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息提示牌在住院老年患者特殊功能检查中的应用

李景秋

关键词:信息提示牌, 住院老年患者, 特殊功能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掌握并配合特殊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的方法.方法:汇总整理科室所有特殊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制作成A4版的简易图文文档信息提示牌,并打印过塑.在口头宣教基础上,增加信息提示牌提示.结果:2013年1月 ~2014年12月采用口头宣教方式,老年患者接受特殊功能检查的按时时执行率为93.9%;2015年1月 ~2016年12月在口头宣教基础上使用信息提示牌后,老年患者接受特殊功能检查的按时执行率为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信息提示牌配合特殊功能检查注意事项的口头宣教,能有效提醒患者和/或陪伴者、护士共同帮助患者有效掌握并配合特殊检查注意事项,提高特殊功能检查按时执行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分析

    目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37例为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4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情况,以及收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观察组有29.72%患儿伴反复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31例,感染率83.78%,明显高于对照组30.43%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镜下痰培养及病原学检验显示如下:革兰阴性菌:观察组63.64%vs对照组58.3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观察组27.27%vs对照组25.00%、流感嗜血菌:观察组18.18%vs对照组16.67%、大肠埃希菌:观察组6.06%vs对照组16.67%.革兰阳性菌:观察组36.36%vs对照组41.67%,其中肺炎链球菌:观察组18.18%vs对照组16.67%,金黄色葡萄球菌:观察组12.12%vs对照组16.67%,表皮葡萄球菌:观察组6.06%vs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反复感染与哮喘发作有密切相关性,尽量避免患儿出现呼吸道感染.哮喘急性发作治疗前予以检测明确呼吸道感染类型,对指导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建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后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后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均分两组后分别给予基础护理与感染预见性护理.对比出现发热比例、退热耗时、感染发生率,比较产后恢复排气、正常进食、恢复排便、产后住院耗时.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16%,观察组为4%;对照组退热耗时(53.04±4.97)h,观察组仅(42.81±3.65)h;观察组产后恢复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后感染多见于切口及尿道,加强护理干预可起到显著预防功效.

    作者:杨顺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2017年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的探究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通过分析2017年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出现不合理医嘱的类型,从而探讨出合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7年期间的188例静脉配置中心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静脉配置中各种不合理医嘱的原因.结果:在188例不合理医嘱中,主要包含了溶媒不适宜、配伍不适宜、超剂量、浓度不适宜、给药频次不当、给药途径错误等几种类型;其中以浓度不适宜与给药频次不当比例高,分别占据了37.23%(70/188)和22.87%(43/188).结论:在静脉配置中心给药时,需要提高药师与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协助医生做好合理用药,以及有关临床的医疗服务,降低不合理医嘱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黄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iCCO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将PiCCO监测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依据监测方式不同区分2014年1月 ~2017年1月本院救治的5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并分组处理,1组有25例患者,PiCCO监测措施用于实验组患者,常规监测措施用于参照组患者,观察2组患者的早期复苏达标统计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早期复苏达标统计值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值,统计学检测结果为P<0.05,统计学显著对比意义具备.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采取PiCCO监测措施展示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刘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抽取的9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4月 ~2017年8月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每组各47例患者.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超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FMA和BI分数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两组分数经比较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病情恢复,可将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作者:徐小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的研究及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特点,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 ~2017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住院部收治且服用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收集与整理,以研究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在用药类型、给药途径、以及产生原因方面的具体情况.结果:抗菌药品所致不良反应构成比为43.00%(86/200),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药品(P<0.05),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构成比为55.00%(110/200),显著高于其他给药途径(P<0.05),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药动力学改变、药效改变、联合用药均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构成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群服用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高,影响因素众多,需通过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指导与监管,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朱义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与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佳的分娩方式.方法:收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共107例,根据产前评估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剖宫产,观察组行阴道分娩,将两组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更少;在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分娩时,必须对其进行针对性评估,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同时给予规范操作和严密观察,能够实现再次阴道分娩.

    作者:余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站血液检验前标本的质量控制

    血站血液检验前标本的质量问题较多,主要包括乳糜血、感染性疾病等,不同地区调查的样本不合格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采用初筛技术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献血者的主观因素也是影响样本质量的重要原因.血站需要建立样本质控体系,包括采样前的病史等信息问询、试采血的血液肉眼评价、试采血的初筛、仪器设备以及材料的质量控制、样本的保存与运输等,明确规则制度、建立完备的技术文件、明确岗位人员的职责.管理者与工作人员需要从意识层面上重视样本质量控制,重视环节的质控.

    作者:嵇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六龄齿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对于六龄齿采取窝沟封闭的方法来预防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 ~2016年5月前来检查口腔的儿童80例,根据所采取的六龄齿窝沟封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儿童采取玻璃离子水作为窝沟封闭的填充物,试验组儿童采取流动树脂作为窝沟封闭的填充物,之后通过随访对比两组儿童窝沟填充的效果.结果:对两组儿童在窝沟封闭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两年进行随访调查发现,使用流动树脂进行窝沟封闭的试验组儿童的窝沟封闭所达到的降低龋齿发生情况要优于使用玻璃离子水进行封闭的对照组儿童,尤其在窝沟封闭两年之后,试验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发现在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后试验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相比无差异,两年后试验组儿童完好保留的占97.5%,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的87.5%(P<0.05),且试验组儿童无发生完全脱落的现象.结论:使用流动树脂或者玻璃离子水作为窝沟填充的材料均可起到良好的预防龋齿的作用,流动树脂对于防止牙齿脱落效果更持久显著,临床上建议流动树脂作为首选.

    作者:贾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独用及与宫瘤消胶囊合用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独用与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 ~2017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65.62%),研究组患者中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比例为12.50%,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比例为40.62%,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高于单独应用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马建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心衰患者进行辨证式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总结对老年心衰患者实施辨证式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 ~2016年10月收治的82例老年心衰患者,按照1:1比例将82例老年心衰患者分为各41例的实验组、参照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辨证式护理,对比两组老年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期间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对比护理前,护理4周后两组老年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患者优于参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老年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配合辨证式护理干预利于老年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提高,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徐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 ~2017年3月期间本院所收治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04例,共计112个病灶,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本次研究中,超声弹性成像对于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占位性病变实施超声弹性成像较差,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于临床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实施效果探析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50例妊高症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2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方式,后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优质组的产妇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比常规组少,且护理的满意度也比常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护理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减少了产后出血量,护理服务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作者:罗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策略

    目的:探讨后入路脊柱手术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柱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治疗组患者采用风险评估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后入路脊柱手术中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需要加强规章制度保障和医护人员护理知识的培训,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预防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作者:杨小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中高度近视眼飞秒激光术前视网膜变性及裂孔激光光凝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飞秒激光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近视的方法.手术前必须眼底检查、中高度近视患者眼轴拉长,容易有视网膜变性、裂孔等眼底改变.周边视网膜变性或裂孔极易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几乎是正常人的10倍以上.因而飞秒激光术前详细检查眼底,首先应用视网膜激光治疗程度严重的视网膜变性及裂孔,预防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并发症发生.方法:我科于2016年1~8月以来,所有的术前患者行常规的眼底检查,对其中70例(41眼)近视患者眼底进行了预防性视网膜激光治疗,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论:激光治疗后做了飞秒激光手术效果理想,视力满意.

    作者:张丽红;梁萍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碘缺乏地区给予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碘缺乏地区的小学生及育龄期妇女中,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5月 ~2017年5月碘缺乏地区抽选200名小学生及200名育龄期妇女(选用参与调查研究的小学生母亲)纳入此文数据研究中,参考是否采取健康教育区分,参照组没有实行健康教育(100名小学生及100名育龄期妇女),实验组实行健康教育(100名小学生及100名育龄期妇女),统计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小学生及育龄期妇女的碘缺乏相关危害知识掌握率、碘缺乏相关预防知识掌握率、正确应用碘盐知识掌握率要比参照组患者更高.结论:在碘缺乏地区的小学生及育龄期妇女中采取健康教育展示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康显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

    医疗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对医疗事业各项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血战血液检验实验室为例,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血液质量安全,要求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本次研究将结合既往研究资料,对当前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问题做综述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谈护士资格考试报名管理的几点体会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从2008年5月12日起,凡是符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条件的护理在校生,毕业当年(在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实习满8个月)就可以申请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即将考试的组织报名从医院转到了学校,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不断加强教学和学生管理,使我系专科护生的护考通过率近10年均超过95%,通过率高时达99%,历经10年的护士资格报名管理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结合护士资格报名管理的工作实际,提出一些肤浅体会,在此与各位同仁分享.

    作者:黄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围术期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外科围术期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90例外科围术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焦虑评分(25.14±4.82)分,抑郁评分(27.23±3.5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对外科围术期患儿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陶雅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对肺癌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将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中应用,分析对其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2014年4月 ~2017年4月本院纳入且予以手术治疗的60例肺癌患者归入到此文数据研究中,参照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两组进行实验,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予以试验组3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予以参照组30例患者,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对比于参照组,形成统计学数据对比意义,试验组干预之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于参照组,形成统计学数据对比意义.结论:在肺癌患者中采取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出现显著效果,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均存在改善作用.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