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宇霞;罗为民;罗琦山;汪学徽;何友志;王强;王永福;王上元
老年性白内障主要分为皮质性和核性两大类,皮质性白内障是多见的类型,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膨胀期晶体因内部纤维的充分肿胀,使晶体的厚度增加,中央部分变凸使眼睛屈光力增加,造成暂时性近视.如果前房变浅,严重时就会造成房角闭塞,使房水流出受阻而继发青光眼.近年来我院对患有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41患者,实施单纯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汇报如下.
作者:王立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外科腹腔手术患者进行了比较合理的护理,分析研究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66例进行了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有效的术前和术中的护理,对照组患者则是采取一般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估.结果:经过分析评估,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且患者的住院舒适率也明显的要高于对照组.经过比较分析,经过特别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组的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患者开展比较有效的人性化术前、术后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这有利于患者自身的身心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以来的100例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00例脊柱手术后患者进行调查问卷,从而了解其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影响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因素主要有手术后疼痛、临床操作、环境、患者家属态度等.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内心的焦虑以及恐惧,增强患者对疼痛的控制能力,尽早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陈天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体肠炎患儿血PCT、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已经确诊的3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32例细菌性肠炎患儿的血CRP(C反应蛋白)和PCT(血降钙素原).结果:将CRP>10mg /L、PCT>0.5Lg /L作为阳性阈值,病毒组的CRP、PCT阳性率分别为40.0%、20.0%,细菌组的CRP、PCT阳性率分别为84.4%、87.5%.细菌组明显高于病毒组(P值<0.01).CRP诊断细菌性肠炎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都明显小于PCT.结论:血PCT、CRP检测对鉴别小儿肠炎的病原体有重要临床意义,而PCT 检测较CRP诊断细菌性肠炎价值更高.
作者:曾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着重对城市民营老年公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城市民营养老机构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同时展望了我国城市民营养老公寓的发展前景.
作者:胡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当前,在医院的儿内科医疗和护理过程中,因各种因素造成了医患纠纷.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随机抽取儿内科自2012年1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名患儿,分析研究引发儿内科护理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主要有医护人员专业素质问题、家属背景差异性因素,以及医疗环境等因素,提出了儿内科护理医患纠纷的有效防范措施,要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技能、转变医护服务理念,加强医护的规范化操作,重视对医护纠纷的防范,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张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1例硬膜外麻醉导管打结的拔除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3月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疝修补术过程中硬膜外导管打结难以拔除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拔管次日23小时后,患者取侧卧位,于穿刺导管旁逐层注射利多卡因局麻药,从不同的角度持续轻拉拔除导管.结果:导管顺利拔出导管,未出现折管、断管现象.结论:硬膜外导管留置一段时间后注射麻醉药物是一种能够拔除硬膜外麻醉打结的有效方法.
作者:范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骨科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情况,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解决措施.为临床医护工作者在骨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05年6月至12年6月收治的1747名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尤其重点分析其中在院内发生感染的骨科患者,对引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骨科患者院内发生感染情况的解决策略.结果:我院自05年6月至12年6月收治的1747名骨科患者中有86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9%.其中手术切口创伤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有31例,皮肤黏膜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0例,泌尿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4例,上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10例,胃肠道发生感染的患者6例,下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3例,其他2例.结论:医院是感染的高发区,尤其是医院的骨科,骨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包括医院的感染预防工作和管理工作,手术的消毒措施,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患者的骨科手术进行时间的长短,患者在手术后自身的免疫能力,医院对于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是否合理,医院的环境是否卫生达标.上述各项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骨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因此要做好各项措施,降低骨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
作者:吴国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通脉活络胶囊的制备及对血栓性疾病治疗的药理作用.方法: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对通脉活络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同时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进行药理毒理探讨.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通脉活络胶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通脉活络胶囊0.50g/kg、1.00g/kg给药14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延长小鼠凝血及出血时间的趋势(P<0.05或P<0.01);通脉活络胶囊对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及凝血因子的影响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液中TT、PT、APTT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明显缩短,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通脉活络胶囊0.20g/kg、0.40g/kg、0.80g/kg均能明显降低血瘀高凝大鼠模型Ⅱ因子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降低血液高凝状态,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通脉活络胶囊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对血栓性疾病治疗的药理作用明确,可安全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897 年德国化学家 Felix Hoffmann 博士首次合成出乙酰水杨酸,引出了阿司匹林的经典传奇[1].阿司匹林是一种神奇的药物,大剂量服用可以消炎;中剂量服用可以镇痛;小剂量服用可以防止血小板凝结引发血管堵塞,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栓.本文对药物阿司匹林的剂型作用及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一方面通过对剂型的研究,使阿司匹林发挥佳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对阿司匹林的剂型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引起人们对阿司匹林剂型研究的重视.为使阿司匹林更好的发挥其神奇功效开发合适的剂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前景.
作者:文飞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探讨了介入治疗的优势、以及宫颈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的进展,以供与医护同仁交流.
作者:马艳娥;郭淑辉;侯美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析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价值,对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进行误诊分析.方法:对20例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将所得超声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患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45%.结论:超声诊断的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声像图对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金有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口服给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效果及其具体给药方案,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采用不同的口服给药治疗方案.对照组对其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他巴唑)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实验组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他巴唑)联合用药,同时配合给予泼尼松,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给药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给予患者PTU和他巴唑联合用药,40例患者中28例一次性治愈,8例患者有复发情况,4例患者甲状腺亢进症状并无明显好转,病情无缓解.实验组给予患者PTU和他巴唑联合用药,同时配合给予患者泼尼松,40例患者中37例一次性治愈,3例患者有复发情况.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治疗无效的情况.实验组治疗方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他巴唑)联合用药,同时配合给予患者泼尼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显著,相比于传统用药方案,其治愈率显著提高,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明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S-100β、NSE及GFAP在颅脑外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7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80例颅脑损伤后12h以及40名健康人的血清S-100β、NSE及GFAP水平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患者组在受伤后12h血清GF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血清GFAP水平与48h 的GCS评分以及6个月之后预后评分(GOS评分)呈负相关性(r=-0.58、-0.27,P均<0.05);采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血清GFAP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S-100β与NSE,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FAP检测能够作为诊断颅脑外伤以及早期病情的重要指标,其敏感性明显优于S-100β与NSE.
作者:方强;邓健;胡林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常因进食困难和疾病本身的损耗而出现营养不良.同时,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高,目前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就是手术[1].手术又会带来严重的创伤和应激,引起机体分解代谢增加而加重营养不良[2].因而对食道癌术后病人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已经成为食管癌患者常规治疗之一.本研究着眼于比较营养支持方法对于食管癌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差别.
作者:任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妊娠期常见合并症的临床分析及其营养防治的原则与方法.方法:通过对妊娠期常见合并症,包括妊娠剧吐、妊娠合并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合并症的论述,介绍了各自营养防治的方法.结果:通过对妊娠期常见合并症的临床分析及其营养防治的方法探讨,使患者功能全部恢复,且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妊娠期常见合并症的临床分析可找到营养防治的良好方法,并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功能恢复快.
作者:张静;陈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胎粪吸入综合征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措施,以减低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31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护理.结果: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病与围生期窒息息息相关.结论:新生儿胎粪吸人综合征及早预防、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窒息抢救、正确治疗和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黄立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380例入院突发性耳聋患者入院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了造成突发性耳聋的因素,并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配合医疗的基拙上,以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听力健康,降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与复发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历存根调查,并且对责任护士进行对应问卷调查,发现突发性耳聋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而且发病年龄段多集中在40~59岁之间;对于发病季节而言,有向1、3季度集中发展趋势,病因与患者的工作环境、心理情绪、病毒感染等因素有着很大程度的联系.结论:根据对患者入院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给患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且对这些护理措施加以有效宣传,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健康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彭亚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亦可由全身性疾病所致.鼻腔填塞是鼻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局部处理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1],绝大多数病人经此法治疗能达到止血目的,但由于填塞方式局限和凡士林纱条等填塞材料的因素,患者往往会出现鼻部剧烈疼痛、头痛、眼胀,甚至在填塞过程中休克的情况,抽取填塞物时还可能会因粘连导致再次出血.我科门诊自2008年1月以来,采用新型高膨胀止血材料取代传统凡士林填塞物治疗鼻出血32例,在克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宇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我院高血压病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影响高血压病人合理用药相关因素类型分为:药物自身的作用、经济性、用药方案调整、处方不合理、药物不良反应、营养饮食不良、其他等.其影响高血压病人用药安全所占的比率依次为:26.5%、21.5%、16.25%、13.25%、8.25%、7.50%、6.75%.其中占主要影响因素的类型为药物自身作用及经济性.结论:影响高血压病人用药相关因素与药物的自身作用及经济性等诸多指标均有关,我院目前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尚需对影响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分析、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樊汝令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