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李先国;李方杰;吴波;刘波

关键词:乳腺分叶状肿瘤, 预后, 病理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资料,包括患者体征、临床症状、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25例患者手术后病理报告分叶状纤维瘤15例,叶状囊肉瘤10例,其中低度恶性叶状囊肉瘤4例,高度恶性叶状囊肉瘤3例,中度叶状囊肉瘤3例,经随访有4例局部复发,二次手术后一直未出现复发.结论:通过手术治疗能使大多数乳腺分叶状肿瘤预后较好,故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手术是理想的选择方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儿内科护理医患纠纷的有效防范措施

    当前,在医院的儿内科医疗和护理过程中,因各种因素造成了医患纠纷.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随机抽取儿内科自2012年1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名患儿,分析研究引发儿内科护理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主要有医护人员专业素质问题、家属背景差异性因素,以及医疗环境等因素,提出了儿内科护理医患纠纷的有效防范措施,要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技能、转变医护服务理念,加强医护的规范化操作,重视对医护纠纷的防范,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张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应用甘精胰岛素,对照组在二甲双胍基础上给予诺和灵N.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马凤枝;郑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儿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5例急诊发烧、肺炎等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人员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结果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员在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感染程度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疾病中能够帮助临床有效判断炎症和创伤转归,并综合判定炎症和感染,从而对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将有效的诊断依据提供给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黄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支架断裂的临床预后及处置

    综述冠脉支架断裂后临床不良后果及其对策.说明冠脉支架断裂后,MACE、支架内再狭窄、血运重建率、心梗和支架内血栓率明显增加,支架断裂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乔怀宇;盖鲁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风寒型面瘫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面瘫患者进行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优于单一电针治疗法.结论:电针结合超短波治,提高了治愈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万鹏;陈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先天性无阴道无宫颈双子宫畸形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先天性无阴道、无宫颈合并双子宫畸形,是罕见的女性生殖道畸形.本文报道1例因周期性下腹痛就诊,经手术确诊并治疗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吴艳欣;谢洪哲;姚书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特异性冷凝素影响血型鉴定一例分析

    血型鉴定是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之一,主要针对需要输血的手术,贫血人和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溶血患儿.血型鉴定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一例因自身非特异性IgM类冷凝素抗体而导致对血型鉴定结果产生干扰进行探讨,结果如下.

    作者:谢晓峰;杨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螺旋CT在老年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老年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接受急腹症治疗的老年的患者80名,其中40名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作为CT组,40名患者采用肝脏MRI技术进行诊断,作为MR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组患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MIR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技术可对老年急腹症病因进行准确诊断,对于老年急腹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手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使用支撑喉镜对声带息肉进行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通过对2010-2012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声带息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疗效进行数据的统计并探讨该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使用支撑喉镜进行声带息肉手术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患者康复后进行1个月内进行复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治愈率达到93%.结论:通过使用支撑喉镜对声带息肉患者进行手术后,整体的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的推广使用.

    作者:李昌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86例骨科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探讨骨科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情况,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解决措施.为临床医护工作者在骨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05年6月至12年6月收治的1747名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尤其重点分析其中在院内发生感染的骨科患者,对引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骨科患者院内发生感染情况的解决策略.结果:我院自05年6月至12年6月收治的1747名骨科患者中有86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9%.其中手术切口创伤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有31例,皮肤黏膜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0例,泌尿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4例,上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10例,胃肠道发生感染的患者6例,下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3例,其他2例.结论:医院是感染的高发区,尤其是医院的骨科,骨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包括医院的感染预防工作和管理工作,手术的消毒措施,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患者的骨科手术进行时间的长短,患者在手术后自身的免疫能力,医院对于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是否合理,医院的环境是否卫生达标.上述各项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骨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因此要做好各项措施,降低骨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

    作者:吴国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术后降颅内压,抗感染治疗.然后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出院半年后作格拉斯哥(GCS)评分:恢复良好的25例(52.08%),有功能障碍但是生活自理的10例(20.83%),基本生活自理的7例(14.58%),植物生存的2例(4.16%),死亡的4例(8.33%).结论:小骨窗早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简便快捷直接、微创和有效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姚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人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临床诊治效果观察

    老年性白内障主要分为皮质性和核性两大类,皮质性白内障是多见的类型,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膨胀期晶体因内部纤维的充分肿胀,使晶体的厚度增加,中央部分变凸使眼睛屈光力增加,造成暂时性近视.如果前房变浅,严重时就会造成房角闭塞,使房水流出受阻而继发青光眼.近年来我院对患有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41患者,实施单纯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汇报如下.

    作者:王立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50例胎儿肾盂积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胎儿肾盂积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访观察50例胎儿肾盂扩张前后径不低于0.5cm者,并进行总结讨论.结果:孕妇共有50只肾脏存在肾盂积水,有8例为单侧肾盂积水,有21例为双侧存在肾盂积水.患儿出生一周后复查36只肾盂积水征象消失,患儿出生3个月只有2只未消失.结论:产前诊断时需要反复对比中晚期的胎儿肾盂积水,并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可有助于对胎儿的泌尿系统发育情况进行了解,利于选择患儿出生后随访和治疗方案.

    作者:刘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硬膜外麻醉导管打结一例

    目的:研究1例硬膜外麻醉导管打结的拔除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3月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疝修补术过程中硬膜外导管打结难以拔除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拔管次日23小时后,患者取侧卧位,于穿刺导管旁逐层注射利多卡因局麻药,从不同的角度持续轻拉拔除导管.结果:导管顺利拔出导管,未出现折管、断管现象.结论:硬膜外导管留置一段时间后注射麻醉药物是一种能够拔除硬膜外麻醉打结的有效方法.

    作者:范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症胰腺炎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运用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90例患者均实施内科保守治疗.将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情况.结果:经内科保守治疗后,9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33例(36 67%)、有效50例(55.56%),无效7例(7.78%),治疗后未出现死亡情况,在进行有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达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氧化应激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和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它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氧化应激是很多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衰老、肝病、糖尿病、炎症、癌症等的发病原因,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氧化应激的关系密切,即糖尿病与机体内氧自由基的增多以及抗氧化防御体系功能紊乱有关.本文介绍了氧化应激参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讨论通过抗氧化应激效应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中药的作用机制及其疗效.

    作者:宋英;邓立东;徐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口服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应用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口服给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效果及其具体给药方案,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采用不同的口服给药治疗方案.对照组对其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他巴唑)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实验组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他巴唑)联合用药,同时配合给予泼尼松,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给药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给予患者PTU和他巴唑联合用药,40例患者中28例一次性治愈,8例患者有复发情况,4例患者甲状腺亢进症状并无明显好转,病情无缓解.实验组给予患者PTU和他巴唑联合用药,同时配合给予患者泼尼松,40例患者中37例一次性治愈,3例患者有复发情况.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治疗无效的情况.实验组治疗方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他巴唑)联合用药,同时配合给予患者泼尼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显著,相比于传统用药方案,其治愈率显著提高,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明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院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医院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全部患者行改良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病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情况、患者恢复情况、病情复发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结果:患者手术治疗时间约为45-100min,术后6h可起床进行活动或进食,活动时腹股沟区牵拉感不明显,且未发生并发症.17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一例患者发生复发现象.结论:改良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十分有效,其手术微创、安全,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进;张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支气管炎的护理

    小儿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护理,对患儿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作用,我院对综合护理方法对小儿支气管炎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现汇报如下.

    作者:黄彩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gA肾病的病理分级与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的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IgA肾病的病理分级与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结果.方法:123例均选择行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123例.分为牌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3型.其中脾肾气虚型40例;肝肾阴虚型24例;气阴两虚型59例.通过血压及生化指标检测:肾活检前1周内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蛋白定量、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IgA、IgG、IgM、C3.肾组织光镜:病理标本根据Lee分级标准将IgA肾病分为I~V级.结果:三组证型中肝肾阴虚型SCr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型(P<0.01);3组间Ccr、BUN、TG、IgA、IgM、C3、DB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气虚型Alb水平低于气阴两虚型(P<0.05),24h尿蛋白定量大于气阴两虚型(P<0.05);脾肾气虚型TC水平高于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型(P<0.01);肝肾阴虚型IgG水平低于气阴两虚型(P<0.05),脾肾气虚型和肝肾阴虚型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型SBP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各证型患者病理分级中Ⅲ级~Ⅳ级多见,共95例占77.24%.脾肾气虚型病理分级百分比相对级别较低,而肝肾阴虚型病理分级百分比相对级别较高,但各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IgA肾病的病理分级可对实验室指标的早期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宪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