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郎卫红
目的:研究分析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式治疗的方式和临床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以及其采取的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将16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3例,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治疗,共治疗7天;观察组患者83例,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治疗,治疗7天,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不配合服用其他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螺旋杆菌除治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发生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腹痛平均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治疗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雷贝拉唑为主要治疗药物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炳兴;陈嘉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孕妇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和临床解决对策,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11月期间,入住我院住院分娩的9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并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分娩的正常产妇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响患者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并给予临床解决对策.结果:本组研究中72例(80.0%)患者的产后出血症状发生于产后2小时内,产程延长特别是在产妇第三产程延长导致的产后出血人数共38人,占42.2%,前置胎盘10人(其中剖宫产8人,顺产2人),占11.1%,妊娠合并肝炎5人,占5.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人,占5.6%,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人,占1.1%,双胎4人,占4.4%,有9人无妊娠合并症,对照组中第三产程延长的人数共6人,占6.7%,前置胎盘3人(均为剖宫产),占3.3%,妊娠合并肝炎5人,占5.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人,占1.1%,双胎3人,占3.3%,72人无妊娠合并症.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产妇胎盘粘连行胎盘人工剥离后出现子宫出血症状的产妇共35例,占38.9%,与对照组(6/90,6.7%)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肝炎、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和双胎等情况,具有较高的产后出血发病率.结论:产后出血是妇科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增加,应加强临床检查和监护.
作者:杨香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一日3-4次,一次1喷,扑尔敏0.35/(kg.d),分4次服.治疗组50例采用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参麦注射液20mL加5%G.S250mL静滴,每天1次,扑尔敏0.35/(kg.d),分4次服.2组均治疗5天为1疗程.结果:2组总有效率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显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减轻、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近期和远期的疗效.
作者:王巍;王萍;邢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查阅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肠道菌群失调的年龄分布、基础疾病、诱因、治疗及预后.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逐个登记.结果:在所有302例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者77.8%;其中恶性肿瘤患者达32.5%,血液系统疾病患者7.3%,肝硬化患者10.6%,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1.9%,糖尿病患者29例9.6%,脑血管意外患者24例7.9%,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4%,尿毒症患者6.3%,风湿系统疾病患者3.3%;其中使用抗生素者达84.1%;表现为I度菌群失调者14.6%,II度菌群失调者76.8%,III度菌群失调者8.6%;其中94.7%主要表现为腹泄;所有302例患者均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1.7%在治疗7天内症状缓解,76.8%治疗8-14天症状缓解,15.9%治疗15-21天症状缓解,1.3%治疗22-30天症状缓解,4.3%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结论:年老体弱合并慢性疾病、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大部分表现为II度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吴毅;梁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营养神经、改善血循环、脱水及防治并发症药物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方法,对照组同时服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方法,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MMSE及LOTCA量表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治疗后MMSE及LOT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及LOTCA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较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更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确切,对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秀艳;魏广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病采用奥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60例,均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牙周牙髓病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划分,观察组给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预备根管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80例中,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80例中,临床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牙髓病采用奥硝唑治疗,可使病灶损害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临床症状,使患牙得以大程度的保留,可作为特效药物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代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002-2012年湖南省茶陵县人狂犬病流行特征与趋势.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南省茶陵县人狂犬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12年,湖南省茶陵县共发生狂犬病72例,发病呈折线形态逐步减少的态势,标志着防控的效果明显.地区分布:全县各乡镇都有病例发生,以腰陂镇发病多;男性多于女性,农民发病多;发病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季节分布以冬春季为主.
作者:吴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急性结石胆囊炎手术治疗效果,并对其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年月至202年2月本院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传统根治手术30例行传统手术治疗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一次性成功切除28例,手术成功切除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一次性成功切除22例,成功率为73.33%.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随访年,观察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20.00%,两组复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急性结石胆囊炎具有高效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术中出血量少的特点,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高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介绍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紧急处理、预防与护理措施.
作者:田慧芝;籍计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二维重建及三维重建在骨关节病变中的价值和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2例骨关节病变患者,在其受伤部位进行容积扫描,然后行螺旋CT二维重建及三维重建.结果:常规二维图像仍可以作为骨折的诊断依据;二维重建图像更有利于了解骨关节病变的内部情况及局部细节,能显示出隐蔽的骨折状况,并清晰呈现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损伤情况;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更为清晰、直观的显示出骨关节的立体结构及病变部位的空间关系,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效果更好.结论:螺旋CT二维重建及三维重建可以作为常规二维图像、普通X线片的补充,为骨关节的病变情况提供更正确可靠的依据,对临床治疗和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应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12月间单纯应用干扰素α-2b治疗的5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对照组,以我院同期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苦参素治疗的50例患者为联合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ALT复常率、HCV-RNA阴转率、持续应答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建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将骨科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优良率,得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能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加快患者康复,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应对各种危机,是护理管理者在日常护理管理中的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如何应对危机事件,使紧急事件化险为夷,是一门护理管理艺术,危机处理不当,可使事态复杂化,严重化,扩大化,不仅破坏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还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作者:岑春兰;韩林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100例新生儿窒息原因的临床分析,结合具体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l3年2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窒息原因的分析和临床表现的观察,分析总结相关数据留作备案.结果:脐带因素、胎儿窘迫、巨大儿、羊水过少、胎位异常等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原因.结论:对产科高危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大力加强产前保健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产检质量,做好高危孕妇胎儿产前的监护措施,避免胎儿宫内窘迫,适当选择剖腹产,可大大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
作者:朱汉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掌指骨骨折在手外科中比较常见.近年来,有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但手术复杂,有时易发生手内在肌和掌、指骨粘连的后遗症,并且需再次手术取除,临床推广较少.自从研制了掌、指骨骨折复位加压固定器.临床应用功能恢复好.
作者:张春龙;夏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分析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每组30例.按照AO/ASIF分型:C1型38例,C2型18 例,C3型4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至18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2月.按Cassebaum 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观察组优2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16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0.0%.术后出现异位骨化3例,尺神经牵拉损伤2例.结论: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可以给骨骼以牢固、稳定的支撑;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改善血运和骨膜的生长与恢复.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临床使用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手汗症观察该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名手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对照组采用电离子渗透疗法治疗,治疗组应用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21例,完全治愈20例,术后出现气胸并发症2例.治愈率95.2%,不良反应率9.6%.对照组19例,完全治愈12例,无效9例,出现不良反应11例.治愈率63.1%,不良反应率57.8%两组治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手汗症效果优于电离子渗透疗法,安全性较高,患者认可度强.
作者:肖红岩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重症监护中的护患纠纷问题,期望对提升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水平,缓解护患矛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首先,介绍了护患纠纷的表现,指出了重症监护中护患关系的特殊性;其次,分析了重症监护中护患纠纷出现的原因;第三,重点从护士人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缓解重症监护中护患纠纷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金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提高临床带教工作质量,提高实习护士的护理质量.方法:收集从2011年4月到2011年10月之间的200位到我院实习的护士,将护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实习护士均为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观察组采用在常规的带教基础上加强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训练,对比两组实习护士在一段特定的实习时间后专业技能考试情况、实践考察分数、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6个月的带教实习,观察组的实习护士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和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投诉率方面,对照组有5例,占总数5%,观察组有1例,占总数1%,他们的差异存在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通过制定以人为本的带教标准,有意识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实践操作锻炼,对于初到医院实习的护士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效.
作者:潘国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及表达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利用ELISA方法,使得HBcAg基因片段扩增,构建含有HBcAg基因的表达质料与克隆质粒,以IPTG诱导大肠杆菌BL21(DE3)plys中蛋白的重组表达,并且,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方法检测重组蛋白.结果:在大肠杆菌中,重组HBcAg得到表达,经过酶联免疫测定方法检测,在预期位置显示有特异性条带.结论: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及表达,成功构建了HBcAg原核表达系统,并获取重组HBcAg,有效地推进了重组蛋白的相关功能研究,具有很高的研究推广价值.
作者:白志光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