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效胰岛素应用时间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评价

张克英;秦洁

关键词:长效胰岛素, 应用时间, 糖尿病, 血糖控制
摘要:目的 探讨长效胰岛素应用时间对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治疗1组19例,治疗2组17例.对照组采用进口赖普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进行联合治疗.治疗1组和2组均采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素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比本组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8% (P <0.05).结论 长效胰岛素的应用时间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效果,但提倡老年人应选择白天用药.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儿童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8例儿童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不同程度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儿于手术室彻底清除创面的坏死失活组织,密封连接中心负压吸引.结果 随访8例,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处理下8例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儿取得满意效果.另外使用VSD后创面愈合快,疗程缩短,有效地避免了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作者:姜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发现常用抗菌药物新增不良反应

    目的 研究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新增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口服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较为严重,导致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有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化学合成类(磺胺类药物、喹乙醇等)等.结论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时,应重视其不良反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昭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管理对策

    本研究旨在针对工作的难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能找到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并适应社区服务的需要.

    作者:刘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运动疗法对老年合并冠心病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老年合并冠心病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者共68例,分为3组;对照组,运动A组和运动B组,所有患者均进行1年以上随访,对比运动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结果 运动A、B组患者随访1年后,BMI、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明显低于随访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运动A、B组患者的BMI、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BMI为协变量进行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运动B组低于A组,运动A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有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作用.

    作者:闵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髋关节置换的手术越来越多.术后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也起若非常重要的作用.1术后护理:术后返回病房后,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病情外,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提位:术后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患肢外展30℃,足尖向上,髋关节、膝关节各屈曲30℃),在两腿之间安放枕头,必要是可穿钉子鞋固定.为避免长期同一姿势所致不适,可以适当仰卧与健侧倾斜卧位交替,注意健侧卧位时两腿间和后背垫软枕以保持患肢中立位.

    作者:魏艳琼;巫金瑾;黎少安;曹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0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 针对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 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治愈、好转的是56例,转外科手术的2例,自动出院的2例,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同时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徐珍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根据健康教育计划单进行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根据健康计划单进行健康教育,正好可以达到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全面教育的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入院须知:包括环境介绍,探视陪留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有责任护士随时进行个体化宣教.环境介绍使患者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不至于感到陌生恐惧,如卫生间开水房及护士工作站的位置等.探视陪留制度不仅给医护人员集中操作提供了方便,也给患者提供了安静的休息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院紫外线灯的使用、床档的使用等,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龚春贤;杨秋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护理

    重症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重症急腹症之一.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其临床特点为发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25% ~40%,其中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是其重要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手术创伤会加重胰腺损伤并导致全身应激水平下降,因此,手术前后护理尤为重要.如果手术及时处理得当及手术前后治疗护理精心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本文对200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78例的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41例,女37例.年龄36 ~78岁.78例全部手术,胰床引流、腹腔引流及胆道引流25例,胰床引流、腹腔引流、胆道引流及胃空造瘘42例.术后并发症27例,死亡8例,占10.2%.

    作者:赵阳;孙雪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析造成拔牙术后出血的原因与治疗

    目的 对拔牙术后出血进行系统研究,使拔牙术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并提高治愈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拔牙术后出血的41例患者进行系统研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血时间:术后1-5h出血30例,占73.2%,5-10h出血6例,占14.6%,10-20h出血3例,占7.3%,20h以后出血2例,占4.9%;出血原因分别是全身因素6例,占14.6%,其中凝血障碍3例,月经期1例,血压不稳者2例.局部因素33例,占80.5%,其中牙龈组织撕裂11例,感染4例,牙槽骨折4例,牙槽窝内出血9例,根尖周炎3例,缝线脱落2例,其它因素2例.结论 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和其他因素是导致拔牙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作者:薄亚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00例小切口阑尾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小切口阑尾术在临床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行小切口阑尾术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切口选取阑尾点,1 ~2 cm切口,为规避切口被腹腔“渗液”、“脓液”污染,术前B超检测若有积液需以吸引器吸出.腹切口后,左食指沿右结肠旁沟往下,绕着盲肠转向内,于右髂总动脉的外侧触及索状的硬条肿物,将阑尾以”阿里斯钳”或”阑尾钳”提出.若无法确定及提出阑尾,沿结肠带往下寻找阑尾,将阑尾”顺行”或”逆行”切除.结果 100例患者,3例切口延长,术时平均18 min.1例腹膜后位阑尾”切口感染”.追访2年,皆未发生”肠间及盆腔脓肿”、”肠粘连”、”阑尾残株炎”、”肠瘘”等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切除术,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轻度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中的应用,具”术时短”、”创伤小”、”瘢痕小”、”恢复快”等特点,此微创技术非常适宜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林树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及腹部外伤的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及腹部外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在80例外科急腹症和腹部外伤应用中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38例在不明确病因的情况下由腹腔镜得到确诊,确认率为100%;42例在已明确病因下用腹腔镜治疗,内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出现腹腔脓肿.42例中有4例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治疗成功率为90.48%.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且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兴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080例该疾病患者分为护理实验组(A组)以及常规护理对照组(B组),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症状情况,并对所有患者感染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A组患者经护理后感染例数以及感染百分率与B组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骨科无菌手术时间长以及手术对象的年龄大均是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长、年龄较大均是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因素,而对行骨科无菌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进行相关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百分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黄海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

    脾脏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超声检测诊断既是无创检查又方便快捷,常常首先发现病灶,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我院1994年6月至2011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占位性病变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报告如下:1.对象: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6.3岁,全部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2.研究方法:采用PHILIPS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位、右侧卧位,在脾窝区分别进行斜、纵、横方向的睥脏二维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肿物的个数、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内部和周边血流的分布情况和血流的性质.

    作者:腾东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急性中毒50例观察及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症状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急性中毒患者的致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中,致病原因以食物中毒、药物中毒为主.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昏迷、抽搐等.急救护理措施有及时清除毒物,帮助患者排出毒物,并给予恰当的生命功能支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特征变化,治疗中毒后并发症等.结论 小儿急性中毒要及时发现,及时诊治,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睿娟;王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目的 探究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300例择期外科手术病人进行分组,分为改革组150例(结合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心理护理)与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外科手术病人经过全面的心理开导后,其负面心理得以的改善.病人在治疗期间未有发现并发症,且在预期内恢复健康离开医院,病人与家属对此表示满意.结论 护士应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一对一心理护理,充分运用具体行动和语言,以获取病人的信任以及理解,有效减轻或者消除病人的心理包袱,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讲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赵瑞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情危急、变化快的特点使得病死率较高,救治难度大.必须采取及时、准确的抢救措施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即护理人员在抢救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使用各种治疗急救护理的有效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 讨论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55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新生儿窒息经过及时的抢救与复苏,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发生新生儿窒息时,通过及时预测新生儿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及时给予新生儿复苏,并认真做好复苏前复苏时和复苏后护理工作,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复苏后严密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等护理措施是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史以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

    目的 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使用肝素锂抗凝血浆替代血清的可行性如何.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患者各30例,将每位的标本分别放到肝素锂抗凝管和普通试管中进行检查,然后观察结果如何.结果 血清和肝素锂抗凝血浆在TP、ASO、MG等项目中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两组在HBD、UA、ALT等项目是有明显差异的.结论 肝素锂抗凝血浆替代血清是可行的,除去TBA、HBD等项目.

    作者:朱仁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我们对气胸(包括张力性,闭合性气胸,气量较多者)治疗中,采用的胸腔闭式引流具有操作无痛苦,无损伤,方法简单,观察容易,引流安全,拔管即可出院.1.临床资料:2000年至2012年我科室共进行胸腔闭式引流60例,年龄30-50岁,由于护理方面及时,均未出现感染,堵塞,出血等并发症.2.护理(1)评估和观察的要点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变化,注意有无合并脑部,腹部等损伤,判断有无休克,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2)评估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有无胸廓活动异常,气管移位等,判断缺氧的程度.3)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是否出血,有无感染.

    作者:龚琴;魏艳琼;巫金瑾;曹焕;黎少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41例肺结核咯血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分析

    肺结核咯血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治疗,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从我院收治的41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我们体会到,做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肺结核病人咯血的心理状态,并依据病人的不同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1例,均为2002年8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肺结核咯血病人.其中浸润型肺结核21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6例,原发型肺结核4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小的22岁,年龄大的76岁,平均年龄53岁.

    作者:任华;刘淑华;顾美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