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峰;杨艳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和检验人员常用、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如何运用佳的进针方法来减轻患者在打针及抽血时的疼痛,以及对周围组织、神经、血管的损伤减少到低程度,一直是广大护理工作者及检验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现将体会与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巩翠雪;李建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筛查方法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系(TCT)、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由于生活;工作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失眠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而今,大多医家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衡,其中肝(胆)、心、脾(胃)、肾、脑与失眠的发病密切相关,仅于病位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治疗原则不尽相同,本人根据失眠的不同表现进行辨证,加用针灸配合埋压耳穴进行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428例愈显率为100%;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临床尿标本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用BD Phoenix 100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药敏和ESBLs测定.结果:130株尿培养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氏菌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43株,占33.1%.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10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只有2.3%和7 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60%.结论:临床尿液标本分离出的大肠埃希氏菌中,产ESBLs菌株发生率较高,并显示多药耐药性.
作者:张丽娟;钟志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综述冠脉支架断裂后临床不良后果及其对策.说明冠脉支架断裂后,MACE、支架内再狭窄、血运重建率、心梗和支架内血栓率明显增加,支架断裂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乔怀宇;盖鲁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普外重症胰腺炎的佳手术治疗方案,总结治疗经验,分析治疗效果[1].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6年至2007年8月间接收治疗的64例普外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把他们平均分为采用手术治疗的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医师进相应的疗效观察,及时的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回访.结果:手术治疗组的32例病人中,没有出现一例死亡,所有患者中有27例治愈,2例呈显效,3例呈有效,治愈率为84.3%.32例非手术治疗的病人中,25例治愈,3例呈显效,2例有效,2例死亡,治愈率为78.1%.结论:对于普外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比采用非手术治疗好,这种方法具有治疗时间少,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对普外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李如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垫江县中医院2012年度细菌耐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12月期间医院感染的细菌及耐药情况.结果:2012年本院共分离细菌102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520株,占50.88%,革兰阳性菌502株,占49.12%,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本院常用抗生素耐药性普遍高于革兰氏阳性杆菌,x2检验差异性显著,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无菌化操作管理,掌握医院内细菌变化动态,从而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程运洪;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探讨颈内静脉置管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近几十年来,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妇产科工作中熟悉掌握颈内静脉置管术显得更重要,他不仅对抢救危急重孕产妇提供输液通道、给药途径及手术后静脉高营养治疗提供保证,而且还外羊水过多孕妇放羊水,肿瘤病人腹腔内灌注,化疗给药等提供很好的方法,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特点.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护理方便、并发症少、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深受广大医患人员喜爱,效果满意[1].现将其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先天性无阴道、无宫颈合并双子宫畸形,是罕见的女性生殖道畸形.本文报道1例因周期性下腹痛就诊,经手术确诊并治疗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吴艳欣;谢洪哲;姚书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当前,在医院的儿内科医疗和护理过程中,因各种因素造成了医患纠纷.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随机抽取儿内科自2012年1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名患儿,分析研究引发儿内科护理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主要有医护人员专业素质问题、家属背景差异性因素,以及医疗环境等因素,提出了儿内科护理医患纠纷的有效防范措施,要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技能、转变医护服务理念,加强医护的规范化操作,重视对医护纠纷的防范,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张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23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按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划分,对照组应用药物方案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方案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63例中,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6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2个月显示,复发率为3.1%,对照组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药物治疗效果比较,过敏性鼻炎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但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也在80%以上,故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选择.可在常规药物治疗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实施手术治疗.过敏性鼻炎采用低温子射频治疗,创伤较小,不良反应少,可重复应用,患者有较高耐受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开展应用.
作者:线东鑫;王媛;冯德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儿科腹泻常规护理措施,并给予相应的药物进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医学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其中心内科的护理安全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关注.心内科是医学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一些疾病的变化不稳定、病种又很复杂等问题,使得心内科护理的工作变得十分特殊和复杂.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依然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研究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展开了讨论,主要分析了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作者:陈建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探讨康复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58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对照组52例.两组在康复护理干预下,治疗组采用中药除痹汤(骨碎补、威灵仙、牛膝等)内服,对照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扶他林片口服配合扶他林乳剂外用,治疗1个月比较疗效、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91.51%)与对照组为76.9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取的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秀芳;曹红霞;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引起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对50例食管异物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例中,治愈50例,并发症4例.结论:通过护理减少食管异物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庞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又称骨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变形性关节病等,是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损伤的常见原因,也是产生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是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甚至出现关节变形,目前在我国该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现对我院搜集的56例该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毛雅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降低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提高自理能力和生存方式.脑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具有发病突然,进展快,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是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王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亦可由全身性疾病所致.鼻腔填塞是鼻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局部处理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1],绝大多数病人经此法治疗能达到止血目的,但由于填塞方式局限和凡士林纱条等填塞材料的因素,患者往往会出现鼻部剧烈疼痛、头痛、眼胀,甚至在填塞过程中休克的情况,抽取填塞物时还可能会因粘连导致再次出血.我科门诊自2008年1月以来,采用新型高膨胀止血材料取代传统凡士林填塞物治疗鼻出血32例,在克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宇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用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共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200例患儿,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100例,对他们都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实施了特殊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采用了普通的常规护理方法,并对他们的转归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病死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采取特殊护理,能更快地促进患儿身体恢复,降低了病死率,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治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善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分散片属于一种速释剂型,主要用于解决难溶性药物溶出度问题,分散片制备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检索了国内外文献,对该剂型的处方、制备工艺及临床使用进行综述.
作者:徐惠姐;王在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