.51、0.72±0.55、0.31±0.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GIQLI量表社会活动状态、心理情绪状态、总积分(16.8±3.5、27.8±5.6、124.2±3.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可改善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考察小包装中药膏滋的性状、密度、微生物限度等稳定性指标,为有效期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取三批中药膏滋小包装进行留样观察,在常温、冷藏、冷冻状态下以开口、密封两种方式保存,每周观察1次,记录温湿度,考察外观性状.每月对留样小包装膏滋进行相对密度、不容物检查,每6月做卫生微生物学检查.结果:中药膏滋小包装各取样检测指标与0天相比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小包装中药膏滋在实验期限内质量稳定.
作者:姜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山麦消食口服液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确定山麦消食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对山麦消食口服波中的黄芪、白术、党参等用薄层色谱法进行了鉴别,通过室温下留样观察及稳定性实验考察制剂质量,拟订其质量控制标准.结果:薄层色谱法简便、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在考察的时间内性状稳定.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杨少武;李玲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免疫器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模型组、姜黄素组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后,姜黄素组每日予姜黄素液腹腔注射,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二甲基亚砜溶剂1 mL腹腔注射.给药结束后将大鼠处死,取胸腺、脾脏,电子天平称重,并取踝关节、胸腺、脾脏行病理学检查.结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姜黄素组滑膜周围软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减轻;姜黄素组胸腺质量较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并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胸腺质量.
作者:乔菊久;丁春晓;张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33例胆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包括术前宣教、情志护理、镇痛护理及术后饮食调理等.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3个时间点情绪状态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SAS得分在围手术期中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对照组术前SAS得分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且术后SAS得分明显低于手术前及入院时(P<0.01);观察组在手术前及手术后SA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前在围手术期中得分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对照组入院时及手术前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DS得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及手术前(P<0.01);观察组在手术前及手术后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术后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状态、心理情绪状态及总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有助于调整胆结石患者术前抑郁焦虑情绪,创造平稳手术生理及心理条件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黄家元;林碧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