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手术期护理在预防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症的作用分析

梁红英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 ~2017年9月本科接诊且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病患56例,将之以数字抽签法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8例.甲组实行围手术期护理,乙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明显比乙组的25.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法,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病患进行施治,可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究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28例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分析,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结果:在2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内生型患者9例,外生型患者16例.其中19例患者在B超检测下进行宫腔镜病灶电切术治疗,其余9例患者由于子宫肌层比较薄,需要采用腹腔镜病灶楔形切除术治疗.在手术中可以发现患者子宫峡部有绒毛状组织.另外,内生型与外生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取B超检查,检测有效率为92.9%(26/28),其余2例患者采用MRI检测确诊.采用MRI检测可以对内生型与外生型患者进行明确区分,其中内生型患者主要指的是妊娠囊朝向子宫方向生长,而外生型患者的妊娠囊主要是朝向肌层深处方向生长,可以累及患者膀胱.通过对患者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测,将患者的病理学组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患者子宫肌层有绒毛组织结构,并且在患者瘢痕处的子宫平滑肌组织不够完整,在细胞之间存在缝隙.其中外生型发生改变的患者明显高于内生型发生改变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生型与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症状与病理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平滑肌肌层存在缝隙是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主要诱发因素.针对该病采用MRI检查,可以能够准确的对该病进行分型,并且需要借助病理组织学检查来确诊病情.

    作者:周妍;王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 ~2017年8月我院104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为5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各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余文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肺功能改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疗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疗方法,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及胎儿的安全.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5年6月 ~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分析诊断卵巢肿瘤的方式与诊断时间、病理类型、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本组8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治疗方法为切除肿瘤手术的患者有69例,其所占比例为84.1%,治疗方法为患侧附件切除手术的患者有11例,其所占比例为13.4%.经产前B超检查诊断的患者有59例,经剖宫产手术发现的患者有23例.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并发症发生率高,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病理变化,尽可能早期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尹秋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人脑出血的急救

    目的:解决老年人突发脑出血的情况.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给出相应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少致畸、致残率的发生.方法:对患有脑出血的病人进行观察,将这段时间的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发病时的,二是发病期间的,将两种状态观察记录下来.结果:没有发病时脑出血病人表现的十分正常,和普通人一样,发病时前头痛剧烈,发病时失去意识,如果不做好一系列的应急措施,病人可能会致残.结论:应急措施要合理,准确,不能盲目的寻找措施,一旦措施弄错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出血或是其他的伤害.

    作者:李冬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 ~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应用异丙托溴铵治疗的为常规组,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的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肺功能、发作次数与6MBWT均有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SGRQ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更优.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率更高,临床疗效明确,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发作次数,并优化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姚云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胃溃疡发生部位与年龄、性别等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析胃溃疡发生部位与患者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 ~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1例胃溃疡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胃溃疡发生部位与患者年龄、性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1例患者,单发溃疡具有84例,占92.31%;位于胃角溃疡38例,占41.75%,位于幽门处、胃体部、胃窦部及胃底部的患者具有53例,占58.24%;男66例,占72.53%,女25例,占27.47%,比较差异显著,P<0.05;26~40岁的患者具有16例,占17.58%,41~60岁55例,占60.44%,61岁以上20例,占21.98%,以41~60岁年龄段发病率高.结论:胃溃疡的好发部位主要在胃角,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部位慢慢自胃窦-胃角-胃体上移,发病年龄以以41-60岁年龄段为主,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作者:袁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2017年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的探究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通过分析2017年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出现不合理医嘱的类型,从而探讨出合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7年期间的188例静脉配置中心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静脉配置中各种不合理医嘱的原因.结果:在188例不合理医嘱中,主要包含了溶媒不适宜、配伍不适宜、超剂量、浓度不适宜、给药频次不当、给药途径错误等几种类型;其中以浓度不适宜与给药频次不当比例高,分别占据了37.23%(70/188)和22.87%(43/188).结论:在静脉配置中心给药时,需要提高药师与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协助医生做好合理用药,以及有关临床的医疗服务,降低不合理医嘱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黄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侧卧位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侧卧位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平卧位PFNA术治疗,研究组,侧卧位PFNA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73.2±8.61)min,对照组为(84.5±4.97)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术后颈干角,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侧卧位PFNA治疗,疗效更显著.

    作者:陈德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创疡贴联合龙血竭治疗截瘫患者压疮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在截瘫患者压疮中采取美宝湿润烧伤膏、创疡贴、龙血竭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以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从2012年3月 ~2017年3月期间并发的54例截瘫压疮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参照组患者予以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创疡贴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美宝湿润烧伤膏、创疡贴、龙血竭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截瘫压疮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实验组截瘫压疮患者的治疗费用、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总有效率与参照组进行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将美宝湿润烧伤膏、创疡贴、龙血竭联合治疗应用在截瘫患者压疮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殷富平;左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将不同的采血方法于血常规相关检验中应用,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依据采血方法差异将2016年5月 ~2017年5月在本院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受检者分为两组,末梢采血方法用于参照组受检者(50例),静脉采血方法用于实验组受检者(50例),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试验组受检者血红蛋白的浓度数值、血小板计数数值、红细胞的比容数值、红细胞数值、白细胞的计数数值与参照组受检者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采血方法和静脉采血方法用于血常规相关检验中均具备优势,不过,静脉采血方法的血常规相关检验指标稳定性更佳.

    作者:李俊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湿疹婴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湿疹婴儿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在改善其生活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 ~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湿疹婴儿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创建护理模式期间,对照组(41例):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41例):传统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终就两组湿疹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湿疹患儿烦躁哭闹以及影响饮食等系列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P<0.05).结论:临床选择优质护理模式对湿疹患儿开展护理工作,于改善睡眠、哭闹以及饮食等方面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促进湿疹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苟雪;沈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站血液检验前标本的质量控制

    血站血液检验前标本的质量问题较多,主要包括乳糜血、感染性疾病等,不同地区调查的样本不合格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采用初筛技术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献血者的主观因素也是影响样本质量的重要原因.血站需要建立样本质控体系,包括采样前的病史等信息问询、试采血的血液肉眼评价、试采血的初筛、仪器设备以及材料的质量控制、样本的保存与运输等,明确规则制度、建立完备的技术文件、明确岗位人员的职责.管理者与工作人员需要从意识层面上重视样本质量控制,重视环节的质控.

    作者:嵇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 ~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选择同期收治的4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用康妇消炎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治疗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势.

    作者:罗永秀;田顺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策略

    目的:探讨后入路脊柱手术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柱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治疗组患者采用风险评估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后入路脊柱手术中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需要加强规章制度保障和医护人员护理知识的培训,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预防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作者:杨小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后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后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均分两组后分别给予基础护理与感染预见性护理.对比出现发热比例、退热耗时、感染发生率,比较产后恢复排气、正常进食、恢复排便、产后住院耗时.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16%,观察组为4%;对照组退热耗时(53.04±4.97)h,观察组仅(42.81±3.65)h;观察组产后恢复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后感染多见于切口及尿道,加强护理干预可起到显著预防功效.

    作者:杨顺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归肾丸加减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病3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归肾丸加减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病的效果.方法:以60例肾虚型月经过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应用归肾丸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西药治疗).研究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相比对照组(70.00%)明显更高(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00%)相比对照组(20.00%)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肾虚型月经过少病患者采取归肾丸加减治疗可显著增加月经量,促使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张英敏;李德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度洛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度洛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 ~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使用丁螺环酮进行治疗,为常规组,另一组使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47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2%(36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可有效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疗效明显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可在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黄月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 C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6月 ~2017年6月选取我院的化疗的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中使用非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对照组中使用传统PICC置管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穿刺点出血,导管移位,堵管,静脉血栓,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使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效果优于传统的PICC置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3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疗效观察及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6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两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肺复张情况、术后3 d疼痛程度评分(VAS)及术后引流量等指标.结果:对比两组肺复张情况、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3 d 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程度,是胸外科手术新方向.

    作者:吕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