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传德;于丽
目的:观察两种置管静脉输注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将我科12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分为两组,1组74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PICC,2组50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平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结果:PICC平均留置时间及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CVC.结论:PICC和CVC置管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与CVC置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置管方法,对于长期输液或化疗的患者,PICC置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霞;朱凤霞;贾晨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相应的促进了医院中医护人员的临床诊断水平和护理水平.医护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实行人性化的治疗和护理,促进了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关系的和谐.本同重点探讨的是护患沟通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护理沟通进而提高了整个妇产科护理的水平.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也希望能够促进妇产科护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何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胎粪吸入综合征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措施,以减低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31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护理.结果: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病与围生期窒息息息相关.结论:新生儿胎粪吸人综合征及早预防、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窒息抢救、正确治疗和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黄立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浅表淋巴结是否有病变,例如良性或是恶性等,对价值进行诊断判别.方法:选取2012年在某院进行诊断的浅表淋巴结病变患者,了解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浅表淋巴结会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出明显的区别,例如形态、淋巴门、内部回声等.经过对所选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良性比恶性组数量更多,两组之间也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良性组比恶性组有较小的Rr、PI值,但是对于两组的大、小值之间却没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浅表淋巴结进行良恶性鉴别,其对于实践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亚东;李英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急性肺栓塞是以发病率高、误诊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为特点的急性病症.大多数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发病时都有心电图改变,虽然缺乏特异性,为非确诊性指标,但其动态改变具有诊断参考意义,尤其对鉴别诊断如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有重要价值.对可疑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者应尽早做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动态观察,结合临床其他资料以提高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
作者:郭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行结肠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术中使用CO2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接受结肠镜EMR和E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CO2和空气作为充气介质.比较两组操作时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操作时间、p(ETCO2)无明显差别,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结肠EMR及ESD术中应用CO2不影响操作,安全可靠.
作者:廖江涛;李娟;陈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糖尿病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它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氧化应激是很多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衰老、肝病、糖尿病、炎症、癌症等的发病原因,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氧化应激的关系密切,即糖尿病与机体内氧自由基的增多以及抗氧化防御体系功能紊乱有关.本文介绍了氧化应激参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讨论通过抗氧化应激效应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中药的作用机制及其疗效.
作者:宋英;邓立东;徐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由于生活;工作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失眠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而今,大多医家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衡,其中肝(胆)、心、脾(胃)、肾、脑与失眠的发病密切相关,仅于病位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治疗原则不尽相同,本人根据失眠的不同表现进行辨证,加用针灸配合埋压耳穴进行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428例愈显率为100%;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76例符合血管性痴呆(VD)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的方法,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30 mg/次,3次/d,加服银杏叶片80 mg/次,3次/d.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的方法,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30 mg/次,3次/d.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比较两者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量表(ADL)[1].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MSE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单纯应用尼莫地平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秀艳;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我院高血压病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影响高血压病人合理用药相关因素类型分为:药物自身的作用、经济性、用药方案调整、处方不合理、药物不良反应、营养饮食不良、其他等.其影响高血压病人用药安全所占的比率依次为:26.5%、21.5%、16.25%、13.25%、8.25%、7.50%、6.75%.其中占主要影响因素的类型为药物自身作用及经济性.结论:影响高血压病人用药相关因素与药物的自身作用及经济性等诸多指标均有关,我院目前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尚需对影响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分析、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樊汝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干眼的诊断手段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务工作者诊疗干眼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于我院08年6月至12年6月收治的60例干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每一位患者在干眼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手段和有效方法.对比得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干眼的诊断主要由几下几个项目构成:泪液分泌量的变化,泪膜的稳定情况,眼表是否有损伤,患者有无其他慢性症状,泪液的渗透压或乳铁蛋白的变化.对于干眼的治疗采用手术疗法以及药物疗法,对于不同病症患者采用不同疗法,手术疗法治愈率为98.3%,药物治疗治愈率为97.4%.结论:干眼的临床诊断须多方面配合诊断,临床上对于干眼的治疗须因症施治,不同患者采用不用的方法,可以较大的提高干眼的治愈率.
作者:张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对尿中白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对比200例患者尿液检测结果,以尿液分析仪阴性结果为筛选标准时,其假阳性率为29.7%,假阴性率为1.5%,灵敏度为95.7%,特异性为53.8%,以白细胞计数≤15个/ul时,其假阳性率为4.3%,假阴性率为5 4%,灵敏度为88.3%,特异性为92.6%.结论:以白细胞计数≤15个/ul为尿液分析仪正常筛选标准时检测价值较高,配合显微镜检测结果可靠性更高.
作者:田贤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内镜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诊治中得到高度重视.虽然消化内镜的生产过程是非常精细的,但是由于消化内镜结构比较复杂,导致内镜中传播的疾病逐渐增多,其中人为因素对消化内镜造成的影响较大.本文主要对人为因素造成内镜损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护理措施.
作者:赵灵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胎儿肾盂积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访观察50例胎儿肾盂扩张前后径不低于0.5cm者,并进行总结讨论.结果:孕妇共有50只肾脏存在肾盂积水,有8例为单侧肾盂积水,有21例为双侧存在肾盂积水.患儿出生一周后复查36只肾盂积水征象消失,患儿出生3个月只有2只未消失.结论:产前诊断时需要反复对比中晚期的胎儿肾盂积水,并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可有助于对胎儿的泌尿系统发育情况进行了解,利于选择患儿出生后随访和治疗方案.
作者:刘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术后降颅内压,抗感染治疗.然后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出院半年后作格拉斯哥(GCS)评分:恢复良好的25例(52.08%),有功能障碍但是生活自理的10例(20.83%),基本生活自理的7例(14.58%),植物生存的2例(4.16%),死亡的4例(8.33%).结论:小骨窗早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简便快捷直接、微创和有效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姚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长托宁联合解磷定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1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救治,包括及时皮肤清洗、洗胃、导泻、解毒治疗,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价.结论:长托宁联合解磷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分散片属于一种速释剂型,主要用于解决难溶性药物溶出度问题,分散片制备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检索了国内外文献,对该剂型的处方、制备工艺及临床使用进行综述.
作者:徐惠姐;王在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儿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5例急诊发烧、肺炎等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人员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结果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员在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感染程度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疾病中能够帮助临床有效判断炎症和创伤转归,并综合判定炎症和感染,从而对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将有效的诊断依据提供给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黄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目前被认为是导致食物不耐受发生的原因之一,而其导致的症状中又以消化系统表现为显著.尤其在儿童人群,阳性率尤高.近年来研究发现,儿童肠易激综合征与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关系密切,表现为不耐受以鸡蛋、牛奶为主,其次为大豆和水产海鲜食品.在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儿中,进行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检测及干预有助于肠易激综合征的防治.本文对近年来儿童人群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情况及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进行综述,并对饮食个体化干预进行展望.
作者:姜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采用不同的临床检测方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几种检验方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过程中的意义以及价值.方法:对我院儿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超高倍显微镜法、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免疫)、PCR法和冷凝集试验方法进行临床检验.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35例受检样品中阳性结果分别为30例(65.2%)、39例(84.8%)、42例(91.3%)、18例(39%)、15例(32.6%).13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MP感染的46例病例中,同时阳性15例;89例非MP感染组中,阳性者分别为2,7,5、3、3例.
作者:李少白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