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血尿的临床分析

周春熙

关键词:急性肾炎血尿,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肾炎血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的效用,以为该病的寻找更为有利的治疗.方法:选取某院122例病人为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治疗,通过检测尿常规等病人情况,观察对比两组对急性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89%),并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血尿对于血尿改善或恢复具有较好的作用,应用于临床实践有着积极地治疗前景.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科教文卫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后,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的,对于医疗方面,病患及其家属也更加注重护理工作的开展.本文从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分析,结合当下的事情,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同时结合自身的临床检验以及专业知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从而希望我们的护理人员在今后工作中可以做到更好,为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努力.

    作者:冯彩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药鉴定学教学与《中国药典》的结合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中药鉴定的依据包括<中国药典>.在高等医药院校中药鉴定学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将现行<中国药典>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能更好帮助学生掌握本学科和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进展.另外,在课堂上教学的过程中应及时与<中国药典>结合并将其作为教学工具之一,其实中药学专业的教学、学习应与与药学工作者手中的重要工具--<中国药典>相结合,使医药领域各专业的学生能紧密联系专业学习知识点,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讲授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做到有的放失,较大的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陈金兰;张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0-6岁感冒药的用药注意事项

    儿童生理不同于成年人,决定了儿科疾病的特殊性.小儿0-6岁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器官、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尤其在婴幼儿阶段.为达到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必须熟悉儿童药动学、药效学的特点,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本文就小儿0-6岁0-6岁感冒药的用药注意事项和防治小儿0-6岁感冒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刘家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护士沟通能力培养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讨

    有报道,当患者处于被动合作或被动接受状态时,满意度低;当患者具有主动参与意识,向护士提出疑问并与护士交流沟通时,患者满意度较高,这说明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方面,沟通能力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一直注重护士沟通能力培养,倡导护理人员做到”五多一少”,即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护,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赞美.少一点抱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无条件耐心、和蔼对待每一位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健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LPT液基细胞学检查对老年无症状血尿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LPT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对老年无症状血尿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5月我院临床送检的120例老年无症状血尿患者尿液标本,采用常规细胞涂片与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比较诊断价值.结果:液基细胞学检验的灵敏度、特异性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尿液脱落细胞诊断泌尿系恶性肿瘤采用液基细胞学技术优于传统方法,LPT技术在老年无症状血尿病人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百止痒洗液治疗慢性湿疹56例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百止痒洗液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我院56例慢性湿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片口服联合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外敷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百止痒洗液治疗,以四周为一疗程,每两周对药效进行观察.对照组(咪唑斯汀片口服联合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外敷治疗)中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观察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百止痒洗液治疗)中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28%.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百止痒洗液在临床上对治疗慢性湿疹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元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2007~2012年共手术治疗38例原发性甲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精心治疗后,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无甲状腺危象病例,无术中及术后窒息病例,无喉上及喉返神经损伤病例,无甲亢复发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治疗中度以上原发性甲亢的有效手段,手术后除了突眼外,其他症状很快缓解并能恢复工作.使用Y型管引流可明显减少换药的次数,减少切口的显露,使用方便.

    作者:曾广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患者尿沉渣检验与分析

    目的:在尿沉渣检验过程中,规范化操作将有利于临床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方法:对98例尿液标本进行离心前后的分析,并对离心后尿沉渣镜检结果与尿液自动化分析仪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7份蛋白质测定阳性标本中,沉渣镜检测中共有6例红细胞计数、8例白细胞计数超出正常值,所占比例为22.22% 和29.62%.在82份标本进行蛋白质的相关测定为阴性中,镜检有6例红细胞计数、8例白细胞计数都大于正常值,占阴性标本的7.31% 和9.76%.结论:仅采用尿液自动化分析仪检验是不够的,即使尿液自动化分析测定全部是阴性,亦不能成为免做尿沉渣镜检的依据.

    作者:王潘攀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中的护患纠纷的表现与对策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重症监护中的护患纠纷问题,期望对提升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水平,缓解护患矛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首先,介绍了护患纠纷的表现,指出了重症监护中护患关系的特殊性;其次,分析了重症监护中护患纠纷出现的原因;第三,重点从护士人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缓解重症监护中护患纠纷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金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包头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与体格发育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包头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与体格发育的情况.方法:(1)膳食测算,采用3天膳食称重记录法;(2)采用身高、体重测量法.结果:包头市学龄前儿童总体发育状况良好,WAZ、HAZ、WHZ的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低体重、发育迟缓发生率基本为零,消瘦、肥胖无差异,超重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省示范幼儿园和一类幼儿园儿童营养供给合理.农牧区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在营养膳食不够合理.(2)农牧区幼儿园伙食供应未达不到RNI标准.

    作者:张荣;高玉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于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给基础护理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2年10月,在我院病区随机选取6个病区,并随机分成两个组,其中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3个病区,设为观察组;实施常规的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3个病区,设为比对组.观察组内的每个病区,每3名护士为一组,包括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每组护士负责护理患者(13±2)例,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观察组在病房的环境、三短五送六洁、掌握病情、健康教育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比对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5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30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CAL)和探诊出血指数BI).结果: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水平和探诊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牙周基础治疗时间越长,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水平和探诊出血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改善情况越明显.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对侵袭性牙周炎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精神病学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随着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现代医学教学过程中,精神病学教学也越来越重要.如何根据时代特点完善精神病学教学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论述精神病学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为广大医学教育者提供几点参考.

    作者:傅一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二次剖宫术的手术技巧

    目的:对第二次进行剖宫手术的技巧以及方式进行探讨和阐述.方法:第一次生孩子是剖宫产,在第二次要生孩子时还需用剖宫产的人数在2011.2.1-2013.4.1之间总计为60位,将他们作为探讨的对象,随机将这59位二次进行分娩的孕妇平均的分为两队,称为剖宫甲队和剖宫乙队.在剖宫甲队中,需要二次进行剖宫分娩的孕妇的生产年龄在23岁到39岁之间,平均每人有26.92±5.58岁,怀孕时期为36周到42周之间,平均时期为38.987±1.579周,身体重量为64.86公斤到83.14公斤,平均重量为66.78±2.97公斤.距离第一次剖宫进行分娩或生产的时间不到3年的有5位,距离第一次剖宫进行分娩或生产的时间在3年到6年之间的有59位,剩下的距离第一次剖宫进行分娩或生产的时间超过了6年的有16位.对剖宫甲队的孕妇所用的分娩手术为新型的剖宫分娩术,对剖宫乙队的孕妇所用的分娩手术为以往型的剖宫分娩术.之后,对比剖宫甲队和剖宫乙队在二次进行剖宫手术后的反响、效果.结果:剖宫甲组的45孕妇在二次进行剖宫分娩之时,手术耗时量以及分娩耗时量、产后在医院修养的耗时量相对于用的分娩手术为以往的剖宫分娩术的剖宫乙队来说,均要比剖宫乙队短,概率数值全部低于5%.此外,在剖宫甲队中,用新型的剖宫分娩术让孕妇二次进行分娩的难度以及盆腔出现粘连现象、婴而出现窒息现象的概率均比用以往型剖宫分娩术的剖宫乙队要低,概率数值全部低于5%.结论:以往的剖宫分娩术对二次进行剖宫分娩的孕妇来说,手术的技巧性并不好,手术耗时量以及分娩耗时量、产后在医院修养的耗时量都较长,分娩的难度以及盆腔出现粘连现象、婴儿出现窒息现象的概率都较高,因此医生在孕妇进行二次的剖宫分娩手术中要注意形式以及技巧,多用新型的剖宫分娩术,对于以往的剖宫分娩术要慎用.

    作者:李凤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情况并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加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具有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熊成霞;饶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药结核丸治疗复活菌阳肺结核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结核丸治疗复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复活菌阳患者44例,随机分为常规化疗组(对照组)及常规化疗联用中药结核丸治疗组(观察组)各22例,对比两治疗组的临床效果及药物毒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2.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91%(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率83.36%明显优于对照组痰菌转阴率59.09%(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核丸治疗复活菌阳肺结核可提高疗效并可减低药物毒性发生率.

    作者:汪旭华;钟小兵;许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切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腹腔镜术治疗组50例,常规开腹手术组50例,观察、记录手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并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术患者没有中转开腹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术出血量、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住院天数短、术后恢复快,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流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深入推广.

    作者:方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胆囊切除手术的方法进行相应分析.其中,主要运用的方法为经脐单孔腹腔镜诊治的方法.方法:在本院2010年1月到2013年2月,总共收治了50例胆囊切除的患者,主要针对这些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详述,收集相应的资料,并且将手术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主要的阐述.结果:本院运用的方法为经脐单孔腹腔镜的方法,没有采用原有的引流方法,一般情况下,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3min,相应的出血量为15ml到160ml之间不等,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均没有相应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感染.本院在进行手术之后,对这5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在随访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运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进行治疗,其疤痕不明显,且没有不良反应.结论:经过本院的实际临床观察,可以看出针对胆囊的切除手术,运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聂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比较

    目的:对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并探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取50例要进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各25例.传统组行常规全髋置换术,实验组行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比较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Harris 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全髋置换具有出血少、对软组织损伤小、恢复快并且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庞文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我院开展水丸制剂的探讨

    随着广大人群对我国中草药认识的不断加深,国家对中医药政策的倾斜,传统中草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同时,中药作为我国的瑰宝,正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发挥其独有的功能.在中医临床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服用散剂或合剂的患者,短之服用一、二个月,长之服用半年、一年的,药粉苦涩的气味长时间吞服和携带的不方便会令患者畏惧、苦恼不已,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等)又不便制成蜜丸,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院中药制剂室从2012年起开展了为病人加工水丸的工作,给医院带来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茂;王锡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