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疗法对老年合并冠心病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的影响分析

闵蕾

关键词:T2DM, BMI,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老年合并冠心病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者共68例,分为3组;对照组,运动A组和运动B组,所有患者均进行1年以上随访,对比运动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结果 运动A、B组患者随访1年后,BMI、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明显低于随访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运动A、B组患者的BMI、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BMI为协变量进行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运动B组低于A组,运动A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有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作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情危急、变化快的特点使得病死率较高,救治难度大.必须采取及时、准确的抢救措施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即护理人员在抢救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使用各种治疗急救护理的有效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反应曲线在速率法检测AST底物耗尽现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反应曲线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底物耗尽现象中的应用.方法 将16例AST高值标本分为对照组和问题组,对标本进行原倍及去离子水5倍、10倍稀释检测.结果 对照组1-8号标本AST测定通过观察反应曲线结果不存在底物耗尽现象,三种测定方式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题组1-8号标本AST测定通过观察反应曲线结果存在底物耗尽现象,三种测定方式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主机数据显示中为黄色,后带有*号.结论 底物耗尽现象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标本反应曲线发现,并通过稀释样本重新测定得以解决.

    作者:任峥;邹翠美;夏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必要性.方法 将73例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实验组,n =37)及肠外营养组(对照组,n=36).比较两组病人术前第3d及术后第7d体重(WT)、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B)及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变化;记录术中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或造口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观察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统计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 对照组内各项营养指标术后7d较术前3d均明显降低(P<0.05),而实验组内只有TLC降低明显(P<0.05),ALB及TLC在实验组手术前后的降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肛门或造口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44.4%比21.6%,P<0.05);两组肠道清洁度和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病人的预后.

    作者:陈国栋;贺更生;黄秋林;罗加兴;张伟;廖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部创伤外科手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5月至2011年6月之间住院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治疗组采用全腹腔镜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脾切除术.结果 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均<0.05).治疗组的显效率(76.7%)明显好于对照组(50.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类似(P>0.05).结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将成为脾切除的标准术式.

    作者:刘爱连;柳晓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做好基层卫生监督稽查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卫生监督稽查工作是提高卫生监督质量和水平、规范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管理措施.青铜峡市卫生监督所在强化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卫生监督稽查工作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自君;鲁红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刀在开放性原发性甲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刀和传统开放性手术在开放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于我院分别采用超声刀和传统方式治疗原发性甲亢的患者各2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腺体切除量、手术切口大小、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切口大小分别为(21.4±6.6)ml、(49.1±9.4) min、(4.88±0.3)cm;对照组的相同观察指标结果分别为(54.1±6.2)ml、(75.8±2.9)min、(9.64±1.5)cm,两组上述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刀用于治疗开放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比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切口大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旭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片联合维生素C治疗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片联合维生素C片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独服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片联合维生素c,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丹参片联合维生素C治疗心绞痛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且价格低廉,便于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存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切口腋臭刮除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 小切口腋臭刮除术的护理.方法 通过65例小切口腋臭刮除术的观察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应用小切口腋臭刮除术的病例中,其中局部部分切除术后复发2例,其中1例发生血肿,3例有炎性反应.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华明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护理

    重症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重症急腹症之一.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其临床特点为发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25% ~40%,其中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是其重要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手术创伤会加重胰腺损伤并导致全身应激水平下降,因此,手术前后护理尤为重要.如果手术及时处理得当及手术前后治疗护理精心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本文对200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78例的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41例,女37例.年龄36 ~78岁.78例全部手术,胰床引流、腹腔引流及胆道引流25例,胰床引流、腹腔引流、胆道引流及胃空造瘘42例.术后并发症27例,死亡8例,占10.2%.

    作者:赵阳;孙雪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0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 针对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 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治愈、好转的是56例,转外科手术的2例,自动出院的2例,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同时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徐珍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治疗10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10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三联法(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甲硝唑)治疗,同时选择105例采用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甲硝唑)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1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1%,对照组为3.8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1.43%;对照组为7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疗效显著,Hp根除率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联合用药的首选.

    作者:王傲然;张欣鑫;徐卓;张启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与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与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试验组在阿昔洛韦基础上联用地塞米松,西咪替丁.两组另均给予维生素B1、B12、C,再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镇痛药.疗程1~3周,观察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痊愈率及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止痛时间:试验组(2.6±1.5)d,明显短于对照组(9.9±0.3)d;止疱时间:试验组(1.2±0.7)d,明显短于对照组(4.9±1.6)d;结痂时间:试验组(3.7±1.4)d,明显短于对照组(8.2±1.8)d;痊愈时间:试验组(10.2±2.4)d,明显短于对照组(17.5±1.1)d;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疗效比较:治疗结束时:试验组痊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试验组PHN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治疗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痊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试验组PHN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28.0%,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均有个例出现注射局部疼痛及静脉炎,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三者联用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病程,疗效快,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目的 探究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300例择期外科手术病人进行分组,分为改革组150例(结合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心理护理)与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外科手术病人经过全面的心理开导后,其负面心理得以的改善.病人在治疗期间未有发现并发症,且在预期内恢复健康离开医院,病人与家属对此表示满意.结论 护士应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一对一心理护理,充分运用具体行动和语言,以获取病人的信任以及理解,有效减轻或者消除病人的心理包袱,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讲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赵瑞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5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方法 回顾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结果 56例脑出血患者47例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抢救成功率达到83.9%.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加强临床观察与精心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有显著意义.

    作者:高巧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制订医院制剂室标准操作程序的几点体会

    我院近年来在医院制剂室标准化操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总结有关经验,本研究通过回顾我院制剂室标准化操作有关工作,指出:狠抓思想认识建设;坚持建设的”人本原则”;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对标准化操作程序不断完善与修正;强化制度的相互协调和统一;加强标准化制度建设的整体性与完整性建设等措施是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谭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8例院外猝死现状分析及急救措施

    目的 分析院外猝死发生的现状及急救措施.方法 选择2009年-2012年我院接诊抢救的院外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院外猝死的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在院外猝死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约占猝死总人数的69.44%,好发年龄在58~80岁,年龄越高,基础病变越多发病几率越高,占总人数的64.37%,68例患者中有9例心肺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的患者有7例有目击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院外猝死多发于冬季.结论 积极治疗易诱发猝死的疾病,普及人群中心肺复苏的教育,完善急救机制.尽量为抢救赢得时间.

    作者:李华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压氧治疗小儿运动落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小儿运动落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小儿运动落后患儿随机均分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训练内容、时间及目标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及体质制定,每日早晚两次,每次30min,10天1个疗程.试验组在功能训练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方案按标准操作规程执行:10min洗舱,15min加压,15min减压,恒压(0.2 ~0.3)MPa下吸氧20min,氧浓度约85%,每天一次,每次共60min,10天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均为7天,总疗程3~6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运动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55.9% (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改善运动落后患儿的运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甘献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及处理措施研究

    本文首先论述了消化道出血的分类和检查技术,然后结合现实情况对病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处理措施.消化道出血这一疾病在现代社会十分常见,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消化道出血的分类和常见的出血部位以及基本的处理措施.同时深入研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性别、年龄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这一常见性疾病.

    作者:胡宝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比

    目的 对比美沙拉嗪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治疗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三种中医症状积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也差异明显(P<0.05).结论 相对于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可以更有效地改善临床主要症状.

    作者:贾华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口腔粘膜白斑患者72例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目的 探讨口腔粘膜白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口腔粘膜白斑患者72例,对于7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预防、中药、西药、激光四种不同方法对于72例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吸烟量大和饮酒量大的中老年老子更容易出现口腔粘膜白斑.激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其他3组,激光组复发率要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粘膜白斑患者应该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当需进行必要的口腔修复时刻考虑采用激光手术治疗方法,该种方法具有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的特点.

    作者:蔡跃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