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溃疡发生部位与年龄、性别等的相关性研究

袁慧娟

关键词:胃溃疡, 发生部位, 年龄, 性别, 相关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胃溃疡发生部位与患者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 ~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1例胃溃疡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胃溃疡发生部位与患者年龄、性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1例患者,单发溃疡具有84例,占92.31%;位于胃角溃疡38例,占41.75%,位于幽门处、胃体部、胃窦部及胃底部的患者具有53例,占58.24%;男66例,占72.53%,女25例,占27.47%,比较差异显著,P<0.05;26~40岁的患者具有16例,占17.58%,41~60岁55例,占60.44%,61岁以上20例,占21.98%,以41~60岁年龄段发病率高.结论:胃溃疡的好发部位主要在胃角,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部位慢慢自胃窦-胃角-胃体上移,发病年龄以以41-60岁年龄段为主,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的麻醉临床的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麻醉临床体会.方法:对我科68例老年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结果:28例全身麻醉中20例麻醉效果较为满意,5例血压下降较大,2例心率减慢明显,1例心律失常;40例椎管内麻醉中27例效果满意,9例血压下降明显,4例心率减慢明显.结论:年老不是手术麻醉的主要阻碍因素,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掌握用药量是保证老年患者手术安全的关键.

    作者:卢冀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宫颈癌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减少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2014年08月 ~2017年08月诊断为宫颈癌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73例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模式为对照组,另81例采用中医护理为中医组.将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改善率、尿路感染率,术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排尿完全恢复时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中医组尿潴留改善率为97.53%,尿路感染率为3.70%,而对照组尿潴留改善率为83.56%,尿路感染率为20.55%,中医组自行排尿、导尿管留置、排尿完全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尿潴留治疗情况,缩短患者首次自行排尿、导尿管留置与排尿完全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尿路感染几率,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路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 ~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选择同期收治的4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用康妇消炎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治疗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势.

    作者:罗永秀;田顺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

    医疗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对医疗事业各项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血战血液检验实验室为例,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血液质量安全,要求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本次研究将结合既往研究资料,对当前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问题做综述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知程度,从而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择本地居民300名,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建立起数据库,同时利用SPSS 20.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以充分了解本地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知程度.结果:本地居民在不同程度上了解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相关知识.结论:通过加强卫生宣传力度,可显著提升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的预防效果.

    作者:陈光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乡镇卫生院的手术室感染管理与控制

    目的:对乡镇卫生院的手术室感染管理与控制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本市内乡镇卫生院12所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室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感染问题提出控制措施.结果:有2所医院存在组织不健全,4所手术环境较差,3所医院专业人员素质较低,2所未重视手术室感染管理,1所未规范消毒灭菌操作,所占比例分别为16.67%、33.33%、25%、16.67%和8.33%.结论:针对手术室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控制对策,可降低手术室感染率.

    作者:刘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对肺癌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将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中应用,分析对其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2014年4月 ~2017年4月本院纳入且予以手术治疗的60例肺癌患者归入到此文数据研究中,参照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两组进行实验,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予以试验组3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予以参照组30例患者,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对比于参照组,形成统计学数据对比意义,试验组干预之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于参照组,形成统计学数据对比意义.结论:在肺癌患者中采取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出现显著效果,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均存在改善作用.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比较

    目的: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 ~2017年6月间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各49例.A组采取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B组采取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碎石成功率为95.92%,B组为93.88%,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均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结石,但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创伤相对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郑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人脑出血的急救

    目的:解决老年人突发脑出血的情况.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给出相应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少致畸、致残率的发生.方法:对患有脑出血的病人进行观察,将这段时间的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发病时的,二是发病期间的,将两种状态观察记录下来.结果:没有发病时脑出血病人表现的十分正常,和普通人一样,发病时前头痛剧烈,发病时失去意识,如果不做好一系列的应急措施,病人可能会致残.结论:应急措施要合理,准确,不能盲目的寻找措施,一旦措施弄错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出血或是其他的伤害.

    作者:李冬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策略

    目的:探讨后入路脊柱手术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柱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治疗组患者采用风险评估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后入路脊柱手术中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需要加强规章制度保障和医护人员护理知识的培训,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预防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作者:杨小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肾上腺肺腺癌转移误诊1例报告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报告1例肾上腺肺腺癌转移的患者,结合文献对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进行讨论.结果:本例患者以间断性腰背部疼痛和左侧肋缘下包块为主要表现,肾上腺CT增强提示肾上腺结核可能,T-SPOT及PPD试验为阳性.胸部X线未发现原发肿瘤病灶.临床诊断为右肾上腺结核,行右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肾上腺肺腺癌转移.结论:定性肾上腺包块的诊断应综合考虑患者既往有无肿瘤或结核病史,包块是双侧还是单侧生长,包块的C T征象,必要时行穿刺活检和手术探查,这样对肾上腺包块的诊断准确性是较高的.

    作者:栾博施;张伟;张鹏;陈卫红;王元林;朱建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品管圈提高PICC尖端佳位置率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品管圈提高PICC尖端佳位置率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 ~2016年10月运用QCC的管理方法,分析影响PICC尖端佳位置率的主要原因,对传统PICC外测量方法进行改进,比较QCC活动前后PICC尖端佳位置率的情况.结果:通过QCC活动,PICC尖端佳位置率由活动前45%提升至活动后的90%.结论:开展QCC活动能有效提高PICC尖端佳位置率,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彦超;于士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房风险评估运用于产科护理对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是产房风险评估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对分娩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我院妇产科在2017年接收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给予该组产妇常规护理;另外选取80例产妇为观察组,给予该组产妇产房风险评估护理,随后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风险评估方式在产科护理中有着及其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适合被广泛的应用到产科护理中.

    作者:周霞;朱燕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建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锁骨中段骨折分别以重建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 ~2017年3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106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些患者,对照组中患者选择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重建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对照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75.5%,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4.3%;观察两组患者各方面手术指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各方面指标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在锁骨中段骨折临床治疗中选择重建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均具备一定优缺点,但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优良率较高,应当尽可能选择重建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以得到理想效果.

    作者:王作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胎盘植入全子宫切除产妇的心理护理

    目的:研究胎盘植入全子宫切除产妇的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我单位2014年10月 ~2017年3月收治的24例胎盘植入全子宫切除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12例患者,观察组12例患者.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方法.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后,对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7.89±6.07)分,对护理方法满意的患者人数为4例,占总数的30.00%;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78.56±5.23)分,对护理方法满意的患者人数为10例,占总数的83.33%.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盘植入全子宫切除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研究.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拔罐放血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拔罐放血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价值.方法:收集寻常型痤疮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拔罐放血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和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对比两组寻常型痤疮治疗疗效及两组治疗后皮损严重等级.结果:两组寻常型痤疮治疗疗效及治疗后皮损严重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放血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肯定.

    作者:江韦宏;陈孟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胺碘酮辅助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和血清hs-CRP影响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和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的72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6年8月 ~2017年8月,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胺碘酮和心律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和血清hs-CRP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7%,与对照组的69.4%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S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薛国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几种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

    目的:了解几种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检验中的检验结果.方法:抽选2016年1月 ~2017年10月本院接收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研究组),同时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参照组),分别收集两组静脉血液标本完成血液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结果发现,研究组RDW(13.68±0.59)%,比参照组的(10.11±0.39)%高,(P<0.05);研究组CK-MB、hs-cTnl、cTni、cTnT等指标检验结果,均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PDW、MPV、PCT等检验指标对比,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预后较差可把RDW增长当作一个危险因素,且RDW、cTn、CK-MB等血液指标均高于健康人群,可将以上指标当作评估冠心病临床疗效的一个关键参考依据.

    作者:陶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5年10月 ~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脑出血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n=53)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53),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再出血率、再手术率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再出血率及再手术率分别为5.66%和3.77%,5.66%和20.75%(P<0.05);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殷雪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抗血小板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0例冠脉搭桥术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4年8月 ~2016年8月,分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样本容量30例,甲组采纳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乙组采纳氯吡格雷治疗,丙组采纳阿司匹林治疗.比较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结果:与乙组、丙组桥血管远期通畅率比较,甲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甲乙两组血管远期通畅率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采纳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提高桥血管远期通畅率,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苏升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