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毅;梁秀兰
目的:对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这一手术存在的相关并发症的导致因素进行分析,对其并发症的相关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选取的1800例接受过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这一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并根据10个相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的分析,对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这一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所产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索.结果:患者的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病程因素、结石数量因素、腹部手术史因素以及解剖结构异常因素都与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没有相关性,对其差异进行比较发现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胆囊颈中的结石、胆囊壁的厚度和胆囊与周围附近的器官黏连以及Calot三角黏连这四个因素却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病率存在相关性,对其差异进行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并进一步的进行了Logistic的回归分析,胆囊壁的厚度和胆囊壁与附近器官的黏连以及Calot三角黏连这三个因素对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存在联系.结论: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和周围附近器官的黏连以及Calot三角粘连跟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这一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容易导致胆总管的损伤和肝动脉的损伤以及胆囊破裂等现象.
作者:尹兴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直肠癌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的应用,通过对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归纳为肠吻合口瘘、出血、腹腔内感染、切口感染与裂开、造瘘口周围皮肤炎症等.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数据库,系统寻找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面的方法并对其实用性进行分析,将所获得的证据和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及患者的需求相结合,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有效的提高直肠癌术后护理实践水平.
作者:张少莉;李春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剖宫产后再次生产的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在本院剖宫产后再次怀孕的产妇120例,对其分娩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0例孕妇中有45例孕妇进行阴道试产,其中试产成功为37例,成功率为82.22%;再次剖宫产的有83例.阴道试产和二次剖宫产的产妇在住院天数、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试产产妇的产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再次剖宫产的产妇.结论:在剖宫产后再次生产时进行阴道试产在临床上是可行的,合理掌握产妇剖宫产后再次怀孕的阴道试产临床指征,改变产妇认识,从而提高阴道试产的成功率.
作者:李彦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血管神经症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心血管神经症患者9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与谷维素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辩证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效果比较明显,患者用药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苏卫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提高临床带教工作质量,提高实习护士的护理质量.方法:收集从2011年4月到2011年10月之间的200位到我院实习的护士,将护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实习护士均为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观察组采用在常规的带教基础上加强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训练,对比两组实习护士在一段特定的实习时间后专业技能考试情况、实践考察分数、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6个月的带教实习,观察组的实习护士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和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投诉率方面,对照组有5例,占总数5%,观察组有1例,占总数1%,他们的差异存在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通过制定以人为本的带教标准,有意识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实践操作锻炼,对于初到医院实习的护士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效.
作者:潘国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现阶段我区域内居民对于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方法:在我市5各街区对183名行人进行了调查.其中74例为男性,占比40.4%,109例为女性,占比59.6%;年龄为11-78岁,评价年龄为(41.9±15.1)岁.其中119例为在职人员,64例为无业人员;19例为小学及以下学历,147例为中学学历,17例为大学及以上学历.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不记名,随即搜集.结果:32例为基本知晓,占比为17.5%;93例为部分知晓,占比为50.8%;58为较少知晓,占比31.7%.女性的知晓率明显高于男性.30-39岁年龄段的基本知晓率低,但是部分知晓率则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中学学历人群的知晓情况佳,小学学历者的知晓情况差.结论:我区域内人们对于精神卫生的认知程度已进入了良性的阶段,本区域的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成效,也值得持续推进.
作者:夏本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外治疗法对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和体会.方法:选择跟痛症患者96例(106足)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一般治疗、中药熏洗和压痛点注射等综合疗法,疗程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综合外疗法治疗跟痛症的总有效率为96.22%.结论:综合外疗法治疗跟痛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玉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措施以及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以来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结果: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及时抢救与积极护理,8例病人在我院住院治疗3至14天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对患者给予及时反复血液灌流及洗胃是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抢救基础,及时有效的抢救以及高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李旭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静脉留置针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套管柔软、操作 简单、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便于抢救,保证血管,不仅减少患儿痛苦,也可减轻家长的焦虑心理及忽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等优点,受到儿科护理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常因种原因而发生某些并发症,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静脉留置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宁虹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博乐市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8年间围产儿死亡154例的调查得出造成博乐市围产儿死亡的原因,对可控制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统计博乐市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8年间154例围产儿死亡资料,通过对产妇年龄、族别、居住区、文化程度及死亡围产儿性别五方面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博乐市围产儿死亡与族别、居住区、围产儿性别及年龄有一定关系.结论:博乐市围产儿死亡的因素有:孕产妇的居住地在本次统计中占第一位、也与围产儿性别、族别及孕妇年龄均有一定关系.
作者:聂华;吴海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一日3-4次,一次1喷,扑尔敏0.35/(kg.d),分4次服.治疗组50例采用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参麦注射液20mL加5%G.S250mL静滴,每天1次,扑尔敏0.35/(kg.d),分4次服.2组均治疗5天为1疗程.结果:2组总有效率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显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减轻、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近期和远期的疗效.
作者:王巍;王萍;邢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对脂肪液化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预防措施.方法:对3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找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具体原因,肥胖、妊娠水肿、营养不良、贫血、切口暴漏时间过长等均为造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找出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以上原因的出现,减少此种疾病的发生.结果:对30例患者进行腹部手术切口治疗后,妥善处理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均全部痊愈.结论:对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进行及时治疗,导致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引起重视,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减少此种疾病的发生率,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代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特点的分析,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原因和预防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精神状态、复发季节以及溃疡愈合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多种原因有关,应当针对引起复发的相关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阻止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作者:樊祥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抢救治疗时行总结,进一步提高AFLP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时行回顾分析.结果:3例病人均符合AFLP临床诊断标准,经ICU积极抢救治疗,病情均平稳,2例转入普通病房治愈出院,1例自请出院,出院后3天死亡.结论:早发现、早诊断及时终止妊娠,积极处理并发症可提高AFLP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龙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及其特点.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ICU患者VAP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计算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VAP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46.89‰,经ASIS法计算后,VAP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11.06‰;VAP患者死亡率为32.56%,带管时间与年龄在死亡和存活的VAP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菌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为首.结论:ICU医院感染率高,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必须加强呼吸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重视对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的监护.
作者:宋舸;赵丽霞;杨乐;吴云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气管狭窄的患者病情危重,病人极度痛苦.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气管、支气管重度狭窄及气管、支气管瘘患者,通常放置气管内支架以解除气道狭窄,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状况,封闭瘘口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利用调查问卷和现场观察的办法对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对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知晓情况对其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我院90%的医护人员都接受过与手卫生相关的知识培训,但其手卫生的依从性大约为46.4%.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其手卫生的依从性大约为29.46%;在接触2位不同患者之间的依从性大约为36.12%;在接触患者以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大约为93.42%.结论:大部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比较薄弱,而且对于手卫生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比较缺乏.医院关于手卫生管理的制度也无法落实到位.因此,对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从而降低医院的感染率,并且减轻患者的经济损失与痛苦.
作者:孙秋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总结颈外静脉防逆流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和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通过颈外静脉防逆流留置针的使用,总结出使用防逆流留置针后能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了中间操作环节,不需正压封管,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家属的满意度.结论: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修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使自己熟练掌握和提高颈外静脉的穿刺水平,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保证给药途径通畅,确保治疗及抢救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优质服务.
作者:温艳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报道临床对胆总管囊肿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因胆总管囊肿入院的3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我们以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的要求和特点为依据,对它们进行全面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不但安全,而且治疗效果好.细致全面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的康复.结论:细致全面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胆总管囊肿患儿的生活质量,利于患儿康复,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艳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讨论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加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意外伤害发生.
作者:程莉媛;尚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