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胃镜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的护理配合

张利敏;刘秋艳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诊治, 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 回顾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胃镜诊治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而行胃镜治疗的54例患者的护理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治疗患者的护理包括手术期和围手术护理,我院54例病人在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下,48例止血确切,3例患者再次出血,4例患者出血量较大且病因为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转行手术治疗.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干预以及术中、术后的生活饮食教育指导能显著改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胃镜诊治的效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和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于2011年2月至6月收治的佩戴角膜塑形镜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戴镜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的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分析使用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健康状况及裸眼视力、屈光度等的变化.结果 戴镜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的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与戴镜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近视度数.

    作者:卢珊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2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院治疗的临床资料、病例、满意度调查表等资料,将224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112例,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措施和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1 10例成功治愈出院,2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的压力,稳定治疗情绪,提高治疗效率,促进健康恢复.

    作者: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论医院护理安全工作

    在新的医院评审标准中,已把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工作为了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护理安全管理方面来说,护理安全工作执行的情况到底如何,将体现了医院管理和护理水平.因此,对医院加强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我院对护理安全高度的重视,我院采取多项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使护理安全管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李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医生分析检验结果需注意非病理因素影响

    目的 使临床医生能够多注重非病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检验前、中、后各种影响因素的总结与举例,分析综合分析结果的重要性.结果 非病理因素对检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结论 只有正确分析检验结果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所用.

    作者:蒋惠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胸部手术后肺栓塞的护理进展

    胸部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肺部血管受到挤压,引起血小板的聚集,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另外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限制了下肢的活动,况且患者需要一段时间的静脉输液,这样具备了肺栓塞必备条件: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壁损伤,这样很容易形成下肢及盆腔静脉血栓,其病死率较高,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其病死率,其中护理也是治疗开胸手术后肺栓塞的关键,为提高护理质量,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对胸部手术后肺栓塞的护理进展情况阐述.

    作者:蒋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将9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早期给予气管内滴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随后进行机械通气;对照组不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使用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使用情况、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氧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结论 早期应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方式,能快速有效地改善肺功能,缩短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刚;张小平;田鹏;杨方政;刘琦;李娟;杨雪莉;刘娟;尚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9例男性乳腺癌的诊治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16年间收治的1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1例,5例改良根治术,3例单纯乳房切除术,术后放疗16例,放疗+化疗15例,化疗+内分泌治疗6例,iv期5年内无死亡,获随访19例,1例死亡.5年生存率84%,10年生存率61%.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临床分期晚,早期易转移.外科手术联合放、化疗、内分泌治疗是男性乳腺癌的理想治疗方案.乳腺癌的预后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作者:林红军;王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肩周炎穴位注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肩周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从2005年-2010年我院住院病历中整理肩周炎24例采用穴位注射、普通针刺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12穴位注射中,总有效率100%,无效暂无,普通针剌12例,总有效率96%.结论 穴位注射是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方法,能有效缓解症状.

    作者:黄菁;欧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86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要点.方法 研究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86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抢救的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资料.结果 86例患者中,83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因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因脑干出血死亡,抢救成功率达96.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是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措施,而护理措施得当,配合到位,观察及时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作者:仝琳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46例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临床研究利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病例均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4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和餐后2h的血糖值均有所下降,而体重变化指数方面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采用两种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其疗效均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葡萄糖毒性以及β细胞功能,安全性较高,因而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外科手术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外科手术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收集的48例甲状腺微小癌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例患者1年后复发,占 2.22%;3例患者2年后复发占6.67%;4例患者3年后复发,占8.89%;术后3年42例患者存活,3年存活率93.33%.结论 对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早期积极地外科手术干预能够防止肿瘤进一步恶化或转移,术中病理活检对病灶具有定性的意义,且对手术方式有指导意义.

    作者:雷宏伟;高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2012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降糖与抗结核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中医中药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降糖情况与肺结核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治疗比较,治疗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核治疗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立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KLK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KLK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50例卵巢癌患者,同时选择同期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30例(其中黏液性囊腺瘤22例,浆液性囊腺瘤8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20例(其中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瘤9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1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检测激肽释放酶8(KLK8)、CA125.结果 50例卵巢癌上皮癌患者KLK8阳性表达33例,阳性表达率为88.5%,20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KLK8阳性表达6例,阳性表达率为30.0%,3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KLK8阳性表达8例,阳性表达率为26.7%;卵巢癌上皮癌患者血清KLK8及CA12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和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癌组织及血清中 KLK8蛋白表达升高,并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清KLK8检测可指导卵巢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文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损伤控制技术在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早期治疗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疗效,探讨早期损伤控制技术(DCS)的合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并与传统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损伤控制性技术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疗效良好,其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凝血酶原时间,ICU住院日数较早期全面治疗(ETC)组短(P<0.05),DCS组死亡率比ETC组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I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CS组26例痊愈出院,6例死于脑疝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技术治疗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璟锋;顾凌;梁卫东;刘文威;黄兴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10-2011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我院2011年5月23日0:00-24:00时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并与2010年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1年调查住院病人1502人,实际调查1483人,实查率为98.74%,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3%,例次现患率为3.51%,2010年调查住院病人1285人,实际调查1281人,实查率为99.69%,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22%,例次现患率为4.45%;2011年横断面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48%,以一联用药为主,治疗用药的病例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为45.68%,2010年横断面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0.59%,以一联用药为主,治疗用药的病例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为32.73%.结论 横断面调查较前瞻性调查准确性高;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化使用、减缓耐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曾莉怡;丁伟建;曾欣荣;王娅;余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诊肠切除术中阑尾根部置管引流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左半结肠和末端回肠病变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以来经手术治疗的9例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急诊行1期肠切除吻合术,通过阑尾根部置管于吻合口近端肠腔内减压引流,无吻合口瘘的发生.结论 在肠道未作充分准备条件下,肠梗阻患者,尤其是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急诊施行Ⅰ期肠切除术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朱炳榕;陈晓红;林美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妇幼保健领域如何进行专利申请

    本文针对我国一部分妇幼保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对专利申请知识仍然比较匮乏的现状,对该领域如何挖掘专利申请、如何确定申请类型、如何进行专利申请进行了阐述,并对于该领域涉及方法和基因遗传主题的申请撰写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作者:佟林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回顾以往对ICU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的过程来总结相关经验经验.方法 对ICU患者采用鼻饲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将营养液注入鼻肠管,给予患者相应的营养支持.结果 从以往的病历数据看来,采用鼻饲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疗效很好,患者的病情大多数有所好转,有少数病愈出院.结论 对ICU患者采取鼻饲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对于保持和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以及胃部结构的完整,为患者补给营养,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疗效很好,值得推广到此类患者的临床实践护理中去.

    作者:庄郁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8例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8例治疗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01月~2012年08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例,除予以常规治疗外,还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24h内即明确诊断者5例(96.15%),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3例(3.85%).结论 尿激酶是我国目前应用广的溶栓剂,符合我国卫生国情,尤其基层值得推广.

    作者:宁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颈椎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与分析护理干预对颈椎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肿瘤术后病例100例,按照就诊时间分成A、B两组.在相同治疗方式的前提下,A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B组患者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率高于B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人数少于B组患者.结论 经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颈椎肿瘤术后功能恢复的必要条件,正确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琴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