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惠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小儿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儿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冰硼散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用康复新液进行医治,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口腔溃疡处的变化和对患儿进食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两组患儿对比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康复新液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口腔溃疡症状,对小儿口腔溃疡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用头孢呋辛酯治疗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门诊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中耳炎患者80例,分为A组(n=40)和B组(n=40).B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A组患者在B组患者的基础上联用头孢呋辛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72.5%),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20%),差异显著(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用头孢呋辛酯治疗中耳炎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璟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接收的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方式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减少并发症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严奉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为了护理心血管病病人,需要研究健康教育、饮食、用药、运动、心理、睡眠等方面.为了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需要把心血管病人依据年龄来分层管理,养成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作者:李桂艳;王立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二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6年11月45例疑似孕育畸形胎儿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我院实施二维超声检查后建议至更高级别医院实施四维超声检查并随访跟踪证实,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实时四维超声检查证实,45例疑似畸形胎儿中无脑儿2例、21-三体综合征5例、脊柱裂3例、肾积水5例、胸腹腔积液5例、体表肿瘤5例、肛门闭锁2例、脑积水4例、唇裂4例、腹裂7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9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准确率低于四维实时彩超,但差异不明显,可满足临床诊疗工作需求,值得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使用.
作者:袁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药中医药健康管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频率及其造成的死亡率.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相应的数字健康档案,找出老年高血压潜在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因人而异制定出相对应的健康计划,有针对性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性的进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戒烟戒酒以及心理调适和循证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管理,并对患者进行跟踪治疗.结果:老年人高血压人群的患病率是68%,其中包括了65%单纯收缩性高血压,通过这些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观察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达标率逐渐得到提高,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治疗后的高血压患者的康复率达到97%.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药健康管理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率,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终改善老年人生活.
作者:许维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交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于该院就诊的4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2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常规药物治疗与高压氧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用焦虑自评表(SAS)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时,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鲍会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生活质量提升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经过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运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该院行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的患者70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状态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甄宗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57.5%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QRS波时限及PR间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旭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1例纳入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另71例纳入舒适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的舒适度评分、心理障碍评分、Barthel指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舒适组的护理满意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改善了患者身心状况,保证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於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血清标本溶血对自动生化仪检验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收集模拟自然溶血样品标本80份作为观察组,另取健康成人正常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取该院现有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临床检验,并对两组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标本血红蛋白浓度、葡萄糖浓度水平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并且溶血标本的AST、ALT以及LDH水平高于正常标本(P<0.05).结论:在进行血液检验时,标本溶血会对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值得关注,积极避免溶血标本的出现,提高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其营养水平.
作者:程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6.15%,经x2检验(P<0.05).患者术后阴道流血和持续排液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gA、IgM、IgG免疫球蛋白数量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免疫能力,抵抗HPV病毒,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3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割宫产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病例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接收的36例行剖宫产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进行积极治疗和护理,观察分析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术后未有病例出现子痫,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行剖宫产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加强术后的治疗和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粟秋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在治疗小儿发热过程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的效果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患有发热症状的患儿76例,根据其是否运用布洛芬将其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服用基础降温药物,同时观察组服用布洛芬混悬液,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现象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2.6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47%),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2.11%)明显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9%,P<0.05).结论: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对小儿发热症状进行治疗可降低其温度.
作者:李永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B超诊断对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的50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者B型超声诊断.观察疾病诊断符合情况以及不同类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B超诊断特征.结果: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概率较高,为94.00%.在疾病分型方面,隆起型特征表现为蕈伞状、结节状或者单发乳头状,回声中等,基底凹凸不平且较宽;厚壁型表现为胆囊壁增厚不均匀,且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可见回声中断;实块型回声不均匀,胆囊轮廓不清晰,出现浸润现象;混合型B超可同时显示隆起型以及厚壁型特征.结论:B超诊断应用于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较高,诊断检出阳性概率大,且能够通过直观观察进行疾病分型,有利于下一步治疗.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在该院进行救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分别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组的术后持续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可用于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恢复快、痛感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势,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硬化以及肝炎后肝硬化经超声诊断结果的特异性.方法:对该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以及同一时期的5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两种类型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结果的特异性.结果:经超声诊断之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明显增大但是形态正常,其回声弥漫增强出现的几率显著高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P<0.05);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缩小且形态失常,表现出肝被膜锯齿状,并且肝脏内不规则回声增高几率、鳞片状高回声发生几率显著高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P<0.05);这两类患者在脾脏厚度以及门静脉内径上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腹部超声诊断可以有效地分辨出酒精性肝硬化以及肝炎后肝硬化,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血液科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做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降低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促进机能有效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陈媛媛;齐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