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刘岚

关键词: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收治的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大部分患者消除了不良心理,情绪稳定.两组干预前后SCL-90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观察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其SCL-90评分因子与干预前相比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病人针对其心理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疾病的康复.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收治的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大部分患者消除了不良心理,情绪稳定.两组干预前后SCL-90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观察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其SCL-90评分因子与干预前相比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病人针对其心理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5例干扰素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症状临床分析

    目的 对干扰素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40W的微波灼糜烂面,65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微波治疗后使用干扰素栓阴道给药,12日服用6次,隔日服用,治疗8周左右即可确定疗效.结果 37例对照组治愈率64.5%,显效率71.6%;65例治疗组治愈率83.3%,显效率92.2%,两组治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干扰素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

    作者:范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化疗;治疗组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并同时给予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静脉滴注.21天为1个周期.结果 治疗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减轻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广东省海陆丰地区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1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临床验证2型糖尿病中西结合诊疗方案,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尊重患者意愿基础上分为中西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医症状量化积分的前后变化,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证候积分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证候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海陆丰地区2型糖尿病病患疗效肯定.

    作者:蔡悦;林瑞芳;吕保阶;魏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以更好的控制哮喘疾病的发生.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治疗的哮喘患儿162例,其中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哮喘154例,占95.1%,男94例,占61.0%,女60例,占39.0%,男女之比为1.57:1.年龄8个月~8岁,平均4.8岁,并对154例患儿感染类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154例患儿病毒性感染134例,占87.0%,其中柯萨奇病毒感染1例,占0.6%,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1例,占7.1%,副流感病毒感染25例,占16.2%,流感病毒感染37例,占24.0%,鼻病毒感染80例,占51.9%,肺炎衣原体( CP) 感染15例,占9.7%,细菌感染5例,占3.2%.结论导致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因素是呼吸道感染,其中病毒性感染占重要地位,其次是肺炎衣原体( CP) 感染和细菌感染.

    作者:沈晓兰;王建华;黄冬娥;吴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病人焦虑和抑郁心理疏导的意义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对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应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况,并给予心理疏导,包括对病人的宣教、放松内心意象、加强社会支持、中西医药物治疗等,然后比较心理疏导前后的SAS、SDS评分.结果 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病人临床中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评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疏导后抑郁、焦虑评分与疏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给予心理疏导后抑郁、焦虑程度明显改善,对治疗结果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王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89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动脉瘤填塞过程顺利.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脑动脉瘤的特点实施护理,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伍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肠镜下息肉切除体会

    目的 探讨电子肠镜下利用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68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在肠镜下行高频电治疗,若有出血现象及时给予止血处理,在术后把切除的息肉送往病理科详检.结果 根据患者的息肉的数量分别给予1次或多次切除,全部患者均治愈成功,在术后均未发生出血与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肠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肠息肉,不仅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疼痛度低,而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王晓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在COPD加重期抑郁焦虑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抑郁焦虑患者90例,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黛力新片口服,并进行系统性心理干预,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进行评价,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COPD加重期抑郁焦虑,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勇;吴建辉;张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9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治措施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确诊的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其发病特点、诊断思维及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有效治愈率达97.95%.治疗过程中有4例并发症经相应措施治疗缓解.结论 及时正确的诊断和综合的治疗有利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尽早治愈能显著改善哮喘炎症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人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痰标本念珠菌培养鉴定及易感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痰标本念珠菌菌株分布及易感因素.方法 对2011年1至12月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的169株念珠菌进行鉴定,对患者年龄及原发疾病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169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高;老年及患有慢性病者为易感人群.结论 呼吸道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存在明显易感因素,为有效预防念珠菌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靖吉芳;王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0例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讨论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30例上报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人,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使用药物具体名称、给药方式、原患疾病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结果 使用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数高,占构成比的73.33%,其次是洛美沙星占16.67%,诺氟沙星占10%;使用静脉滴注出现不良反应占构成比的80%,口服用药仅占到20%;原患疾病系统中多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占构成比的40%,其次为泌尿系统,占33.33%,消化系统占16.67%,循环系统占10%;不良反应表现多的系统是皮肤,占构成比的43.33%,其次为消化系统,占20%,神经系统表现占16.67%,心血管系统表现占10%,其它占10%.结论 临床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管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作者:王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护理浅谈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如何使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连贯、安全、舒适、个性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魏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中体外膜肺氧合建立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术中体外膜肺氧合建立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20例术中需进行体外膜肺氧合紧急治疗的病例,其中心脏手术后低心排、无法脱离体外循环的14例,术中急性心肌梗死4例,严重肺栓塞2例.对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中体外膜肺氧合建立快速无误,手术顺利完成.结论术中体外膜肺氧合的建立具有一定特殊性,对护理提出的要求更高.因此我们需要形成一套快速反应的机制及流程.

    作者:杨维泽;廖小卒;梁爱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以供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自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住院收治的120例CIN患者的病案资料,分析手术方法、术后治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2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min,平均出血量为10.8ml,术后标本送检检查结果与术前结果相符.120例患者中11例出现并发症,占总数的9.17%.结论 LEEP术在治疗CIN中具有其他治疗无法比拟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作者:钱惠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与管理研究

    目的 对我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与管理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 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期间所使用的麻醉药品的用量、使用频度(DDDs)和排序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比较.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麻醉药品使用排序为:①芬太尼注射液;②吗啡注射液;③吗啡缓释片;④芬太尼贴;⑤哌替啶注射液;⑥可待因片.大部分药品每年用量上升趋势明显,只有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量有所降低.结论 我院经过对麻醉药品的临床统计和妥善管理基本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作者:阳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清除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 将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D+HP组)和血液透析组(HD组),HD+HP组接受树脂吸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HD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TH水平.结果 HD+HP组治疗后患者血PTH从(285.1±211.2) pg/ml降至(120.1±104.2) pg/ml,平均清除率为47.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D组治疗后血PTH从(292.2±199.1) pg/ml降至(248.6±100.3) pg/ml,平均清除率为12.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PTH,而血液透析不能有效地清除PTH.

    作者:宋留海;马菊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康复心理学在我国的现状与未来方向探析

    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在医疗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患者心理变化的过程对所患疾病的转归的影响.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研究,学者们探讨出一门新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康复医学经过60多年的长期发展,从一门跨科性的学科逐渐发展成一门学科群,而康复心理学在这个学科群中逐渐成长为康复医学学科群中一个重要的学科[1].康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康复领域中有关心理问题的学科.它是康复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应用于康复医学的各个方面,主要研究伤、病、残者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心理因素对残疾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作用等.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心理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其发展过程越来越科学,越来越规范,提供相关康复心理咨询的人员均经过专门的科学化训练,由专业的心理学科人员来承担.康复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诸多坎坷,在它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也越来越被要求与我国的医疗发展实际相适应、与康复治疗过程相匹配.本文将探讨康复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康复心理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预测,以期给我国的康复心理学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作者:黄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流浪乞讨人员的急救护理管理体会

    目的 提高危重流浪乞讨人员的抢救成功率,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权利.方法 对2008年至2011年120例流浪乞讨人员的急诊救治,护理采取一系列的新的管理措施.结果 缩短了急诊室处理时间、送检查时间、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及基本生存权利.结论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急救护理规范管理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了高质量、安全的护理服务,同时赢得了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莫永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长效钙拮抗剂治疗64例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长效钙拮抗剂对高血压(HD)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治疗过的64例HD病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接一般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长效钙拮抗剂(治疗组),每组均为32例.治疗后检测两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观察其对HD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CA治疗组有效和总有效例数及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无效例数和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BP和DBP分别为(18.11±1.45)kPa和(13.08±1.24)kPa,与服用CA前比较,SBP和DBP显著降低(P<0.05);同时,与一般治疗组治疗后SBP和DBP比较,两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良反应率仅为3.125%,CA治疗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效钙拮抗剂能够显著降低SBP和DBP,提高对HD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对HD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顾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