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疾病的临床研究

王丽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慢性宫颈疾病, 疗效
摘要:308例慢性宫颈疾患均经临床、阴道镜检查排除恶性疾变及心、肝、肾等慢性疾病,经微波物理治疗后,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经2~3个月治疗后,均获临床治愈,其中260例进行了3~6年定期随访,肥大宫颈全部恢复正常.宫颈糜烂治愈率91%,宫颈赘生物治愈率94%.慢性宫颈疾患属中医带下范畴,系因湿邪蕴结、影响任督二脉失固所致.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造成拔牙术后出血的原因与治疗

    目的 对拔牙术后出血进行系统研究,使拔牙术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并提高治愈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拔牙术后出血的41例患者进行系统研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血时间:术后1-5h出血30例,占73.2%,5-10h出血6例,占14.6%,10-20h出血3例,占7.3%,20h以后出血2例,占4.9%;出血原因分别是全身因素6例,占14.6%,其中凝血障碍3例,月经期1例,血压不稳者2例.局部因素33例,占80.5%,其中牙龈组织撕裂11例,感染4例,牙槽骨折4例,牙槽窝内出血9例,根尖周炎3例,缝线脱落2例,其它因素2例.结论 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和其他因素是导致拔牙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作者:薄亚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技巧,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技巧,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季小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外科手术住院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情况、术后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基层医院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4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筛选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比例,并总结发生原因.结果 1400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31例,占2.21%.其中子宫收缩乏力20例,胎盘因素5例,软产道损伤4例,其他2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比例高,P<0.05.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比例明显高于年龄在35岁以下组,P<0.05.结论 基层医院发生产后出血的比例较高,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为主,需要临床医生积极提高子宫的收缩情况,使用缩宫素等药物,并注意其他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减低由于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死亡.

    作者:蒋善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比

    目的 对比美沙拉嗪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治疗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三种中医症状积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也差异明显(P<0.05).结论 相对于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可以更有效地改善临床主要症状.

    作者:贾华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视觉诱发电位在多发性硬化临床应用

    目的 对31例多发性硬化临床与视觉诱发电位进行分析,探讨视觉诱发电位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31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对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并对比MRI检查展开探讨.结果 视觉诱发电位,在早期发现视神经病变及特异性方面均高于MRI,是客观鉴别病灶存在,发现亚临床病灶的重要方法.结论 多发性硬化具有空间、时间的多发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辅助检查,视觉诱发电位对多发性硬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客观鉴定病灶的存在,是提高多发性硬化诊断率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吴宗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女性消毒员职业危害现状与防范

    目的 提高基层医院消毒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避免发生职业危害.方法 针对基层医院女性消毒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结果 职业危害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13例降低到2011年1月至今1例.结论 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和重视消毒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是防止职业危害的关键.

    作者:甘廷先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蒙脱石散联合叶酸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48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蒙脱石散联合叶酸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148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儿70例,采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乙组患儿78例,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应用叶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乙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甲组患儿,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儿症状止泻及退热时间显著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叶酸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好,无不良反应,适宜临床广泛应用治疗.

    作者:黄新勇;刘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进一步探讨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44例(64)眼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术中一次性使用0.4mg/ml丝裂霉素C辅助,坚持随访6 ~12个月,追踪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进行手术后第1天,患者前房形成58眼(90.6%),浅Ⅰ级前房3眼(4.6%),浅Ⅱ级前房1眼(1.5%).患者住院7~10天,痊愈出院时眼压平均为13.2mmHg.57眼(91.6%)术后视力有所提高;术后半年追踪,眼压平均为15.3mmHg,1年眼压平均为17.5mmHg.患者出院时滤过泡形态分微小囊状型(Ⅰ型)1眼,弥漫扁平型(Ⅱ型)63眼.可调线酌情拆除.如果有需要可辅以眼球按摩辅助滤过形成,促进患眼的眼压下降2~8 mmHg.结论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疗效更高,安全性更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海荣;王春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5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方法 回顾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结果 56例脑出血患者47例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抢救成功率达到83.9%.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加强临床观察与精心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有显著意义.

    作者:高巧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86名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婴儿采取一般常规保健,观察组婴儿在常规保健的基础上加强儿童保健.结果 经过不同保健和相关护理后,观察组身高和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婴儿在适应性、语言以及精细运动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保健基础上加强儿童保健措施可以显著增强婴儿体格的生长和发育,改善神经心理的发育,减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切口腋臭刮除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 小切口腋臭刮除术的护理.方法 通过65例小切口腋臭刮除术的观察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应用小切口腋臭刮除术的病例中,其中局部部分切除术后复发2例,其中1例发生血肿,3例有炎性反应.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华明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 讨论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55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新生儿窒息经过及时的抢救与复苏,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发生新生儿窒息时,通过及时预测新生儿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及时给予新生儿复苏,并认真做好复苏前复苏时和复苏后护理工作,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复苏后严密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等护理措施是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史以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长效胰岛素应用时间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长效胰岛素应用时间对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治疗1组19例,治疗2组17例.对照组采用进口赖普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进行联合治疗.治疗1组和2组均采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素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比本组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8% (P <0.05).结论 长效胰岛素的应用时间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效果,但提倡老年人应选择白天用药.

    作者:张克英;秦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基层医院急诊护理人员心理挫伤及防范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探索适合基层护理人员心理调适的方法.方法 对28名基层护理人员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心理干预,2个月后再次进行焦虑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28名护理人员轻度焦虑9人,中度焦虑10人,重度焦虑9人;心理干预后,正常心态5人,轻度焦虑16人,中度焦虑6人,重度焦虑1人.结论 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避免护理人员焦虑症的发生,保证护理人员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良好的服务理念,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曾亮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压氧治疗对重度儿童脑外伤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应用高压氧疗方式对患有重度脑外伤的儿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0例重度脑外伤儿童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疗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脑外伤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后GO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高压氧疗方式对患有重度脑外伤的儿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乔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加强卫生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卫生监督工作能力

    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对广大餐饮、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医疗机构、有毒有害生产企业等行业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非常重要,通过培训可使他们学法、懂法,从而达到守法的目的.针对目前卫生法律、法规众多,靠广大被监督单位人员自学已不能满足卫生监督部门的管理需要和社会效益的需求.对被监督管理单位负责人和全体从业人员由卫生监督部门每年进行集中培训其社会效果反响良好.通过培训,依法经营、守法经营、文明经营意识大大增强,违法经营案件逐步减少,案件查处自动履行办结率明显提高,经营活动进一步得到规范,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立芹;李崇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吸入氧化亚氮行人工流产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吸入氧化亚氮与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后吸人氧化亚氮行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吸入氧化亚氮行人工流产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2组:术中吸入氧化亚氮100例(为对照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纷脂后术中吸入氧化亚氮100例(为超前镇痛组).观察其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结果 镇痛效果为超前镇痛组优于对照组(P<0.01),宫颈扩张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6例发生中度以上心脑综合征,超前镇痛组1例发生中度人流综合征(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后吸入氧化亚氮行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吸入氧化亚氮,值得推广.

    作者:叶秀涛;陈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目的 探究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300例择期外科手术病人进行分组,分为改革组150例(结合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心理护理)与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外科手术病人经过全面的心理开导后,其负面心理得以的改善.病人在治疗期间未有发现并发症,且在预期内恢复健康离开医院,病人与家属对此表示满意.结论 护士应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一对一心理护理,充分运用具体行动和语言,以获取病人的信任以及理解,有效减轻或者消除病人的心理包袱,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讲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赵瑞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生儿脐膨出围手术期的护理

    脐膨出是小儿外科少见的腹壁缺损畸形,病情复杂凶险,常常由于囊膜破溃坏死、感染,需要紧急手术救治,同时患儿大多又伴有多种畸形,病死率极高[1],所以,脐膨出患儿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脐膨出手术成功率及抢救率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技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保持气道通畅、加强对脏器及组织的保护、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预防感染等措施的精心护理,可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治疗效果及存活率.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手术成功救治的5例脐膨出患儿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肖日春;舒秀铃;许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