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春兰;韩林玲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病采用奥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60例,均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牙周牙髓病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划分,观察组给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预备根管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80例中,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80例中,临床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牙髓病采用奥硝唑治疗,可使病灶损害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临床症状,使患牙得以大程度的保留,可作为特效药物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代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有报道,当患者处于被动合作或被动接受状态时,满意度低;当患者具有主动参与意识,向护士提出疑问并与护士交流沟通时,患者满意度较高,这说明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方面,沟通能力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一直注重护士沟通能力培养,倡导护理人员做到”五多一少”,即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护,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赞美.少一点抱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无条件耐心、和蔼对待每一位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健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临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应用肝病科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r-GT指标、TBIL指标、TBA指标、BUN指标、Cr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TA指标明显升高.但治疗后两组AST指标、ALT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疗程结束后PTA升高和r-GT、TBIL下降幅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在常规方案综合干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病死率,具有较高安全性,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陆代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以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前者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萎缩,以胃窦为主,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后者萎缩性改变主要在胃体,多由自身免疫引起的胃体胃炎发展而来[1].属于中医学胄脘痛、胃痞、痞胀等范围.
作者:崔宝英;仲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特点的分析,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原因和预防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精神状态、复发季节以及溃疡愈合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多种原因有关,应当针对引起复发的相关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阻止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作者:樊祥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19岁, 冯XX,因3个月前无诱因自觉肛周出现赘生物,如米粒大小,刺痒不适,无肛门坠胀感,无排便不净史,无便血,赘生物渐增大、增多,来本院肛肠科就诊.入院查体:T 36.8.C P 74次/分 R 19次/分 BP 110/70mmHg,心肺(-),腹(-).专科情况:膝胸位,肛缘赘生物绕肛1周,有约3cm*2cm,表面呈蕈状改变.以肛缘赘生物性质待查收入院,入院给予手术切除送病理确诊为肛周尖锐湿疣转入皮肤科.
作者:李振英;林娟;黄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分析急救医学与急救装备的管理现状与问题,以此制定佳的管理方法,进而为提高急救医学与急救装备的临床使用效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名负责急救装备及ICU的医护人员,对其管理现状进行探究分析,寻找其中存在的弊端,进而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以此来提高急救装备的管理效率,并做好相关资料与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结果:就探究结果显示,目前急救设备与ICU设备管理中,主要存在设备维修率差、污染问题、管理方法混乱、管理人员专业技能较差、缺乏系统的管理体制以及对ICU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进而对急救医学的临床应用存在显著影响.针对该类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后,显著提高了管理效率,对保证急救设备与ICU的有效发挥作用很大.结论:急救设备与ICU管理对于急救医学的发展有显著意义,因此需要认清目前的管理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样才能提高急救医学的应用效率,进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刘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博兴县纯化镇的实施十年后的现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博兴县的纯化镇6个行政村的村民和部分新农合的工作及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共计调查425人.结果:被调查人员普遍意识到新农合有力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层医疗条件差、报销手续复杂、跨区域报销难等问题仍困扰着;政府支持、监控等配套政策仍不够健全;区域限制性明显.结论: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快配套措施制定、执行和监管,使这一利国利民的新型服务模式更快更广的推广开来.
作者:赵小峰;赵兴芳;孔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单发性骨软骨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及手术情况为对照,分析比较39例单发性骨软骨瘤超声波、X线以及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情况.结果:单发性骨软骨瘤的诊断,X线、CT检查结果基本是一致的(P>0.05),而超声波检查诊断率低于X线、CT检查(P<0.05);X线检查基本无法诊断肿瘤的软骨帽及周边伴发的软组织病变,而在此两方面的诊断超声波与CT检查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X线、超声波检查,综合诊断结果与CT检查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波检查可作为单发性骨软骨瘤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结论:单纯超声波检查在单发性骨软骨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有限,但可作为X线检查有益的补充手段;超声波检查联合X线综合诊断单发性骨软骨瘤具有与CT检查结果相当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文利;林锦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讨论并且分析采用核块内包埋法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临床方法特点,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以及其在临床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60例(168眼)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的80例患者采用核块内包埋法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包括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全部160例(168眼)老年白内障患者经过不同临床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80例患者中,手术过程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患者有2例,术后发生轻度水肿的患者有17例(18眼);对照组的80例患者中,手术过程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患者有7例,术后发生轻度水肿的患者有32例(32眼),发生明显水肿的患者有24例(25眼).且观察组的视力矫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核块内包埋法应用于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矫正情况,还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后囊膜撕裂以及术后角膜水肿等并发性疾病的发生几率,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为探讨成人低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法,对256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经肛门肛管主灶切开、对口引流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中对于支管处之外口仅部分切开,而对于原发病灶(主灶)处之瘘管,则采用完全切开瘘管,直至感染病灶(肛隐窝)处,采用主灶、支管外口均引流的方法,256例患者均痊愈,术后随访2年,无1例复发.结果表明,对低位复杂性肛瘘,采用主灶切开、对口引流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小的等优点,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杨沛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综合介绍激素疗法的副作用,并对销量激素用于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做出评估.方法:针对作者临床工作中涉及激素疗法的病例治疗中的经验总结,给出病例,提出激素疗法中减小副作用的方法.结合作者在门诊儿科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经验,对糖皮质激素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抗病毒药物与抗炎药物治疗.对比综合退热效果和病程长短.结果:通过临床两组患者对比治疗,采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平均病程比对照组短,但并发症发生较为复杂.结论:对儿科上呼吸道感染进行小剂量激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体温,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但必须控制用量,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春莲;王石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与预防.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接诊的10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仔细分析这些患者的症状与预防的措施,进而探析临床实践.结果:这10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在进行多项的有效干预措施后,临床症状,如血压、休息情况等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地干预措施,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恢复有着比较好的作用,免疫机制得到显著的恢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狂澜焦躁的情况得到改善,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昌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对采用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使用射频消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使用射频消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明显提高其舒适感与满意度,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易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诸暨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情况,以为行业监管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3月至9月对诸暨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8962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问卷调查合格率88.2%,优秀者、良好者以及及格者不合格者比率分别为44.7%、25.3%、18.2%和11.8%.女性合格率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与合格率呈正相关.结论:诸暨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状况良好,但仍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同时应着重提升卫生知识培训力度.
作者:魏良敏;朱芝萍;俞建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20例,均为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降压、抗血小板聚集、血脂调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应用常规方案的同时,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6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在治疗前后经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脑梗塞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可促使神经功能大程度的恢复,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消除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作者:颜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腹腔镜术治疗组50例,常规开腹手术组50例,观察、记录手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并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术患者没有中转开腹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术出血量、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住院天数短、术后恢复快,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流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深入推广.
作者:方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胆囊切除手术的方法进行相应分析.其中,主要运用的方法为经脐单孔腹腔镜诊治的方法.方法:在本院2010年1月到2013年2月,总共收治了50例胆囊切除的患者,主要针对这些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详述,收集相应的资料,并且将手术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主要的阐述.结果:本院运用的方法为经脐单孔腹腔镜的方法,没有采用原有的引流方法,一般情况下,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3min,相应的出血量为15ml到160ml之间不等,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均没有相应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感染.本院在进行手术之后,对这5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在随访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运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进行治疗,其疤痕不明显,且没有不良反应.结论:经过本院的实际临床观察,可以看出针对胆囊的切除手术,运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聂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及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为输尿管镜检失败者),分为2组,即26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即腹腔镜组),24例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即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开放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等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深入推广.
作者:田景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医院妇产科在护理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风险,我们针对医院妇产科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然后在针对具体情形探讨出相应的不同的的管理对策.方法:收集整理2008年到2012年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发生的护理风险,同时比较在我院进行护理风险的管理前后,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结果: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我院的妇产科护理总共发生的风险高达60例.在这60例妇产科护理风险中,因为轻视了文件书写而引发的妇产科护理风险是多的,高达到20例,占了33.3%,这应该引起医护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当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后,发生的妇产科护理风险与护理风险管理前相比,风险率有明显减少,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必要的,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妇产科护理风险的发生.对护理质量的提高,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病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有重要意义,值得妇产科护理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推行使用.
作者:柏章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