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万里
目的:剖析整体护理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该科纳入的48例急性阑尾炎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盲法,将所选病例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予以整体护理,乙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护理总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甲组明显比乙组低,两者之比为:8.33% vs.29.1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整体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中,并发症少,护理质量高。
作者:孙艳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于品管圈护理在提升肿瘤内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当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以该院肿瘤科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品管圈,来进行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的调查以及分析,并且通过探讨相关的因素,并且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的建立,来对于品管圈建立前后手卫生已从性的变化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与实施品管圈以前相比,实施品管圈以后,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前面的61.54提升至,90.41%整体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护理方式对于提升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传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对剖宫产产妇行以责任制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5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产妇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以责任制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剖宫产指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行以责任制护理能够降低其手术指征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付春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颈椎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各种类型的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推拿治疗,特殊情况才会采取手术治疗。推拿治疗在实施过程中风险较小、疗效显著、相对实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也多见。本文将阐述推拿治疗在临床上应用的方法,从方法的使用中总结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点和缺点。
作者:王和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患者影响。方法:将86例血液净化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43例对照组和43例干预组,前者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干预组血尿氮素(20.54±4.81)、β2-微球蛋白(10.21±1.72)、C 反应蛋白(2.54±2.47)、并发症发生率(6.98%)均低于对照组(26.31±5.22)、(16.22±2.03)、(4.49±3.42)、(25.6%),而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6.0%,P <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血液净化尿毒症患者中,有助于提高净化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混合痔手术治疗后中采用祛毒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该院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混合痔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3例患者为1个治疗小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金玄痔科熏洗散进行治疗,而实验组的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祛毒中药进行治疗,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同时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较短,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各项差异对比均( P <0.05)。结论:在混合痔手术后给予祛毒中药进行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红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43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奥曲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5.58%、34.88%、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0%、16.28%、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候玉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和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 ICU 人工气道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品管圈工作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 <0.05)。结论: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值得于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颖翘;伍翠敏;梁伟玲;区晓芬;罗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医学领域中应用高新技术的范围不断扩大,高科技的诊疗方式不断出现,目前在临床医学治疗中超声影像已经成为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同时超声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地提升,因此对于超声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地增多,对于超声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超声诊断中对于超声人员的素质依赖性非常高,然而就目前我国医疗环境来看,仍存在巨大的超声专业人才需求缺口,本文将针对超声人员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究培养超声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作者:耿庆碧;魏国辉;李文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19例(干预护理)和对照组19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视力情况、并发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和出院后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临床上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针对不良反应情况提出应对对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进行药物治疗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42例,对42例患者抗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不良反应情况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在各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发生不良反应几率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关节软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患者在服用不同喹诺酮类抗菌药时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需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机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便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作者:郭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3.7±3.6)d、并发症发生率6.4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21.5±4.7)d、并发症发生率22.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缩短肋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实施和推广。
作者:羊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对于特发性间质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住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进行中医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以及动脉血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的临床症状积分以及动脉血气情况,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比对照组低(P <0.05),并且动脉气血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特发性间质性的肺炎,中医内科的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李新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根据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的350例高度近视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眼底病变分成两组,统计眼底病变发生几率,对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措施。结果:眼底病发病率是14.7%。病变组患者的男性数量、高龄数量、高屈光度患者数量以及眼轴长比例均要比无眼底病变组患者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男性较多、高屈光度较多、眼轴长情况差,用眼不合理情况普遍,这些是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针对高危群体提供干预措施,预防高度近视致眼底病变情况发生。
作者:张智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宫颈糜烂微波术后阴道出血采用云南白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微波术治疗,其中给予对照组红汞涂抹创面,而观察组则运用云南白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同时,两组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阴道排液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云南白药对微波术后阴道出血的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袁晓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85例患者,根据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n =45)和对照组(n =40),观察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肌松效果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不仅能缩短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也能起到十分显著的肌松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左志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困难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164例困难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患者,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手术处理方法总结分析。结果:16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96.34%(158/164),另6例行中转开腹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困难性 LC 术中可能出现较多复杂问题,需在手术中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保证整个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廖志军;周秘;虞尚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铁调素对缺铁性贫血及慢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同时检测8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及80例慢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调素水平。结果:缺铁性贫血组血清铁调素水平低于慢性贫血组(P <0.05)。结论:铁调素为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和慢性贫血的简便经济的方法,适合用于临床。
作者:丁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与效果。方法:选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 PITC 策略期间进行抽血检查的478名人员,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时期的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478名人员,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对象艾滋病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HIV 检测率为85.6%,对照组为66.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 HIV 检测阳性率为5.1%,对照组为0.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 PICT 策略,有助于提高艾滋病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秀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该院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疾病患儿400例,其中依据时间进行阶段性分组,将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进行传统护理的患儿作为 A 组,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进行责任制护理的患儿作为 B 组,各200例,并观察2组患儿的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B 组患儿在受责任制护理干预后,其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 A 组(P <0.05)。结论:对护理纠纷的因素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管理办法,可改善管理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张丽芳;倪凤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