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比较

庞文彬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后外侧微创切口, 全髋置换术
摘要:目的:对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并探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取50例要进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各25例.传统组行常规全髋置换术,实验组行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比较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Harris 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全髋置换具有出血少、对软组织损伤小、恢复快并且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二次剖宫术的手术技巧

    目的:对第二次进行剖宫手术的技巧以及方式进行探讨和阐述.方法:第一次生孩子是剖宫产,在第二次要生孩子时还需用剖宫产的人数在2011.2.1-2013.4.1之间总计为60位,将他们作为探讨的对象,随机将这59位二次进行分娩的孕妇平均的分为两队,称为剖宫甲队和剖宫乙队.在剖宫甲队中,需要二次进行剖宫分娩的孕妇的生产年龄在23岁到39岁之间,平均每人有26.92±5.58岁,怀孕时期为36周到42周之间,平均时期为38.987±1.579周,身体重量为64.86公斤到83.14公斤,平均重量为66.78±2.97公斤.距离第一次剖宫进行分娩或生产的时间不到3年的有5位,距离第一次剖宫进行分娩或生产的时间在3年到6年之间的有59位,剩下的距离第一次剖宫进行分娩或生产的时间超过了6年的有16位.对剖宫甲队的孕妇所用的分娩手术为新型的剖宫分娩术,对剖宫乙队的孕妇所用的分娩手术为以往型的剖宫分娩术.之后,对比剖宫甲队和剖宫乙队在二次进行剖宫手术后的反响、效果.结果:剖宫甲组的45孕妇在二次进行剖宫分娩之时,手术耗时量以及分娩耗时量、产后在医院修养的耗时量相对于用的分娩手术为以往的剖宫分娩术的剖宫乙队来说,均要比剖宫乙队短,概率数值全部低于5%.此外,在剖宫甲队中,用新型的剖宫分娩术让孕妇二次进行分娩的难度以及盆腔出现粘连现象、婴而出现窒息现象的概率均比用以往型剖宫分娩术的剖宫乙队要低,概率数值全部低于5%.结论:以往的剖宫分娩术对二次进行剖宫分娩的孕妇来说,手术的技巧性并不好,手术耗时量以及分娩耗时量、产后在医院修养的耗时量都较长,分娩的难度以及盆腔出现粘连现象、婴儿出现窒息现象的概率都较高,因此医生在孕妇进行二次的剖宫分娩手术中要注意形式以及技巧,多用新型的剖宫分娩术,对于以往的剖宫分娩术要慎用.

    作者:李凤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析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科教文卫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后,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的,对于医疗方面,病患及其家属也更加注重护理工作的开展.本文从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分析,结合当下的事情,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同时结合自身的临床检验以及专业知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从而希望我们的护理人员在今后工作中可以做到更好,为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努力.

    作者:冯彩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螺旋CT二维重建及三维重建在骨关节病变中的价值和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二维重建及三维重建在骨关节病变中的价值和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2例骨关节病变患者,在其受伤部位进行容积扫描,然后行螺旋CT二维重建及三维重建.结果:常规二维图像仍可以作为骨折的诊断依据;二维重建图像更有利于了解骨关节病变的内部情况及局部细节,能显示出隐蔽的骨折状况,并清晰呈现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损伤情况;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更为清晰、直观的显示出骨关节的立体结构及病变部位的空间关系,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效果更好.结论:螺旋CT二维重建及三维重建可以作为常规二维图像、普通X线片的补充,为骨关节的病变情况提供更正确可靠的依据,对临床治疗和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应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胆囊切除手术的方法进行相应分析.其中,主要运用的方法为经脐单孔腹腔镜诊治的方法.方法:在本院2010年1月到2013年2月,总共收治了50例胆囊切除的患者,主要针对这些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详述,收集相应的资料,并且将手术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主要的阐述.结果:本院运用的方法为经脐单孔腹腔镜的方法,没有采用原有的引流方法,一般情况下,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3min,相应的出血量为15ml到160ml之间不等,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均没有相应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感染.本院在进行手术之后,对这5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在随访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运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进行治疗,其疤痕不明显,且没有不良反应.结论:经过本院的实际临床观察,可以看出针对胆囊的切除手术,运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聂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心血管神经症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0年8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等;观察组给予口服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在当前的手术室工作中,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有效解决护理人员经验技术的参差不齐,改善护理质量.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室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很容易产生恐慌、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手术效果下降,患者并发症机率升高.研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稳定患者情绪,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叶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突击量氯解磷定合并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6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氯解磷定合并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经验,为今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入的6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解磷定合并阿托品用药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治愈57例,死亡3例,死亡率5.0%.平均住院天数7.8±1.7天,M样消失时间4.6±4.1h,N样消失时间12.1±2.2h,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结论:突击量氯解磷定合并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较好,治愈率较高,不良反应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可以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文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心血管神经症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血管神经症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心血管神经症患者9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与谷维素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辩证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效果比较明显,患者用药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苏卫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救治体会

    目的:对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方法和救治的经验进行探讨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该病临床救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27例存活(51.9%),在存活的患者当中,恢复良好的有7例(13.5%),中度残疾11例(21.2%),重度残疾9例(17.3%),另有25例患者死亡(48.1%).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为恶性脑肿胀及血肿较长时间压迫脑组织,致脑干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于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应尽早的予以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机械性通气,尽快确定手术的指征及方式并及时开颅手术治疗,有效的血肿清除术以及标准的大骨瓣减压术可以显著改善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以及恢复情况.

    作者:王弘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肾病综合征选择恰当方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肾康注射液与激素联合应用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肾病综合症患者7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强的松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康注射液用于肾病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贺子达;唐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应用第1趾蹼皮瓣修复足远端深度烧伤创面

    目的:探讨第1趾蹼皮瓣修复足趾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设计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血管蒂的皮瓣,转移修复3例足远端三度烧伤伴肌腱及骨外露创面.皮瓣切取面积为2 cm×3cm~3cm×5cm.皮瓣蒂宽1.0~2.5cm.结果: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供瓣区皮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经6~10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感觉存在,行走满意.结论 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血管蒂的皮瓣具有良好的血运,操作方便,可恢复感觉功能,是修复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作者:李丽;郎卫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及表达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利用ELISA方法,使得HBcAg基因片段扩增,构建含有HBcAg基因的表达质料与克隆质粒,以IPTG诱导大肠杆菌BL21(DE3)plys中蛋白的重组表达,并且,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方法检测重组蛋白.结果:在大肠杆菌中,重组HBcAg得到表达,经过酶联免疫测定方法检测,在预期位置显示有特异性条带.结论: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及表达,成功构建了HBcAg原核表达系统,并获取重组HBcAg,有效地推进了重组蛋白的相关功能研究,具有很高的研究推广价值.

    作者:白志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于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给基础护理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2年10月,在我院病区随机选取6个病区,并随机分成两个组,其中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3个病区,设为观察组;实施常规的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3个病区,设为比对组.观察组内的每个病区,每3名护士为一组,包括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每组护士负责护理患者(13±2)例,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观察组在病房的环境、三短五送六洁、掌握病情、健康教育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比对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对采用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使用射频消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使用射频消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明显提高其舒适感与满意度,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易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导乐分娩联合应用曲马多对分娩镇痛、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联合应用曲马多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产程的影响.方法:应用导乐分娩联合曲马多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将未应用导乐分娩及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分娩方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产后出血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导乐分娩联合曲马多用于分娩镇痛能明显减轻产痛,可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张小庆;蒋全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职卫校实训室管理之我见

    本文论述了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加强实训室管理的重要性,笔者从成立管理机构,加强人员配备,重视实验物品和实践教学课程等方面,阐述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作者:罗中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6例体会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及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为输尿管镜检失败者),分为2组,即26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即腹腔镜组),24例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即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开放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等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深入推广.

    作者:田景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颈外静脉防逆流留置针的临床应用级体会

    目的:总结颈外静脉防逆流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和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通过颈外静脉防逆流留置针的使用,总结出使用防逆流留置针后能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了中间操作环节,不需正压封管,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家属的满意度.结论: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修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使自己熟练掌握和提高颈外静脉的穿刺水平,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保证给药途径通畅,确保治疗及抢救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优质服务.

    作者:温艳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来我院待产的孕妇763例,进行全面人性化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763名孕妇生产过程顺利,孕妇无明显恐慌和失去理智情况,婴儿身体健康.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需求,进而为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住院临床资料,探讨其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经过患者的积极配合以及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采取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30例宫外孕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9例康复痊愈,康复率为96.7%.结论:对于宫外孕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痊愈.

    作者:李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