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斌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分娩减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建立档案、并准备在我院分娩的306名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当时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人予常规护理,循证组156人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查找文献实据结合护理人员经验和临床情况,实施呼吸法分娩护理.结果:循证组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循证护理在分娩疼痛护理中的应用,能显著减轻孕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和不适,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何金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通脉活络胶囊的制备及对血栓性疾病治疗的药理作用.方法: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对通脉活络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同时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进行药理毒理探讨.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通脉活络胶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通脉活络胶囊0.50g/kg、1.00g/kg给药14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延长小鼠凝血及出血时间的趋势(P<0.05或P<0.01);通脉活络胶囊对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及凝血因子的影响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液中TT、PT、APTT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明显缩短,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通脉活络胶囊0.20g/kg、0.40g/kg、0.80g/kg均能明显降低血瘀高凝大鼠模型Ⅱ因子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降低血液高凝状态,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通脉活络胶囊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对血栓性疾病治疗的药理作用明确,可安全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运用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90例患者均实施内科保守治疗.将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情况.结果:经内科保守治疗后,9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33例(36 67%)、有效50例(55.56%),无效7例(7.78%),治疗后未出现死亡情况,在进行有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达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对于使用头孢地尼治疗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100例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全部病例经过对血和尿常规进行检查以及开展痰细菌的培养、药敏试验等确诊为呼吸道感染.对所有患者使用100mg的头孢地尼胶囊,每天服用3次,连续口服用药7天后,对患者开展随访,对患者的呼吸道感染一些症状和体征进行记录并开展评价,对不良反应同时作出记录.结果:100例患者全部采用头孢地尼胶囊治疗,通过随访观察,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使用头孢地尼对呼吸道感染症状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2%,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慢支急性发作以及急性细茵性的支气管炎有效率较高,为90%、82%和95%,没有发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分析可知使用头孢地尼对呼吸道感染疾病进行治疗是安全的且有效的.
作者:高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佳方法,治疗时间短、效果好、纠正并发症及时等优点;透析前医护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安慰;透析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综述冠脉支架断裂后临床不良后果及其对策.说明冠脉支架断裂后,MACE、支架内再狭窄、血运重建率、心梗和支架内血栓率明显增加,支架断裂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乔怀宇;盖鲁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糖尿病足溃疡多由于未系统控制饮食,未按时服用降糖药或者未定期监测治疗效果等因素,导致血糖控制不佳,造成患者末梢神经损伤、外周血管病变.这种损伤和病变在一定的诱因之下终导致了这种慢性难治性溃疡;本文阐述了使用多爱肤敷料治疗,是使溃疡能够愈合的重要因素.多爱肤敷料具有双粘的功能和保护伤口的外环境,可防止细菌和病毒的入侵,保护神经末梢,减轻疼痛,保温作用,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普外重症胰腺炎的佳手术治疗方案,总结治疗经验,分析治疗效果[1].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6年至2007年8月间接收治疗的64例普外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把他们平均分为采用手术治疗的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医师进相应的疗效观察,及时的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回访.结果:手术治疗组的32例病人中,没有出现一例死亡,所有患者中有27例治愈,2例呈显效,3例呈有效,治愈率为84.3%.32例非手术治疗的病人中,25例治愈,3例呈显效,2例有效,2例死亡,治愈率为78.1%.结论:对于普外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比采用非手术治疗好,这种方法具有治疗时间少,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对普外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李如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温粉尘作业环境下上颌窦病变发生率与正常环境下的区别.方法:随机抽样368名高温粉尘作业人员进行查体检查.分三个工龄组:A组:112人,工龄2~7年;B组:150人,工龄7~15年;C组:106人,工龄15年以上.工人工作环境因素:与室外温度差为3.6~8.7℃,相对湿度为41.3%~72.8%,粉尘浓度为6.45~9.85mg/m3.同时,随机抽样224名非高温作业的机关人员进行上颌窦CT影像检查.采用螺旋CT,普通头架轴位扫描,扫描范围从额窦上缘至上齿槽上缘.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mAs,层厚5mm,无间隔.扫描完毕后进行冠状面、横切面的refomat二维及三维标准重建,重建图像的层厚为1.25 mm.结果:A组:上颌窦炎16人,阳性率14.3%;B组:上颌窦炎28人,上颌窦息肉4人,上颌窦囊肿2人,阳性率22.7%;C组:上颌窦炎22人,上颌窦息肉6人,上颌窦囊肿2人,阳性率为28.3%.非高温组上颌窦炎16例,上颌窦息肉2例,阳性率为8%.结论:环境温度及粉尘对上颌窦的病变发生率有明显影响,且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应加以积极的防护.
作者:杨丰才;葛军;孙逢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脑梗死的发病涉及血管壁、血流动力学及血流状态等多种因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反应的生物学指标,而且是参与动脉硬化的重要炎症因子.随着医学的发展,脑卒中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达80%以上.此类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促进病人各项功能的尽快恢复是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各种功能和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常因进食困难和疾病本身的损耗而出现营养不良.同时,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高,目前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就是手术[1].手术又会带来严重的创伤和应激,引起机体分解代谢增加而加重营养不良[2].因而对食道癌术后病人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已经成为食管癌患者常规治疗之一.本研究着眼于比较营养支持方法对于食管癌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差别.
作者:任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临床尿标本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用BD Phoenix 100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药敏和ESBLs测定.结果:130株尿培养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氏菌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43株,占33.1%.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10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只有2.3%和7 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60%.结论:临床尿液标本分离出的大肠埃希氏菌中,产ESBLs菌株发生率较高,并显示多药耐药性.
作者:张丽娟;钟志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到12月间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8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为拉米夫定组,以同期我院应用恩替卡韦疗法的82例患者为恩替卡韦组,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HBV-DNA定量检测值、CTP分级评分、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血清肌酐等情况.结果: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BV-DNA定量检测值、CTP分级评分、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血清肌酐等情况均显著优于拉米夫定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拉米夫定疗法,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症状和生化指标显著改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美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儿童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258例慢性荨麻疹患儿血清中sIge和总IgE.结果:总IgE阳性率86.8%,sIgE阳性率为89.9%.其中吸入组过敏原以屋、粉尘螨(35.3%)、真菌混合组(17.8%)、蟑螂(15.5%)为多见,食入组过敏原以鱼虾蟹(41.1%)、蛋(32.6%)、牛奶(26.4%)居多;同一血清样品对3种(36.94 %)和4种(26.75 %)过敏原同时致敏例数多.结论:慢性荨麻疹患儿吸入性过敏原以屋、粉尘螨、真菌混合组、蟑螂为多见,食入组过敏原以鱼虾蟹、蛋、牛奶居多,多数患儿同时存在多种过敏原.
作者:缪小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我国老龄人增多,心脑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血栓形成是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作用机制包括血管因素、凝血、抗凝以及纤溶功能异常等.揭示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对临床上正确诊断、治疗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陆克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采用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并且分析其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8月-2012年9月共收治了1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进行聚焦超声治疗,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其并发症.结果:治疗后5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显效96例,占73.8%;有效25例,占19.2%;无效9例,占6.9%.130例患者均未发现黏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嗅觉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建议推广.
作者:谷雨;代志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于白内障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掌握预防与保健方面的知识,防止发生差错事故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进行超声乳化切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在手术前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在手术后进行健康指导.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所有的患者都得到治愈.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有效合理的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也是患者能够顺利治愈的保证.
作者:安正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老年性白内障主要分为皮质性和核性两大类,皮质性白内障是多见的类型,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膨胀期晶体因内部纤维的充分肿胀,使晶体的厚度增加,中央部分变凸使眼睛屈光力增加,造成暂时性近视.如果前房变浅,严重时就会造成房角闭塞,使房水流出受阻而继发青光眼.近年来我院对患有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41患者,实施单纯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汇报如下.
作者:王立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需再次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GOS1级11例,占27.5%;GOS2级3例,占7.5%;GOS3级6例,占15%;GOS4级16例,占40%;GOS5级4例,占10%.GOS4级所占比例高于其它级别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神经外科疾病危重、病情变化迅速等因素的影响,常规开颅术后有二次、三次手术可能性,医师需对原因进行分析,消除非正常的导致再次手术的因素,以降低再手术率,提高救治质量.
作者:贺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在临床治疗中的手段和方法,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8例阑尾炎患者诊疗过程,对不同类型阑尾炎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结果:阑尾炎类型较多,术前应明确诊断.对收治的218例阑尾炎患者,112例腹壁较薄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额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60例腹部症状重,疑似穿孔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46例慢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和疑似阑尾脓肿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收到较好结果.结论:在阑尾炎住院患者中,对不同体型,不同症状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可避免手术风险的发生,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