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α-2b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50例报告

唐建文

关键词: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苦参素, 干扰素α-2b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12月间单纯应用干扰素α-2b治疗的5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对照组,以我院同期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苦参素治疗的50例患者为联合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ALT复常率、HCV-RNA阴转率、持续应答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科教文卫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后,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的,对于医疗方面,病患及其家属也更加注重护理工作的开展.本文从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分析,结合当下的事情,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同时结合自身的临床检验以及专业知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从而希望我们的护理人员在今后工作中可以做到更好,为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努力.

    作者:冯彩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总结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评估20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并发症分别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短阵室速、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压、心包填塞、皮下淤血、局部出血和血肿、血管内感染等.成功植入支架292枚,发生并发症23例,其中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7例,短阵室速15例,窦性心动过速18例,低血压6例,心包填塞2例,皮下淤血12例,血肿15例.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严密观察切口及术侧足背动脉血运情况,指导患者合理制动和保持情绪稳定,严格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包扎、制动,合理应用抗凝药物,及时补充血容量,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迅速后果严重,有效预防和正确的护理,及时的处理可有效地防止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欣维宁的护理

    总结了对5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输注欣维宁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用药前注意事项、应用静脉留置针、用药过程观察、一般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等.认为在用药过程中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应给予预见性观察护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可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童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情况并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加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具有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熊成霞;饶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于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给基础护理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2年10月,在我院病区随机选取6个病区,并随机分成两个组,其中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3个病区,设为观察组;实施常规的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3个病区,设为比对组.观察组内的每个病区,每3名护士为一组,包括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每组护士负责护理患者(13±2)例,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观察组在病房的环境、三短五送六洁、掌握病情、健康教育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比对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谈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套管柔软、操作 简单、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便于抢救,保证血管,不仅减少患儿痛苦,也可减轻家长的焦虑心理及忽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等优点,受到儿科护理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常因种原因而发生某些并发症,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静脉留置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宁虹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对新护士临床告知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的医疗形势下优质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题.“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管病人”是人们对护理质量和服务的期望,是时代的呼声.整体护理模式对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护士除了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外,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发展的护理工作需要.在目前医疗纠纷逐年上升的趋势下,首先需要保证患者安全,才能做到优质护理,才能赢得患者满意.如何培养新护士尽快适应环境,掌握告知艺术,在工作中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并积极履行告知义务,进行有效沟通,从而保证患者安全、满意、舒适、体验优质护理服务,我们思考如下.

    作者:张璐;郭广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阿托品两种不同给药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中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有机磷中毒急救治疗中阿托品两种不同的给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11月来我院急诊救治有机磷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患者,治疗组6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采用静脉持续输注方法注入阿托品,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断静脉注射方法注入阿托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体温、瞳孔、皮肤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心率波动、精神变化、阿托品化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在有机磷中毒急救中持续静脉注入阿托品,治疗效果更明显,能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朝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关于内分泌科室临床误诊的讨论

    本文作者结合实际临床经验,谈论了内分泌科室临床误诊的情况,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作者:古丽再努尔·艾合买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血尿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肾炎血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的效用,以为该病的寻找更为有利的治疗.方法:选取某院122例病人为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治疗,通过检测尿常规等病人情况,观察对比两组对急性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89%),并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血尿对于血尿改善或恢复具有较好的作用,应用于临床实践有着积极地治疗前景.

    作者:周春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加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效果探析

    目的:探折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加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1月来我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患儿,对照组80例患儿.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加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1).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1).两组患者通过治疗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加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鱼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突击量氯解磷定合并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6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氯解磷定合并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经验,为今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入的6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解磷定合并阿托品用药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治愈57例,死亡3例,死亡率5.0%.平均住院天数7.8±1.7天,M样消失时间4.6±4.1h,N样消失时间12.1±2.2h,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结论:突击量氯解磷定合并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较好,治愈率较高,不良反应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可以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文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的评价研究

    目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博兴县纯化镇的实施十年后的现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博兴县的纯化镇6个行政村的村民和部分新农合的工作及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共计调查425人.结果:被调查人员普遍意识到新农合有力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层医疗条件差、报销手续复杂、跨区域报销难等问题仍困扰着;政府支持、监控等配套政策仍不够健全;区域限制性明显.结论: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快配套措施制定、执行和监管,使这一利国利民的新型服务模式更快更广的推广开来.

    作者:赵小峰;赵兴芳;孔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超声波检查在单发性骨软骨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单发性骨软骨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及手术情况为对照,分析比较39例单发性骨软骨瘤超声波、X线以及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情况.结果:单发性骨软骨瘤的诊断,X线、CT检查结果基本是一致的(P>0.05),而超声波检查诊断率低于X线、CT检查(P<0.05);X线检查基本无法诊断肿瘤的软骨帽及周边伴发的软组织病变,而在此两方面的诊断超声波与CT检查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X线、超声波检查,综合诊断结果与CT检查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波检查可作为单发性骨软骨瘤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结论:单纯超声波检查在单发性骨软骨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有限,但可作为X线检查有益的补充手段;超声波检查联合X线综合诊断单发性骨软骨瘤具有与CT检查结果相当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文利;林锦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成人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0例中,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20例中,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胸腰椎段脊柱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静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CT对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附68例)

    目的:通过脑囊虫病患者的CT扫描影像检测结果探讨分析CT对于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8例于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囊虫病患者,使用日本东芝单排螺旋 CT 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头颅扫描、平扫、增强扫描.结果:CT 检测结果显示急性脑炎类患者15人(22.1%),多发结节或环状强化型患者13人(19.1%),多发粟粒状型患者24人(35.3%),慢性多发钙化型患者12人(17.6%),脑膜型患者2人(2.9%),脑室型患者2人(2.9%).结论:CT扫描可以直观准确地反映脑囊虫病患者的疾病类型、分期、发病情况,是一种有效地诊断方法.

    作者:韦承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于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各个方法的优点和可能会带来的副作用,以寻找出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或者组合.方法:在2008年1月到1009年1月之间于我院入住的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中,取选择中西医方法结合治疗的患者、选择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患者各90名共180名患者,对各组疗效进行观察寻访,记录其疗效过程及结果.结论:每种方法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要根据病人自身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方法.

    作者:张永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羊水染色体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例子分析

    目的:采用羊水细胞培养作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妊娠中期高危孕妇作出产前诊断,防止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方法:924例妊娠18~25周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并细胞培养进行核型分析.结果: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9918%,检出38例染色体异常,包括8例21-三体,8例18-三体,6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和14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羊水细胞学检查作为一项产前诊断技术是安全可靠的,对指导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艳红;张崇林;唐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应用第1趾蹼皮瓣修复足远端深度烧伤创面

    目的:探讨第1趾蹼皮瓣修复足趾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设计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血管蒂的皮瓣,转移修复3例足远端三度烧伤伴肌腱及骨外露创面.皮瓣切取面积为2 cm×3cm~3cm×5cm.皮瓣蒂宽1.0~2.5cm.结果: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供瓣区皮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经6~10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感觉存在,行走满意.结论 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血管蒂的皮瓣具有良好的血运,操作方便,可恢复感觉功能,是修复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作者:李丽;郎卫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静脉穿刺术中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和研究患病儿童在静脉刺穿术中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患儿,按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将其穿刺时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较大患儿通过心理干预,穿刺时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年龄较小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穿刺中,可有效地缓解患儿的疼痛感和恐惧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黄藩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