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波检查在单发性骨软骨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王文利;林锦德

关键词:超声波检查, X线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骨软骨瘤,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单发性骨软骨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及手术情况为对照,分析比较39例单发性骨软骨瘤超声波、X线以及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情况.结果:单发性骨软骨瘤的诊断,X线、CT检查结果基本是一致的(P>0.05),而超声波检查诊断率低于X线、CT检查(P<0.05);X线检查基本无法诊断肿瘤的软骨帽及周边伴发的软组织病变,而在此两方面的诊断超声波与CT检查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X线、超声波检查,综合诊断结果与CT检查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波检查可作为单发性骨软骨瘤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结论:单纯超声波检查在单发性骨软骨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有限,但可作为X线检查有益的补充手段;超声波检查联合X线综合诊断单发性骨软骨瘤具有与CT检查结果相当的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多媒体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深入课堂,解剖学的课堂也不例外,也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有立体直观,表达清楚和超时空性等特点.但是也有许多缺点,如信息量过多,限制师生交流和限制教师发挥等.所以应该只将多媒体教学当作正常教学的辅助,更大程度上发挥教师的自由行,让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不是多媒体.

    作者:彭建安;郭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于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各个方法的优点和可能会带来的副作用,以寻找出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或者组合.方法:在2008年1月到1009年1月之间于我院入住的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中,取选择中西医方法结合治疗的患者、选择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患者各90名共180名患者,对各组疗效进行观察寻访,记录其疗效过程及结果.结论:每种方法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要根据病人自身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方法.

    作者:张永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间歇性充气加压泵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应用间歇性冲气加压泵(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剖宫产患者1183例,实验组583例患者术后行双下肢IPC治疗,对照组600例未使用IPC治疗,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2例患者经B超诊断发生下肢DVT,对照组9例患者发生下肢DVT.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C在预防剖宫产术后DVT中有显著效果.

    作者:项雪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每组30例.按照AO/ASIF分型:C1型38例,C2型18 例,C3型4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至18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2月.按Cassebaum 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观察组优2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16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0.0%.术后出现异位骨化3例,尺神经牵拉损伤2例.结论: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可以给骨骼以牢固、稳定的支撑;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改善血运和骨膜的生长与恢复.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胆总管囊肿的治疗及护理分析

    目的:报道临床对胆总管囊肿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因胆总管囊肿入院的3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我们以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的要求和特点为依据,对它们进行全面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不但安全,而且治疗效果好.细致全面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的康复.结论:细致全面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胆总管囊肿患儿的生活质量,利于患儿康复,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艳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对骨科患者围手术影响分析

    将骨科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优良率,得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能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加快患者康复,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风病人合理用药指导

    中中风是心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风的特点是三快,即起病快、病情发展快、死亡快.因此,对于中风病人来说,合理用药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消费者不合理用药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能够促进中风病人合理用药的措施.

    作者:柏德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关于内分泌科室临床误诊的讨论

    本文作者结合实际临床经验,谈论了内分泌科室临床误诊的情况,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作者:古丽再努尔·艾合买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0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与预防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与预防.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接诊的10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仔细分析这些患者的症状与预防的措施,进而探析临床实践.结果:这10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在进行多项的有效干预措施后,临床症状,如血压、休息情况等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地干预措施,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恢复有着比较好的作用,免疫机制得到显著的恢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狂澜焦躁的情况得到改善,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昌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脉搏血氧仪的检测分析

    目的:对脉搏血氧仪的检测工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120位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血氧饱和仪检测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0位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高达94.9%.结论:对血氧饱和仪的临床检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对保证患者的检测和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云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慢性肺部感染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气管冲洗结合黄芪液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以期对慢性肺部感染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气管冲洗结合黄芪液治疗后,对其临床资料、治疗前后临床检测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0%,治疗后患者在咳嗽、多痰及喘息症状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气管冲洗结合黄芪液治疗可以有效治疗与控制慢性肺部感染,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作者:余海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DHS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患者24例,给予DHS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长为(49.72±14.7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38±64)ml,平均住院时间(17.1±2.6)d,术后并发症产生4例,术后下地负重时间为(31.2±2.6)d,Harris评分为(72.81±2.86)分.综合治疗效果为优19例(79.17%),良4例(16.67%),差1例(4.17%),综合优良率95.83%.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效果良好,临床治疗中应扬长避短,尽量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金世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50例胎盘植入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13例患者接受手术保守性治疗,7例患者接受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疗效确切,无一例死亡.结论:胎盘植入易引起产后出血,应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处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者:谭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2007~2012年共手术治疗38例原发性甲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精心治疗后,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无甲状腺危象病例,无术中及术后窒息病例,无喉上及喉返神经损伤病例,无甲亢复发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治疗中度以上原发性甲亢的有效手段,手术后除了突眼外,其他症状很快缓解并能恢复工作.使用Y型管引流可明显减少换药的次数,减少切口的显露,使用方便.

    作者:曾广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与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损伤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2例小儿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42例患者中,有13例死亡(30.95%);药物治疗组70例患者中,6例死亡(8.57%).在GCS评分中,分数在9~15 分的39例患者未有死亡,6~8分48 例中,4例死亡(8.33%),评分在3~5 分的25例患者中,15例死亡(60.00%).术后按照GOS预后标准评定,19例死亡(16.96%),1例植物人(0.89%),3例重残(2.68%),4例中残(3.57%),85例患者恢复良好(75.89%).结论:在进行小儿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医师应在全面掌握患儿病情的基础上根据小儿自身生理、病理的独特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盛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8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病采用奥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60例,均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牙周牙髓病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划分,观察组给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预备根管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80例中,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80例中,临床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牙髓病采用奥硝唑治疗,可使病灶损害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临床症状,使患牙得以大程度的保留,可作为特效药物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代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心血管內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的处理

    目的:探索心血管內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整理分析我院2008到2012年32例心血管病医院感染患者治疗资料,总结心血管內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提供处理依据.结果:分析的32例心血管內科感染患者,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约占40.6%,其余以此为上呼吸感染、泌尿生殖器感染、皮肤感染、胃肠道感染及其他感染,分别为21.9%、15.6%、12.5%、6.25%、3.12%.心血管內科感染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慢性病、心力衰竭、服用抑酸或抗菌药物.结论:心血管病医院感染与心力衰竭、慢性疾病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控制感染率主要通过合理用药、改善慢性基础病、缩短住院时间等.

    作者:朱德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血尿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肾炎血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的效用,以为该病的寻找更为有利的治疗.方法:选取某院122例病人为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治疗,通过检测尿常规等病人情况,观察对比两组对急性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89%),并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血尿对于血尿改善或恢复具有较好的作用,应用于临床实践有着积极地治疗前景.

    作者:周春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于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给基础护理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2年10月,在我院病区随机选取6个病区,并随机分成两个组,其中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3个病区,设为观察组;实施常规的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3个病区,设为比对组.观察组内的每个病区,每3名护士为一组,包括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每组护士负责护理患者(13±2)例,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观察组在病房的环境、三短五送六洁、掌握病情、健康教育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比对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34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寻找佳的预防措施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病例的资料.结果:妊娠合并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手术时间过长及肥胖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对切口感染病例实施及时彻底的清创,按时换药,并给予纱布湿敷和红外线照射,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愈合良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制定有效地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健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