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旭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适应证进行评价.方法:对8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手法整复,另取同期行切开复位的78例患儿作为对照.随访6月后以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并比较并发症的产生.结果:随访6月时手法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2.8%)和切开组(91.0%)相当(P>0.05),并发症的产生率手法组(19.3%)和切开组(11.3%)也相当(P>0.05).而两组分析显示两组关节功能优良率在GartlandⅠ型、Ⅱ型(P>0.05)、Ⅲ型(P>0.05)均相当;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在GanlandⅠ型、Ⅱ型相当(P>0.05),Ⅲ型手法组则高于切开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但GamandⅢ型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法整复以Ⅰ型、Ⅱ型应用为佳.
作者:程松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中药温肾涤痰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周期疗法结合西药治疗.结果:排卵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33.20%;妊娠率治疗组65.20%,对照组为48.33%,两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的排卵率与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霞;尤昭玲;赖毛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安神定寐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安神定寐汤治疗,时照组采用安定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失眠的主要伴随症状方面,分别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叉(P<0.01);治疗组临床痊愈的患者停药1月后复发率仅为11.1%,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定寐汤治疗失眠虚证疗效显著.
作者:唐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3种不同粒径马钱子粉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方法:将70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即马钱子1、2、3号粉体组,马钱子2号粉体1/2剂量组,马钱子3号粉体1/2剂量组,马钱子3号粉体1/3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造模后给药21 d后取血清测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时每隔7d称重1次.结果:2,3号马钱子粉的药效明显优于1号马钱子粉,且3号马钱子粉与1号马钱子粉的等效剂量约为1/3.结论:通过超微处理能够明显提高马钱子粉的药效.
作者:郭忠聪;蔡光先;王宇红;刘柏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分析了椎动脉型颈椎病运用中药治疗的现状及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等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作用.
作者:范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对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病情,观察引流管,做好口腔及褥疮护理,并给予营养支持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痊愈27例,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认为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能很好的控制本病.
作者:陈静;彭天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对气虚的腹透患者除常规居家护理外,同时采取辨证的膳食指导干预措施,结果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降至3%,治疗有效率达到97%,认为适当膳食指导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作者:邱淑丽;胡春红;王小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配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9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组采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优良率为80.8%,对照组为69.6%;远期疗效治疗组优良率为92.3%,对照组为80.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治疗能够提高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弘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飞扬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槲皮苷、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不同溶剂、不同展开系统进行薄层色谱实验研究.结果: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6:2.5:1.5:0.2)为展开剂,分离效果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可用于飞扬草的鉴别.
作者:钟保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利湿活血通络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利湿活血通络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凯西莱片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ALT、AST及TC、TG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及在改善ALT、AST、TC、1lG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湿活血通络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及肝功能指标.
作者:周兵;蔡光先;柏正平;曾松林;付曙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与尿微量蛋白的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疗效.方法:按脉压大小将1304例该病患者分为<50mmHg、50-59mmHg、60-69mmHg与>70mmHg4组,比较各组尿微量蛋白情况;并对所有病人在原有治疗基础上予镇肝熄风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各组尿微量蛋白及脉压改善情况.结果:脉压升高,各项尿微量蛋白指标均有升高趋势;经中药治疗后,各组尿微量蛋白与脉压均有改善,其中以50-59mmHg、60-69mmHg两组改善程度明显,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脉压的高低与尿微量蛋白有明显相关性,中药干预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刘爱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计髓芯减压术结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80髋分为两组,单用髓芯减压术治疗为对照组,髓芯减压术结合中药治疗为治疗组,对其接受治疗的Fieat Ⅰ-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两组术后均随访6-36个月,其中对照组治愈3髋,治愈率为11.5%,症状无变化8髋,总有效率为69.2%;治疗组治愈18髋,治愈率为33.3%,症状无变化4髋,症状加重2髋,总有效率为88.9%.结论:与单用髓芯减压术对比,髓芯减压术结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明显提高,治疗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刘劲;肖和畅;刘万里;宁毅;肖良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原发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原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用经筋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用传统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均1次/d.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面部静态下和随意肌运动下对称性评分都有明显减少,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原发性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供临床优先选用.
作者:王德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刺五加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试剂及仪器对刺五加叶的氨基酸、无机元素、总糖、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刺五加叶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所必需的,以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高.并含有22种无机元素,其中宏量元素3种,微量元素10余种;测得刺五加叶中总糖含量为1.85%,总黄酮含量为2.61%.结论:成分的明确为刺五加质量控制新模式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伟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驱瘀带包扎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并发张力性水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四肢闭合性骨折并发张力性水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4例.治疗组以驱瘀带包扎治疗,对照组以常规酒精纱布覆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0%,对照组为61.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驱瘀带包扎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并发张力性水泡,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曹慎;曹谦;杨韵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总结当前中西医抗真菌药物概况,西药包括棘白菌素类、多烯类、三唑类药物等,中药概述了单味中药的抗真菌作用,以及中药活性成分的抗真菌作用研究.
作者:黄韵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治疗前后疗效对比的方法,将全部21例患者先进行综合诊断,再进行综合辨证,给药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21例患者经治疗后,有效1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61.9%,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健脾益气法选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是有效的.
作者:段晓慧;孙静;陈家祥;谭敬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研究概况及从脏腑论治(肝、肾、脾、胃、肺)眩晖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治疗眩晕提供辨证思路及方法.
作者:李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三叶板内固定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时照组14例,采用三叶板内固定术及术后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全部患者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8个月.采用Mazur评分标准,优良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7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叶板内固定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Pilon骨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愈率较高.
作者:王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从以五行理论指导临床,重视痰湿病机的运用,创新妇科病的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等方面阐述了傅青主的医学学术思想,为学术界了解傅青主的医学思想,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作者:叶敦敏;邱淑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