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昔莫司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许小兴

关键词:老年, 高血脂血症, 阿昔莫司, 普伐他汀,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阿昔莫司联合普伐他汀应用于治疗老年高血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使用阿昔莫司联合普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单独使用普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8%,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阿昔莫司联合普伐他汀应用于治疗老年高血脂血症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根据作者产科护理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总结了在产妇产前、分娩及产后三期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社会经历、家庭工作环境及个人特性等方面因人而异地采取灵活地心理护理方法,发挥心理护理工作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达到解除或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思想障碍,保证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

    作者:黎南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风寒型面瘫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面瘫患者进行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优于单一电针治疗法.结论:电针结合超短波治,提高了治愈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万鹏;陈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探析

    目的:探析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价值,对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进行误诊分析.方法:对20例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将所得超声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患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45%.结论:超声诊断的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声像图对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金有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女性盆腔附件区肿块的CT诊断

    目的:探讨CT诊断技术在女性盆腔附件区肿块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接受盆腔肿块检查的患者78例,其中40例患者采用CT诊断技术进行检查,作为观察组,剩下的38例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进行检查,作为对照组,分别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以两组患者的确诊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CT诊断技术可对女性盆腔附件区域肿块进行准确的临床检查,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早期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院妇产科的护理隐患及对策

    目的:分析与探讨医院妇产科在针对患者护理方面存在的各种不合理,不符合规定的隐患以及针对其隐患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方法:总结分析医院对于妇产科病人采用的现行各种护理手段,护理方式的合理性,安全性,规范性,以及影响护理对象伤口愈合,病理康复进程的护理因素.笔者从医疗水平,医院环境,诊治、护理设备,护理对象自身身体素质,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护理理念等各个角度综合分析医院妇产科在对妇产科病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且笔者针对不同的隐患、医院的条件设备不达标、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提出了相应调整方案.结果: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防范、治疗意识,医院提高对病患护理的关注程度,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对病患护理过程中提高汲取专业的护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上述策略都可以大大降低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结论: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手段在医院妇产科的护理以及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启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的治疗方式、特点和效果,研究其安全性、科学性,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40例,对其采用普外科手术予以治疗,对其中的恶性肿瘤患者则在切除肿瘤的基础上施行淋巴清扫.手术之后嘱咐患者定时服用甲状腺素片和抗生素予以防感染工作,手术结束后的48h相关人员将引流管拔除.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次研究中的4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一次性成功,肿瘤顺利切除;手术时间为(80±30)min,平均用时(73.2±4.1)min;出血量为(54±13)mL,平均出血量为(39±3.9)mL;没有一例并发症.术后有2例出现了轻度麻木症状,予以注射葡萄糖钙后恢复.结论:普外科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瘤问题上的效果显著,安全、可行,治疗较为彻底,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作者:卢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症胰腺炎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运用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90例患者均实施内科保守治疗.将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情况.结果:经内科保守治疗后,9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33例(36 67%)、有效50例(55.56%),无效7例(7.78%),治疗后未出现死亡情况,在进行有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达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乙醇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非乙醇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48例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辛伐他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生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为95.8%;治疗前后患者AST、ALT、γ-GT、TC、TG均差异显著(P<0.01),B超变化情况差异显著(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对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脂,促进血脂恢复正常,对于肝功能异常患者,可有效促进肝酶指标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谷学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资料,包括患者体征、临床症状、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25例患者手术后病理报告分叶状纤维瘤15例,叶状囊肉瘤10例,其中低度恶性叶状囊肉瘤4例,高度恶性叶状囊肉瘤3例,中度叶状囊肉瘤3例,经随访有4例局部复发,二次手术后一直未出现复发.结论:通过手术治疗能使大多数乳腺分叶状肿瘤预后较好,故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手术是理想的选择方式.

    作者:李先国;李方杰;吴波;刘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56例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儿科腹泻常规护理措施,并给予相应的药物进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钛克氏针结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索使用钛克氏针结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髌骨粉碎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钛克氏针结合聚髌器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本组21例随访8个月~3年.结论:钛克氏针结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固定牢靠,骨折均愈合,可以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对髌骨骨折预后疗效综合评估:优15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达95%.结论:利用钛克充氏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时,能够取长补短,取得较满意复位,固定十分可靠,可以较早的进行功能锻炼,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是佳选择之一,值得推广.

    作者:陈松涛;吴永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的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对尿中白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对比200例患者尿液检测结果,以尿液分析仪阴性结果为筛选标准时,其假阳性率为29.7%,假阴性率为1.5%,灵敏度为95.7%,特异性为53.8%,以白细胞计数≤15个/ul时,其假阳性率为4.3%,假阴性率为5 4%,灵敏度为88.3%,特异性为92.6%.结论:以白细胞计数≤15个/ul为尿液分析仪正常筛选标准时检测价值较高,配合显微镜检测结果可靠性更高.

    作者:田贤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的校准与质量管理探讨

    为了提高血液分析仪的准确性,在基层医院没有全血质控物的情况下,同时采集毛细血管血,手工稀释,误差来源多,因此做好血液分析仪的校准和质控很重要.本文以迈瑞公司研制的BC-18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为例,着重对三分类全自动分析仪的校准与质控进行阐述.

    作者:李伟;于瑞荣;孙其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PICC和CVC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置管静脉输注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将我科12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分为两组,1组74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PICC,2组50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平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结果:PICC平均留置时间及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CVC.结论:PICC和CVC置管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与CVC置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置管方法,对于长期输液或化疗的患者,PICC置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霞;朱凤霞;贾晨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1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胎粪吸入综合征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措施,以减低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31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护理.结果: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病与围生期窒息息息相关.结论:新生儿胎粪吸人综合征及早预防、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窒息抢救、正确治疗和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黄立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MRA诊断

    目的:探讨椎动脉MRA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54例临床拟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2D TOF MRA检查,其中1例行增强MRA.结果:阳性病例251例,占71%.结论:椎动脉MRA可清晰显示椎动脉发育不良、迂曲、狭窄,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佳影像学方法之一.

    作者:万龙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单侧半椎板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硬膜下肿瘤

    目的:探讨单侧半椎板显微手术在治疗椎管内硬膜下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采用单侧半椎板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椎管内硬膜下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单侧半椎板开窗显微手术切除的30例椎管内髓外膜内肿瘤,29例全切除,1例脂肪瘤患者因肿瘤与神经根关系密切行部分切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无切口感染及脑脊液漏发生.卧床时间短,恢复快.随访时间3个月至22个月,平均14个月,没有发现肿瘤复发或椎体滑移.结论:经单侧半椎板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手术创伤小,对脊柱结构破坏少,避免术中过度显暴露,术后脊柱的三柱结构可以大程度的保留,有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尤其是颈段和腰段),术后患者恢复快,适用于绝大部分椎管内硬膜下肿瘤.

    作者:应广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宫颈筛查的两种方法选择

    目的:比较不同筛查方法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系(TCT)、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段保健护理措施对糖代谢异常孕妇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分段保健护理措施对糖代谢异常孕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孕妇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3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以及健康教育,观察组6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同时给与患者分段保健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糖尿病病情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以及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空腹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餐后3小时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不同时期,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助于孕妇顺利分娩,保证母婴的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长托宁与解磷定联合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1例

    目的:长托宁联合解磷定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1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救治,包括及时皮肤清洗、洗胃、导泻、解毒治疗,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价.结论:长托宁联合解磷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