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怀宇;盖鲁粤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术前访视的必要性,谈谈开展术前访视的内容,方法和发展.方法:将符合手术条件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采用针对性的术前访视;而对照组42例不做术前访视,所有问卷调查表需由患者填写,并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和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恐惧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101).结论:术前访视能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是取得患者和家属术中佳配合的保证,也是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关键.术前访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甄惠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持续关节腔对流冲洗术,临床常用于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切口感染等患者的治疗.但由于手术创伤大,坏死组织或脓栓不易彻底清除、术后出血等原因,术后常有异常情况的发生.现将我科2002年1月~2006年3月我科对38例患者行病灶清除,持续关节腔对流冲洗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贵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胺碘酮和坎地沙坦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用本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共收治的阵发性心房患者80例,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胺碘酮药物治疗,po,观察组在口服胺碘酮的基础上加上坎地沙坦8mg/天,两组的疗程均为一年.对两组患者的心房颤动复发率和治疗前、治疗后的半年、一年的左心室内径值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两组的左房内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一年以后,对照组的左房内径明显比治疗组大(P<0.01).结论:胺碘酮与坎地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可以降低复发率,具有延缓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作者:阳淑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新生儿脐部残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门户,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0%~70%,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因此,新生儿脐部感染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对10例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产褥期是一个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可能会引起情感性的精神障碍.鉴于此,本文着手研究在妇产科护理上的人文服务特点,并根据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并分析了如何将人文关怀合理地体现在妇产科护理中.
作者:曾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在临床治疗中的手段和方法,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8例阑尾炎患者诊疗过程,对不同类型阑尾炎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结果:阑尾炎类型较多,术前应明确诊断.对收治的218例阑尾炎患者,112例腹壁较薄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额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60例腹部症状重,疑似穿孔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46例慢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和疑似阑尾脓肿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收到较好结果.结论:在阑尾炎住院患者中,对不同体型,不同症状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可避免手术风险的发生,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妊娠期常见合并症的临床分析及其营养防治的原则与方法.方法:通过对妊娠期常见合并症,包括妊娠剧吐、妊娠合并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合并症的论述,介绍了各自营养防治的方法.结果:通过对妊娠期常见合并症的临床分析及其营养防治的方法探讨,使患者功能全部恢复,且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妊娠期常见合并症的临床分析可找到营养防治的良好方法,并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功能恢复快.
作者:张静;陈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即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整复、牵引等手法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JOA下腰痛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优良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更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肖永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适应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医院内部竞争激励机制,落实评聘分开基本要求,建立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做法 制定政策确定标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量化考评标准、明确考核程序、加强聘后管理.结果:自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下半年,共进行聘任考核5次,部分人员延迟聘任,原因包括整体分数不达标、三基考试不合格等.对未聘人员分别采取了高职低聘、离岗培训或警示谈话.体会:该管理成为全面加强医院管理的有力抓手,实现了医务人员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积极性,发挥人员潜力;该管理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该管理需改进的方面包括细化岗位、分层管理等.
作者:孙亚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流行趋势以及四期症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不断消除心理因素对患者的负面影响,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万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喹诺酮类(QNS)药物是指人工合成的含有42喹酮母核的一类抗菌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与其它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以及价格便宜等特点,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加广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该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亦多,临床医务人员必须熟悉这些药物,既可充分发挥这些药物的治疗作用,又可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许炯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 我国目前护理教育现状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慢,我国护理师资队伍整体数量严重不足和质量的参差不齐,有部分医学院校护理教育以医院为主,护理教学以医生为主[1],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即使有部分护理专业人员充实到师资队伍,但因原始学历大部分以中专为主,她们实践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但教育观念落后,主要以经验教学为主,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以后工作中表现出盲从,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及创造性.这些师资因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学术水平滞后,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有限,研究工作往往缺乏科学性、创新性和严谨性.加上护理师资培训措施单一,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实效性,导致护理师资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科院校,由于工作生活条件、福利待遇远比发达地区、大城市差,因而面临高学历人才引进困难和原有人才不稳定等压力,严重制约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者:郝云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具体探究影响胃食管返流病(GERD)的危险因素以及诊疗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内科门诊430例就诊患者填写的返流性疾病问卷(RDQ)表,于2013年进行调查随访.结果:430例患者填写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 表中,可利用资料为427例,占99.3%.其中确诊为GERD患者,达到了16.6%(71/427).发病不具备季节规律性,平均病程为3.5年.影响GERD的危险因素包含高年龄、体力劳动、酗酒,而其性别、吸烟史、体重以及血型等,均未构成GERD危险.患者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抑酸药、制酸药治疗,31%(22/71)患者症状仍明显.结论:GERD,是消化科常见性疾病.其主要高危因素涉及到老年、体力劳动、酗酒等,其症状控制相对困难.
作者:郑永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使用硫糖铝与黄连素进行联合治疗,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患有慢性胃炎并且使用常规抗酸与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无效的患者共76例,这些患者使用硫糖铝和黄连素进行联合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一般进行1-2个疗程或使患者体征显著改善以后,维持3个月再减量治疗.结果:76例患者通过治疗3个月后,有52例患者被治愈,有20例治疗有效,有4例治疗无效,跟踪观察患者1年内复发有2例,总有效例数为72例,所占百分比为94.74%.76例患者中有15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其中10例患者转为阴性,其阴转率为66.67%.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得出,使用硫糖铝和黄连素联合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不光安全有效、患者易接受,且不良反应轻微,药物价格低廉,服用简单,是进行治疗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被广泛使用.
作者:刘世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气化减压联合臭氧消融术在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脊柱外科自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经皮激光气化减压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的23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其中55岁以上68例,55岁以下162例,同时实施单个椎间盘手术45例,两个椎间盘118例,三个椎间盘67例.术前及术后1、4、8、12、24周应用JOA法评定疗效.结果:230例患者术中未发生硬膜囊、神经根和血管损伤,术后无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术后4周内腰围保护制动.所有患者均得到2~24周的随访(平均8周);结论:经皮激光气化减压联合臭氧消融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
作者:许宇霞;罗为民;罗琦山;汪学徽;何友志;王强;王永福;王上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资料,包括患者体征、临床症状、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25例患者手术后病理报告分叶状纤维瘤15例,叶状囊肉瘤10例,其中低度恶性叶状囊肉瘤4例,高度恶性叶状囊肉瘤3例,中度叶状囊肉瘤3例,经随访有4例局部复发,二次手术后一直未出现复发.结论:通过手术治疗能使大多数乳腺分叶状肿瘤预后较好,故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手术是理想的选择方式.
作者:李先国;李方杰;吴波;刘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酶超声浸浴配合酸化水在器械清洗中的效果.方法:加酶超声浸浴配合酸化水对医院手术室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统计2011年至2013年医疗器械处理质量检测结果,分析加酶超声浸浴配合酸化水在器械清洗中的效果和作用.结果:2011-2013年,观察组处理的各种管腔器械与医疗器械共达3220件,合格数为3156件,合格率为98.0%;对照组处理的各种管腔器械与医疗器械共达3125件,经目测法检测合格数为2365件,合格率为75.7;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酶超声浸浴与酸化水的配合,可以有效清洗医疗器械的残留污渍,对器械的保养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采用不同的临床检测方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几种检验方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过程中的意义以及价值.方法:对我院儿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超高倍显微镜法、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免疫)、PCR法和冷凝集试验方法进行临床检验.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35例受检样品中阳性结果分别为30例(65.2%)、39例(84.8%)、42例(91.3%)、18例(39%)、15例(32.6%).13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MP感染的46例病例中,同时阳性15例;89例非MP感染组中,阳性者分别为2,7,5、3、3例.
作者:李少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术后降颅内压,抗感染治疗.然后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出院半年后作格拉斯哥(GCS)评分:恢复良好的25例(52.08%),有功能障碍但是生活自理的10例(20.83%),基本生活自理的7例(14.58%),植物生存的2例(4.16%),死亡的4例(8.33%).结论:小骨窗早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简便快捷直接、微创和有效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姚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胰腺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2例胰腺损伤病理的诊治经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损伤以闭合性损伤为主,占78.13%,多为患者上腹部直接暴力所致,其中交通事故造成的损伤为主,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内出血或出血性休克体征,可通过血尿淀粉酶检查阳性,腹腔穿刺或灌洗淀粉酶检查阳性,B超、CT或MR检查进行临床确诊.32例患者中2例Ⅰ级损伤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余3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治愈27例,死亡3例,死于创伤性休克1例,死于颅脑损伤1例,死于感染性败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胰腺损伤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病情危急,易造成漏诊,延误治疗.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尽早对胰腺损伤做出确诊,对损伤程度做出判断,并选择佳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卢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