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缬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贺青军;赵华云;陈伟强;罗子幸;余秀兰;王文会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缬沙坦片, 原发性高血压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缬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缬沙坦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心肌肥厚状况、不良反应及生化指标.结果:80例高血压患者中77例坚持服药6个月以上,其中治疗组38例总有效率为89.5%,24例伴有心肌肥厚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39例总有效率为69.2%.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22例伴有心肌肥厚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无显著改善(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胸闷和乏力.两组发生率相似,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缬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提高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且可逆转心肌肥厚.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目的:观察50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整体护理新举措.方法:观察用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施行整体护理.结果:50例患者有l例用药30min后心跳骤停死亡,1例中途自动停止治疗,其余48例患者心衰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本组观察到的主要副反应是血压降低.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时效果较好,高质量的整体护理是提高用药效果、减少因药物副作用所致负性事件的关键.

    作者:欧尽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3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消炎痛片口服和维生素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补肾活血汤,连用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能明显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李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络腧穴学》教学体会及改革的探讨

    阐述了<经络腧穴学>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总结了一些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了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教学质量要不断提高的观点.

    作者:唐云峰;蒋璘;罗青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及对策思考

    在对基层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更新医院药事管理理念、加强中药师职业素质培养、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制度、强化中药饮片采购及库存管理、严格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标准、实现处方调剂规范化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改善和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以保证中药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

    作者:杨兴无;郭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酸枣仁汤加味治疗不明原因性失眠69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加味治疗不明原因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口服酸枣仁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两组治疗15d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81.5%.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对慢性失眠及易醒型、睡眠质量差型失眠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反跳病例少.疗效较为巩固.结论:酸枣仁汤加味治疗不明原因性失眠疗效显著,较艾司唑仑为优,且疗效巩固.

    作者:袁梦石;庄振中;周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RP-HPLC法测定三消降糖1号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三消降糖1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mmx4.6mm,5靘);流动相:0.05mol/L麟酸二氢钠溶液(每1000mL中加十二烷基磺酸钠1.7g)-乙腈(60:40);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65 nm;进样量:10霯.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2146-1.2876靏(r=0.9999)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RSlYTe为0.82%(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所建方法为三消降糖l号胶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杨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调畅气机在湿热病中的应用

    从调畅气机和湿热病的关系、治上焦湿热,重在宣畅肺气、治中焦湿热,重在恢复脾胃升降之气机、治下焦湿热,重在宣化膀胱之气4个方面对调畅气机在湿热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永刚;赵聚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银杏叶提取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了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银杏叶提取物对多种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蒋小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虎力散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控制虎力散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虎力散胶囊中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酸碱滴定法对方中的总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对方中三七皂苷R1与人参皂苷Rg1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C18柱(200 mmx4.6mm,5 靘),流动相为乙腈-0.05%的磷酸溶液(20:80),流速1.0mL/min.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三七皂苷R1与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分别在0.4036-4.036靏.1.0012-10.012靏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0%与98.62%,RSD%分别为0.79%与0.80%(n=6).结论: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本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凌志敏;李娟;曾翠梅;郭英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用《大医精诚》的医德理念指导健康体检工作

    面对健康体检工作的难度与复杂性,护理人员除了要接受平常的医德教育外,还应该学习和接受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大医精诚>医德观念的熏陶,并用以指导健康体检工作.

    作者:马丽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术室中安全护理因素的探讨

    从无菌观念的强化与执行,查对制度的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的管理,业务素质的提高,高度的责任心与细致的服务意识5个方面探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邹利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从药效分析探讨鸡内金炮制工艺的优选

    目的:探讨鸡内金炮制工艺的优选.方法:按不同炮制法制定12种鸡内金炮制样品,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酶与氨基酸含量.结果:以清开水烫5-10 min或以0.1%-0.5%碱水烫5 min后再按<中国药典>工艺炮制出的成品,外观与质量均得到较大改善,且不影响其化学成分与化学活性.结论:选择清开水烫5 min以下或0.5%碱水烫5 min以下再按<药典>工艺炮制的方法较好.

    作者:李卫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汤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利水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7.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水平,血胆固醇等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汤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倪向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创保胆取石术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46例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患者,术前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宣教,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指导配合体针治疗,正确服用中药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结果:246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28个月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结石复发.

    作者:李娟;龚婷英;潘虹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刺足少阳经经穴为主治疗偏头痛31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针刺足少阳经经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探讨足少阳经经穴的特异性及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足少阳经经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针刺足少阳经经穴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的症状,有效改善头痛强度等级、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指数.结论:针刺足少阳经经穴能有效地治疗偏头痛.

    作者:谢菊英;贺莉萍;李志宏;唐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腕踝针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论述了腕踝针治疗腰痛的选穴和针刺方法,并从单纯采用腕踝针和腕踝针联合体针、推拿、中药4个方面对近年来腕踝针治疗腰痛进行了综述,指出腕踝针治疗腰痛的研究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苏江涛;王琼;周庆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促血管生成作用的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实验性大鼠随机分成银杏叶提取物组(A组),肝素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建立心肌缺血模型,15 d后检测缺血梗死面积、缺血梗死边缘区VEGF、bFGF的表达量.结果:A组缺血梗死面积小于B组、C组,缺血梗死边缘区VEGF、bFGF的表达量增加.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促进心肌缺血大鼠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的生成,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范冀湘;高绍芳;贾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总疗效、Schober试验、血沉、C反应蛋白、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7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chober试验,ESR、CRP降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吕勇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2例小结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病人,在C臂X线透视下复住,选择小切口解剖型钢板固定,并给予中药内服与外洗.结果:32例病人均随访14-25个月,按Mazur评分标准,优18例,良12例,可2例.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

    作者:陈立和;廖怀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疹30倒体会

    目的:探索肛门湿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30例患者采用肛周局部注射及中药坐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疹疗效很好.

    作者:唐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