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弘
目的:通过利用针刺手法参数测试仪评分,研究目测法与仪器测试法二者结果的关系,可望为学生的手法练习和手法考试提供客观量化的参考标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我校100名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作为测试对象,以提插法为主要测试手法,采取自身对照法,即同一学生同时采用两种评分方法(仪器测试法和目测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直线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经直线相关分析,目测法评分结果与仪器测试法评分结果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43,P<0.01).结论:仪器测试法在针刺操作手法的评判中具有可靠性,体现了评判标准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公平性.
作者:陈美仁;郭翔;李强;李迎红;黄宇辉;胡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飞扬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槲皮苷、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不同溶剂、不同展开系统进行薄层色谱实验研究.结果: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6:2.5:1.5:0.2)为展开剂,分离效果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可用于飞扬草的鉴别.
作者:钟保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总结当前中西医抗真菌药物概况,西药包括棘白菌素类、多烯类、三唑类药物等,中药概述了单味中药的抗真菌作用,以及中药活性成分的抗真菌作用研究.
作者:黄韵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发现的对喉癌Hep-2细胞有抑制和凋亡作用的中药剂型和天然活性产物;对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喉癌前期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整理,为进一步研究防治喉癌提供了参考.
作者:任贻军;戈长征;高逢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出改良措施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饶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针对3年制中医学专业大专生的特点,从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突出特色的教育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个方面总结了中医学大专生的教学方法,为大专教学提供了参考.
作者:任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从术前、术中、术后3个方面阐述了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并从内治、外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肛缘水肿的治疗方法,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了参考资料.
作者:李心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研究概况及从脏腑论治(肝、肾、脾、胃、肺)眩晖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治疗眩晕提供辨证思路及方法.
作者:李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40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疗效可靠.
作者:欧阳祖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青黄口含片对唾液中SIgA、IgG、IgM、C3、C4与溶菌酶含量及活性的影响.方法:304例口腔白色念珠菌患者,在青黄口含片治疗前后进行唾液SIgA、IgG、IgM、C3、C4与溶菌酶含量及活性检测,并以60名健康人群唾液相应成分作为正常对照.结果:青黄口含片在治疗前唾液SIgA、IgG、IgM、C3、C4及溶菌酶含量及活性,均远低于正常人唾液相应成分(P<0.01);青黄口含片治疗后,SIgA、IgG、IgM、C3,C4及溶菌酶含量及活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其中SIgA、IgG、C4含量与正常人唾液相应成分相似(P>0.05).结论:青黄口含片可提高唾液的局部防御机制整体水平,通过杀菌和调节唾液的免疫能力达到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目的.
作者:张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针对医学教育的特点,论述了在专科层次开设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并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医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爱民;刘艳松;彭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7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清热利湿、解毒、祛瘀退黄中药治疗,并中药灌肠.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9%(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用药安全.疗效较好.
作者:韦爱萍;李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电针与超短波治疗周围神经性面瘫的辅助作用.方法:对运用超短波与电针治疗的53例周围神经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痊愈37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超短波与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性面瘫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黄菊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优选活血跌打膏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分析法,测定挥发油含量,大黄素和绿原酸含量.结果:挥发油提取时,加水量(A)、蒸馏时间(C)二因素均时挥发油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P<0.01).乙醇回流提取时,乙醇用量(D)对大黄素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0.01),乙醇浓度(A)和提取次数(C)对绿原酸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0.01,P<0.01).结论:本方佳提取工艺为挥发性药材先用8倍量水浸泡6h,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8 h,其药渣与其余药材一起用10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
作者:熊建斌;黄文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与尿微量蛋白的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疗效.方法:按脉压大小将1304例该病患者分为<50mmHg、50-59mmHg、60-69mmHg与>70mmHg4组,比较各组尿微量蛋白情况;并对所有病人在原有治疗基础上予镇肝熄风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各组尿微量蛋白及脉压改善情况.结果:脉压升高,各项尿微量蛋白指标均有升高趋势;经中药治疗后,各组尿微量蛋白与脉压均有改善,其中以50-59mmHg、60-69mmHg两组改善程度明显,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脉压的高低与尿微量蛋白有明显相关性,中药干预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刘爱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原发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原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用经筋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用传统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均1次/d.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面部静态下和随意肌运动下对称性评分都有明显减少,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原发性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供临床优先选用.
作者:王德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三叶板内固定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时照组14例,采用三叶板内固定术及术后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全部患者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8个月.采用Mazur评分标准,优良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7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叶板内固定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Pilon骨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愈率较高.
作者:王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四磨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组、治疗组、安慰组各50例.术前组于术前禁食前24 h内服用四磨汤口服液20mL;治疗组于术后12 h开始服用四磨汤口服液,20mL/次,2次坩;安慰组于术后12 h开始服用红糖水(甜度与四磨汤相似),20mL/次,2次/d.分别观察其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胃肠道反应.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与术前组、安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磨汤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汪亚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适应证进行评价.方法:对8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手法整复,另取同期行切开复位的78例患儿作为对照.随访6月后以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并比较并发症的产生.结果:随访6月时手法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2.8%)和切开组(91.0%)相当(P>0.05),并发症的产生率手法组(19.3%)和切开组(11.3%)也相当(P>0.05).而两组分析显示两组关节功能优良率在GartlandⅠ型、Ⅱ型(P>0.05)、Ⅲ型(P>0.05)均相当;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在GanlandⅠ型、Ⅱ型相当(P>0.05),Ⅲ型手法组则高于切开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但GamandⅢ型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法整复以Ⅰ型、Ⅱ型应用为佳.
作者:程松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益气温阳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法,以Hypersil BDS C18为色谱柱,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黄芪甲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7%,RSD%为0.79%.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益气温阳胶囊的质量.
作者:李镜友;陈军;罗巧红;沈玉霞;李国强;胡晓庆;陈研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